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utlin-3逆转吉西他滨耐药肝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样转化的实验研究
- 研究背景和目的: 我国是肝癌的“重灾国”。晚期肝癌的治疗一直以来是临床中亟需予以克服的难题。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是晚期肝癌的标准治疗,但只有中等程度的获益。近年来,以吉西他滨(Gemcitabin...
- 刘静
- 关键词:吉西他滨耐药细胞
- 文献传递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食管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中国人群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PubMed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网上查询(www.baidu.com;www.google.cn)的方法,收集所有关于MTH-FR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以食管癌组与对照组人群基因型分布的OR值为效应指标,各资料间进行一致性检验,以确定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发表偏倚用漏斗图和Egger’s线性回归检验来评估。结果共有在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10篇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表明:MTHFRC677T基因多态和MTHFRA1298C基因多态合并OR值及其95%CI分别为1.97(1.69,2.30),0.84(0.66,1.08)。按是否吸烟进行分层发现吸烟组中MTHFR677CT/TT基因型与食管癌有关(OR=2.57,95%CI:1.73~3.80),而不吸烟组中未见MTHFR677CT/TT基因型与食管癌存在关联(OR=1.33,95%CI:0.94~1.88)。结论中国人群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有关,MTHFRA1298C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无统计学关联。吸烟可能会增加MTHFRC677T基因型个体患食管癌的危险性。
- 刘静孙业桓陈颍陈朋黑金璇耿佼孙良
- 关键词:食管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
- 康复新液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抑制炎症相关性肠纤维化作用研究
- 背景:肠纤维化是炎症性肠病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机制不明,且易导致肠腔狭窄,手术仍是目前治疗目前狭窄的唯一手段,因而在肠纤维化形成早期使用药物干预,成为预防或延缓疾病进程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临床上尚未有理想的药物。康复新液(...
- 刘静
- 关键词:康复新液炎症性肠病美洲大蠊提取物肠纤维化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替吉奥(S-1)联合奥沙利铂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宿州市立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56例中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8例采用S-1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治疗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选取28例同期在我院行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静脉滴注(FOLFOX4方案)治疗的中晚期HCC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RR分别为21.43%、25.00%,DCR分别为64.29%、60.71%,PFS分别为5.0(3.97~6.03)个月、5.0(4.14~5.86)个月,OS分别为8.5(6.77~10.23)个月、9.5(8.03~10.97)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Ⅰ~Ⅱ级和Ⅲ~Ⅳ级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分别为25.00%和3.57%,低于对照组的53.57%和1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血液学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1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HCC的疗效不劣于FOLFOX4方案,且不良反应降低,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刘静阚庆生
- 关键词:肝癌奥沙利铂疗效安全性
- 滁州市高中生饮食及减肥相关行为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了解滁州市某中学高中生的饮食相关行为现况,为制定青少年饮食相关行为的早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学校作为研究现场,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高中卷)"对滁州市某高中1126名在校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喝软饮料≥1次/d的报告率为14.5%;经常吃甜点率为12.4%;过去7d内,少喝奶制品或豆浆率为63.6%;偏食报告率为35.3%;少吃早餐率为10.9%;通过控制某种食物摄入量进行减肥的报告率为11.1%;24h或更长时间禁食报告率为1.5%。结论被调查高中生中普遍存在多种不良饮食行为,需要及早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指导高中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 陈颍孙业桓陈朋耿佼黑金璇刘静
- 关键词:高中生饮食减肥
- 双能量CT成像联合肿瘤指标CEA对晚期肺腺癌EGFR突变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成像联合肿瘤指标癌胚抗原(CEA)对晚期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搜集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87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DECT定量参数、CEA水平及EGFR基因突变数据,DECT定量参数为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及能谱曲线斜率(k)。比较突变组和野生组临床资料、CEA及DECT参数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构建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58例EGFR基因突变阳性。EGFR突变在女性且非吸烟者多见。突变组动脉期IC、NIC及k值及静脉期IC均高于野生组(P均<0.05)。单因素动脉期IC、NIC、k、静脉期IC及CE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6、0.658、0.682、0.667、0.736。临床特征联合CEA建立回归模型1,临床特征联合DECT参数建立模型2,临床特征联合DECT参数及CEA建立模型3,模型3预测EGFR基因突变效能优于模型1和2,其AUC为0.967。而两组患者年龄、动脉期NIC及k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有效突变好发于女性、非吸烟者,动脉期IC、NIC、k、静脉期IC及CEA为EGFR基因突变可靠预测因素。
- 宋芹霞王祥发刘静丁国正
- 关键词:肺腺癌EGFR双能量CT
- 粉防已的种子组培繁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防已的种子组培繁殖方法,包括种子储藏、种子消毒、启动培养、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六大步骤,其特征在于,诱导培养步骤中,首先采用诱导培养基一对萌动膨大的种子进行培养,诱导出无菌苗,然后采用诱导培养基...
- 邝荔香刘静赵笑闫雨滢
- 文献传递
- MLL-AF6、MLL-AF9及MLL-AF10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 目的: 通过分析t(6;11)(q27;q23)/MLL-AF6、t(9;11)(p22;q23)/MLL-AF9及t(10;11)(p12;q23)/MLL-AF10融合基因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探讨MLL-A...
- 刘静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融合基因病理特点聚合酶链反应
- 文献传递
- 宏基因二代测序在肺部感染病原菌检测的应用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分析研究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肺部感染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疑似肺部感染患者161例为研究对象,采集肺泡灌洗液标本、痰液、肺组织活检标本、胸水和血液同时进行常规培养、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及病原微生物mNGS检测,分别计算3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估mNGS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61例疑似肺部感染患者中,确定为肺部感染的有113例。入组的161例患者中,mNGS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相比常规培养及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NGS的特异度虽然高于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NGS阳性预测值最高,高于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但是与常规培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NGS在肺部感染病原微生物诊断中灵敏度均超过了常规培养及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降低了诊断的假阴性率,综合评价较好;常规培养检测灵敏度低,但特异度较高;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灵敏度相较常规培养有所提高,但其特异度下降。
- 刘静闫莉莉赵淑贤王永郜玉峰李家斌王保贵
- 关键词:肺部感染病原菌检测
- MANF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脓毒症时伴随出现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其特征是注意力缺...
- 刘静
-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