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腺性膀胱炎动物模型的尿流动力学检查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索SD大鼠腺性膀胱炎尿流动力学检查方法。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成3组:模型组采用DH5α大肠杆菌溶液,隔两日灌注雌性SD大鼠膀胱诱导产生腺性膀胱炎动物模型;盐水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每隔两日膀胱灌注,共持续45天;空白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同条件饲养。45天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及病理检测。结果:尿动力学检查提示模型组大鼠储尿期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发生率与对照组、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确立了腺性膀胱炎的动物模型尿流动力学检查方法。
- 易憬熊飞苏良平陈登杨向利杨兵张盛龙张宝珍刘长章慧平
-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动物模型尿流动力学
- 多西他赛联合比卡鲁胺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比卡鲁胺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于武钢大冶铁矿医院就诊的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多西他赛联合比卡鲁胺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单纯性比卡鲁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状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4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良好者及较好者所占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5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比卡鲁胺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张盛龙刘长杨兵刘传浩
- 关键词:中晚期前列腺癌多西他赛比卡鲁胺生活质量满意度
- 结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的筛选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应用高通量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芯片检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lncRNA,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分别提取6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RNA,体外逆转录制备并标记为双链cDNA(ds-cDNA),与含有22 000条lncRNA的芯片进行杂交,计算机扫描并分析芯片荧光信号图像,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结果:在结肠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达928条,其中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lncRNA 522条,低表达的lncRNA 406条(变化>2倍且P<0.05)。结论:结肠癌的发生过程中lncRNA的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lncRNA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 刘长安公明张胜龙杨斌
- 关键词:结肠肿瘤长链非编码RNA芯片
- 巨大肛周脓肿合并腹会阴坏死性筋膜炎1例
- 2001年
- 汪郑芳刘长等
- 关键词:并发症
- DNA切除修复基因XPD312位点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 2012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DNA切除修复基因XPD312位点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中1990年至2012年6月30日有关XPD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病风险关系的文献,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后,采用Meta-Analyst3.1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病例对照研究共10个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XPD基因Asp312Asn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Asn/Asn+Asp/Asn)vs.Asp/Asp:OR=1.20,95%CI=1.05~1.36,P=0.01;Asp/Asn vs.Asp/Asp:OR=1.15,95%CI=1.01~1.31,P=0.04]。未检测出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对目前相关研究结果的Meta分析显示XPD基因Asp312Asn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生风险具有微弱相关性。
- 安公明冯茂辉冷卫东杨兵刘长牛玉明
- 关键词:食管肿瘤META分析XPD基因发病风险
- 内口缝闭瘘管剔除术治疗肛瘘
- 2010年
- 采用内口缝闭瘘管剔除术治疗肛瘘38例,一次性治愈36例,治愈率94.7%,半年后随访无复发。该术式损伤小,术后肛门形态正常,功能无障碍,疗程短,可重复施术。
- 刘长张映红
- 关键词:肛瘘
- SD大鼠腺性膀胱炎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一种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与临床接近且周期较短的SD大鼠腺性膀胱炎模型制备方法与技术。方法模型组采用DH5α大肠埃希菌溶液(10^8~10^9CFU/100μL浓度),每隔2天灌注雌性SD大鼠膀胱以诱导产生腺性膀胱炎。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每隔2天灌注膀胱;空白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同条件饲养。45d后收集膀胱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组膀胱标本的腺性膀胱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01);对照组与空白组其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大肠杆菌多次膀胱灌注雌性SD大鼠诱导产生的腺性膀胱炎动物模型其病理表现与人类腺性膀胱炎具有相似性,适用于临床腺性膀胱炎的研究。
- 易憬熊飞苏良平李庭庭陈登章慧平杨兵张盛龙张宝珍刘长
-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SD大鼠动物模型
- 全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CME)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比较CME和结肠癌传统根治术间手术安全性指标和手术切除效果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E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根治对照组(中位数分别为105、140 ml,P=0.023);CME组较传统根治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总数更多(中位数分别为29、16枚,P<0.0001),而且在Duke C期中有更高的淋巴结阳性率(中位数分别为23 %、10 %,P=0.02);淋巴结清扫总数与供血动脉根部结扎点到肿瘤的最短距离,供血动脉根部结扎点到肠管的最短距离及切除肠系膜的面积等均有相关性(r分别为0.319、0.288、0.385,P 值分别为0.005、0.019、0.041)。结论 CME可以提高淋巴结的检出率,且在不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前提下,可能对降低结肠癌的局部复发率有一定益处。
- 刘长安公明张盛龙杨兵于洋
- 关键词:结肠系膜结肠肿瘤淋巴结清扫术
- 腺性膀胱炎动物模型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40只成年雌性健康SD大鼠,其中35只建成腺性膀胱炎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5只(A组)、抗感染组10只(B组)、托特罗定组10只(C组)、抗感染+托特罗定组10只(D组)进行研究,在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两周均给予尿动力学检查。另外5只不做任何处理,作正常对照组(E组),在和动物模型相同的时间点给予两次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正常对照组与治疗后的生理盐水对照组、抗感染组、托特罗定组的排尿压和最大膀胱容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与治疗后抗感染+托特罗定组的排尿压和最大膀胱容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的生理盐水对照组与抗感染组、托特罗定组的排尿压和最大膀胱容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的抗感染组、托特罗定组与抗感染+托特罗定组的排尿压和最大膀胱容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感染与托特罗定共同治疗腺性膀胱炎动物模型,有较好的效果。
- 易憬熊飞苏良平陈登杨兵张盛龙张宝珍刘长易文龙
-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托特罗定
- 浅表性膀胱肿瘤行经尿道二次电切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行尿道二次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均等、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实验组的25例在首次电切术治疗后,于原部位行二次电切术,并在术后实施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对照组的25例在经首次电切术治疗后,未实施二次电切术,直接经丝裂霉素膀胱灌注进行辅助治疗。结果比较实验组、对照组于治疗后置尿管所用时间、病症恢复所用时间,实验组所用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肿瘤复发率,明显实验组肿瘤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实施尿道二次电切术,可显著降低肿瘤复发率,增强术后辅助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张盛龙刘长杨兵刘传浩
- 关键词:膀胱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