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 作品数:72 被引量:31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植物水势压力室密封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水势压力室密封装置,它涉及农业用具技术领域,压力室主体上有旋接螺纹,内有固定在壁上的圆环,圆环上放置着非常薄的不锈钢圆弧体,圆弧体可以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在圆弧体内部可镶嵌固定植物的橡胶体。橡胶体左...
- 张志亮刘静刘怡杨舒成曾明珠李树一冉梽乂
- 文献传递
- 农林院校植物学实验课程改革探索
- 根据高等农林院校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特点与现状,通过强化技能训练、优化实验内容,探讨符合学科发展的实验教学途径,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应该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的能力,调整学时安排...
- 袁明丁春邦杨瑞武胡超刘静
- 关键词:课程改革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清洗土壤团聚体分析仪套筛的清洗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清洗土壤团聚体分析仪套筛的清洗机,它包含漏斗形集水口、支持躯干、漏斗形出水口、三角支架、环形通水管道、旋转清洗支撑结构、喷水管嘴、叶轮支撑架、叶轮支撑轴、标准筛支撑架、旋转结构、叶轮转动轴承、防水...
- 李鹏伟刘静侯宁王勇王恒向军
- 文献传递
- 不同氮用量下小麦/玉米/大豆周年体系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变化被引量:32
- 2014年
- 通过2011,2012连续两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在不同氮用量下(小麦,0,60,120,180,240 kg N/hm2,记为WN1、WN2、WN3、WN4、WN5;玉米,0,97.5,195,292.5,390 kg N/hm2,记为MN1、MN2、MN3、MN4、MN5;大豆SN1、SN2、SN3、SN4、SN5)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了作物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P<0.01).小麦各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都随氮用量增加而呈增大趋势,收获期干物质积累量以WN4处理最高,为20610 kg/hm2,产量以WN5处理最高,为8176 kg/hm2,但WN3、WN4、WN5间无显著差异.玉米拔节期、喇叭口期和吐丝期的干物质积累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在MN3时达最大;玉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大,在MN5处理最高,分别为13143 kg/hm2和6976 kg/hm2,但MN4、MN5间差异不显著.大豆在盛花期、收获期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呈先减少再增大的变化趋势,收获期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以SN4处理最高,分别为5457 kg/hm2和1977kg/hm2,但MN4、MN5间差异不显著.小麦/玉米/大豆周年体系的总籽粒产量和产值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大,在N5处理最高,分别为11959 kg/hm2和27288元/hm2,但总产值减去氮投入的产值效益在N4时最高,为25196元/hm2,N3、N4、N5间无显著差异.小麦、玉米、大豆的产值占体系周年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2%,55%,13%,因此,小麦/玉米/大豆周年体系中玉米为主要作物,其次是小麦,再次是大豆.适宜施氮量小麦为120 kg/hm2,玉米为195~292.5 kg/hm2,大豆可据苗情不施或适当追施氮肥,周年体系氮肥用量应为255~382.5 kg/hm2.
- 陈远学陈晓辉唐义琴张福锁陈新平张朝春刘静徐开未
- 关键词:小麦玉米大豆干物质籽粒产量
- 麦/玉/豆周年套作体系氮素积累分配及转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四川盆地特殊的高温寡照气候,使得作物间套作十分广泛。"麦/玉/豆"体系有利于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项目研究了"麦/玉/豆"周年套作体系中各作物的氮素积累分配和花后氮素转运特征,旨在明确体系各作物的氮素营养吸收特性,为该体系的氮肥合理施用及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2011、2012连续两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在不同氮用量下(小麦设N 0、60、120、180、240kg/hm2,分别表示为WN1、WN2、WN3、WN4、WN5;玉米设N 0、97.5、195、292.5、390 kg/hm2,分别表示为MN1、MN2、MN3、MN4、MN5;大豆不施肥,依前作的施氮处理依次记为SN1、SN2、SN3、SN4、SN5)各作物的氮素积累分配、花后氮素的转运。【结果】1)小麦各部位氮积累量都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大,籽粒、茎鞘、叶片和颖壳穗轴分别占地上部总氮积累量(平均为218.6 kg/hm2)的71.5%、12.2%、9.2%和7.1%;小麦花后从营养器官向籽粒转移的氮量及其贡献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但转移率在不同氮处理下差异不显著,平均为61.5%;随氮用量增加,籽粒的氮分配比例逐渐减少,而非籽粒部分的氮分配比例则随之增大;小麦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但WN3~WN5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玉米各部位氮积累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大,籽粒、叶片、茎鞘和苞叶芯分别占地上部总氮积累量(平均为108.1 kg/hm2)的67.2%、3.9%、11.8%和7.0%;玉米花后从营养器官向籽粒的氮素转移量、转移率和贡献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都以MN3处理最大;玉米各部位的氮积累比例在叶片、茎鞘中以MN1处理最大,MN2~MN5处理明显降低,在苞叶芯中不同氮处理间无明显变化,在籽粒中表现为施氮处理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而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玉米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但MN4、MN5处理间差异不显
- 陈晓辉徐开未唐义琴刘静陈新平张朝春陈远学
- 关键词:氮积累氮分配
- 小麦族猬草属和赖草属物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对4种猬草属和12种赖草属植物叶表皮进行光镜观察,发现叶下表皮呈现较丰富的微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长细胞形态、短细胞类型及分布、刺毛的有无、气孔器的形态与分布等;表皮微形态的性状组合特征与植物所生长的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关联;叶表皮微形态具有区分物种的价值,但在属间或属内分组水平上的分类意义不大。
- 刘静丁春邦杨瑞武周永红
- 关键词:小麦族猬草属赖草属叶表皮微形态
- 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四位一体”植物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3
- 2017年
- 围绕"培养具有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优秀人才"的总体目标,四川农业大学植物学教学团队将新时期的教学理念引入到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着重树立教师主导地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了"四位一体"的植物学课程教学体系:(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2)建立新媒体网络教学平台,打破时空限制,使学生"想要学"就"可以学";(3)成立本科生创新工作室,因材施教,重个性培养;(4)构建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重能力考核。教学改革实践结果证明,该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教学质量大为提高。
- 廖进秋刘静周莉君丁春邦黄燕袁明曾宪垠
-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植物学教学改革
- 一种植物轴向劈杆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轴向劈杆器,它涉及植物分杆技术领域,套筒上设置劈杆金属刀固定槽,用于镶嵌金属刀,劈杆金属刀固定镶嵌在套筒内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换;手柄固定在套筒的外侧,以便进行加压或者拉出劈杆器。本实用新型中劈...
- 张志亮郑彩霞冉梽乂张顺坤刘静黄玲玉周梦思刘凯
- 中国大鲵Sox4a、Sox4b、Sox4c及Sox7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和组织表达分析
- Sox(SRY-box containing)基因在动物界广泛存在,目前已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中发现超过100个成员,根据HMG盒的相似性,将其划分为A-K11个亚族。Sox4基因是SoxC亚族成员之...
- 刘静
- 关键词:SOX基因基因克隆
- 文献传递
- 猬草属及其近缘属种子胚乳细胞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对小麦族猬草属、赖草属、新麦草属、拟鹅观草属、披碱草属和Lophopyrum共6属20份材料的胚乳细胞特征进行解剖观察,发现不同属种植物种子胚乳细胞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不同物种的胚乳细胞在大小、形状和数量上均表现出差异,但不能很好地反映种以上的组、属以及基因组间的差异。
- 刘静杨瑞武张海琴周永红
- 关键词:小麦族猬草属赖草属胚乳细胞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