刘颖秋
-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水,如何平衡发展之重被引量:20
- 2020年
-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中国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新图景。从构建新发展格局到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再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离不开水的有力支撑。反观现实,并不富裕又分布不均的水资源家底,能否承载起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历史重任?“空间均衡”“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是解决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大课题。
- 王浩张建云王亦楠刘颖秋李原园安天杭
- 关键词:交汇点
- 我国主要经济发展指标用水量分析——解读《“十一五”规划纲要》工业节水目标被引量:1
- 2006年
- 从分析我国“十五”期间主要经济发展指标用水量的变化出发,解读《“十一五”规划纲要》列入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约束性指标)的内涵,得出“十一五”期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应年均下降7.4%。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采取综合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刘颖秋
- 关键词:用水量
- 海河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恶化。通过剖析京津两市与河北省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尽快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合理调节上下游地区各相关主体间的生态利益关系,对促进海河流...
- 刘颖秋
- 关键词:海河流域水生态
-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被引量:5
- 2005年
- 节水型社会建设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是一场重新认识水资源、转变生产用水方式、改变人们生活用水习惯的建设性“革命”,既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并起主导作用,更需要全民的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重在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 刘颖秋
- 关键词:节水型社会用水效率政府推动战略性措施可持续发展
- 华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安全问题被引量:6
- 2004年
- 华北属资源性缺水地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已超过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遇连续干旱年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水危机。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提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是解决华北地区供水安全问题的关键举措。
- 刘颖秋
- 关键词:水资源水安全生态环境节水型社会
- 我国宏观水资源配置格局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我国流域和区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差别很大,开发过度与开发不足并存,用水效率总体偏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现状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不相匹配,部分流域和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部分地区供水和水源结构不合理,供水水量不足、水质合格率和保障程度低,尚未形成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体系,
- 李云玲刘颖秋徐春晓郦建强
- 关键词:水资源宏观经济
- 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区域水资源保护状况被引量:10
- 2013年
- 面对我国水资源约束趋紧、水污染严重和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亟须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省区水资源保护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和问责制,处理好人水关系。对区域水资源保护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讨论,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省区水资源保护状况进行试评价,为有关部门加强水资源保护宏观管理提供参考。
- 刘颖秋
-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评价指标
- 海河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恶化。通过剖析京津两市与河北省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尽快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合理调节上下游地区各相关主体间的生态利益关系,对促进海河流域人水和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海河流域近20年实施的多种模式生态补偿所取得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海河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和有关政策建议。
- 刘颖秋
- 关键词:海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