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作品数:45 被引量:183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更多>>
一种不规则皮肤面积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不规则皮肤面积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印制有均匀分布格子的柔性膜临摹并裁剪出与目标区域皮肤轮廓一致的膜片;根据柔性膜单位面积的重量及所述膜片的重量得到膜片面积S1;根据柔性... 邢纪斌 王艳玲 程楠 刘静 吴滨 李响 黑子清 孙国亮 陈伟强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乙肝肝衰竭患者肝内胆汁淤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衰竭并发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疗效。方法:57例乙肝肝衰竭并发肝内胆汁淤积的男性患者分为A组25例、B组22例、C组10例,均予相同的内科治疗,B组予腺苷蛋氨酸1 g/d,C组予腺苷蛋氨酸2 g/d,疗程4周。比较3组治疗过程中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第3周,B组直接胆红素、C组GGT和直接胆红素均低于A组(P均<0.05),治疗第4周,B组、C组的GGT、总胆汁酸、直接胆红素均低于A组(P<0.05或0.01)。治疗1~4周,3组患者的ALT、总胆红素、MEL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腺苷蛋氨酸对改善乙肝肝衰竭患者并发肝内胆汁淤积的GGT、总胆汁酸、直接胆红素疗效较好,虽未见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但目前大剂量并未能体现出更加显著的疗效,其使用亦有待进一步探讨。 彭亮 刘静 高志良关键词:腺苷蛋氨酸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衰竭 肝内胆汁淤积 广东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10 2020年 发热门诊是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是传染病防控中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的重要哨点,对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传染病暴发快速处置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公共卫生防疫和国家医疗安全密切相关。但发热门诊普遍存在选址不合理、设置不规范、预检分诊不到位和流程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尤其随着疫情的逐渐蔓延,大量病人涌入发热门诊,严峻的防控形势对发热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对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检索发热门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国内外文献,以问题为导向探讨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对策,旨在为发热门诊应急科学管理提供思路对策,也为今后发热门诊的规范建设和改进运行提供参考。 黄小慧 许颖君 黄凯琪 袁彬彬 刘静关键词:发热门诊 疫情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自发性下降的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HBVDNA水平自发性下降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究315例CHB或肝硬化(LC)患者HBVDNA自发性下降的发生率、人口学特点及诊断分布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BVDNA自发性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2周内发生HBVDNA自发性下降的患者为171例,占54.3%,其中,HBVDNA降至31g拷贝/mL以下的患者为61例,占19.4%。分层研究显示青年组与少年组患者HBVDNA自发性下降率分别为58.6%(116/198例)和25.0%(2/8例),前者高于后者(X2=2.956,P=0.048);病情重的比病情轻的患者更易发生HBVDNA自发性下降,两两比较,有差异组的均X2〉3.84,P〈0.05,其中慢性重型肝炎的下降率最高,达78.7%(48/61例)。重叠HEV感染与单纯HBV感染患者HBVDNA自发性下降率分别为75.0%(21/28例)和51.8%(146/282例),前者高于后者(X2=5.530,P=0.019)。ALT〉400U/L与ALT≤400U/L的患者HBVDNA自发性下降率分别为61.8%(102/165例)和46.0%(69/150例),前者高于后者(X2=7.922,P=0.005);TBil〉200/1mol/L与TBil≤200μmol/L的患者HBVDNA自发性下降率分别为68.7%(79/115例)和46.0%(92/200例),前者高于后者(X2=15.155,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重型肝炎、ALT〉400U/L、TBil〉200μmol/L是CHB或LC患者发生HBVDNA自发性下降的影响因素(均0R〉1,P〈0.05)。结论HBVDNA水平自发性下降是CHB或LC患者自然病程进展(免疫清除期)中的常见现象。患者病情严重、ALT高、TBil高,则易发生HBVDNA自发性下降。 刘静 邓子德 吴跃 谢俊强 彭亮 高志良关键词: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病毒 流行病学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对干扰素治疗前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A组102例)和健康对照人员(B组44例)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测定,比较两组QOL状况。A组患者中,分别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利巴韦林治疗1年(A1组72例)或不进行任何抗病毒治疗(A2组30例)。分别在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半年后对各组患者进行GQOLI-74量表测定,比较A1和A2组患者各时段QOL差异。结果A组患者QOL状况除心理功能(P〉0.05)外,GQOLI-74量表中其他维度及总分均较B组下降(P值均〈0.05)。无论干扰素治疗结束时还是治疗结束后半年时,A1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及总分值均高于同期的A2组患者(P值均〈0.05)。治疗结束时,A1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及总分值均较治疗前高∽值均〈0.05);治疗结束半年后,A1组患者社会功能维度较治疗结束时高(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QOL低于健康对照人员,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可以改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QOL。 刘静 林潮双 胡三红 梁美玲 越志新 高志良关键词:肝炎 丙型 慢性 干扰素Α-2A 生活质量 成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筛查、检测及管理专家建议 被引量:3 2024年 乙型肝炎(乙肝)流行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疾病负担重。在我国,乙型肝炎的诊断率和治疗率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为实现WHO和“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目标,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国内临床、公共卫生和检验等领域专家,在全面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多轮讨论形成本建议,以实现对成人进行普遍筛查,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评估、治疗和长期随访管理,对未感染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消除乙型肝炎危害的目标。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促进消除病毒性肝炎工作委员会 林炳亮 崔富强 高志良 陈恩富 党双锁 黄燕 雷学忠 李成忠 刘静 彭劼 石荔 王晖 吴彪 张绍全 张勇 赵鸿 朱月永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不同方法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自动化核酸快速检测设备FilmArray meningitis/encephalitis(FA ME)panel、宏基因组第二代测序(mNGS)在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1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29例疑似CNS感染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FA ME检测及mNGS,结合细菌/真菌培养,以及病毒核酸/血清学结果,比较FA ME、mNGS在CNS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效果。结果FA ME、mNGS细菌阳性率分别为7.1%、9.1%,数值略高于细菌培养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真菌方面,FA ME、mNGS阳性率分别为10.7%、13.6%,均低于真菌培养(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FA ME、mNGS检测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3.6%、18.2%,高于院内病毒核酸/血清学检测(0)。结论FA ME、mNGS目前不足以代替院内常规检测,但可作为传统检测的补充手段提高CNS感染病原体检出水平。 曾国芬 李晓杰 梁家隐 韩翔飞 雷姿颖 徐乐加 陈兰停 胡波 高志良 刘静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综合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疫苗接种调查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为加强医务人员的防预意识提供科学的对策。方法对广州一高等医学院校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年度体检时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注射情况的调查,空腹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统一检测乙型肝炎五项血清学标志物;用SAS统计软件包对结果进行χ2分析。结果共调查了1554名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6.13%;不同部门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不同(2χ=20.65981,P=0.008),内科接种率(39.5%)最低,外科、妇产科接种率>60.0%,传染科接种率57.8%;不同部门、不同职业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与疫苗接种产生的抗体情况不同,传染科自然感染产生抗体率最高,为88.2%,妇科(P=0.003)、儿科(P=0.0339)以疫苗接种产生抗体率较高,分别为63.6%、58.1%;技师以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较多,为70.6%(P=0.0181),医师则以疫苗接种产生的抗体率较高,为77.8%(P=0.000002)。结论长期从事医务工作的人员,应及早开展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等积极的保护措施,提高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率;对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弱阳性者,应加强免疫接种。 林潮双 刘静 曹红 王向阳 林炳亮 高志良关键词:流行病学 医务人员 酶联免疫吸附法 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中国南方地区乙肝肝衰竭患者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初步分析中国南方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导致的肝衰竭患者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5年7月-2010年6月诊断为乙肝肝衰竭的87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乙肝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真菌感染的种类、部位等。分析乙肝肝衰竭患者合并真菌感染与长期使用多种抗生素、白细胞减少、侵入性操作与检查、人工肝治疗、病情轻重等因素的关系。观察检出真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药物敏感度。结果:876例乙肝肝衰竭患者,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138例,病死率为65.2%(90/138);未合并真菌感染者病死率为50.3%(371/738),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医院内真菌感染未得到控制者病死率为75.9%,明显高于治愈者的病死率(47.1%,P<0.01)。检出真菌中,最常见的是假丝酵母属的白假丝酵母(54.3%)和近平滑假丝酵母(11.6%)。呼吸道和消化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分别占45.7%和30.4%。检出的138株真菌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度最高,其次是氟康唑、依曲康唑和酮康唑。138例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者中,长期使用多种抗生素、白细胞减少、接受侵袭性操作者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者(P均<0.05),两组接受人工肝治疗者所占比例相近(P>0.05),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为(32.4±7.8)分,明显高于未合并医院内真菌感染者的(25.5±6.5)分(P<0.05)。结论:中国南方地区乙肝肝衰竭患者常并发医院内真菌感染。呼吸道与消化道是常见的感染部位。假丝酵母属是主要的感染菌株,感染病原学呈多样性分布。长期使用多种抗生素、白细胞减少、接受侵袭性操作、病情重等是发生医院内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而人工肝支持治疗并非其高危因素。 彭亮 刘静 高志良关键词:肝衰竭 一种病患负压转运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患负压转运车,包括负压转运车、转运舱、舱门和驾驶舱,负压转运车上设置有转运舱和驾驶舱,转运舱远离驾驶舱的一端设置有舱门,转运舱内部设置有负压系统,还包括平板车组件和卡装组件,转运舱底端设置有卡装组件... 高志良 林炳亮 揭育胜 李莉莉 邓洪 吴元凯 王娟 刘静 陈禄彪 赖菁 赵绮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