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明
- 作品数:77 被引量:182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委博士基金河北省卫生厅指导性课题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拮抗醛固酮受体对大鼠心肌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胰岛素诱导的心肌细胞3 H-D-葡萄糖掺入率以及脂联素、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胰岛素组、螺内酯10-7 mmol/L组,螺内酯10-6 mmol/L组,螺内酯10-5 mmol/L组,干预24小时。检测3 H-D-葡萄糖掺入率以及心肌细胞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变化。结果螺内酯10-7 mmol/L、10-6 mmol/L、10-5 mmol/L组心肌细胞与胰岛素组比较,其3 H-D-葡萄糖掺入率增加(12.35±1.12)nmol.mg-1.h-1、(13.07±0.62)nmol.mg-1.h-1、(13.87±0.13)nmol.mg-1.h-1 vs(10.61±1.14)nmol.mg-1.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联素mRNA和蛋白表达量亦增加0.76±0.08、0.95±0.14、1.28±0.21vs 0.35±0.04,0.14±0.03、0.16±0.03、0.18±0.02vs 0.22±0.08(P均<0.01);TNFαmRNA表达量下降,0.29±0.03、0.28±0.01、0.18±0.03vs0.3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内酯10-6、10-5组心肌细胞与胰岛素组比较,IL-6mRNA表达量下降(0.24±0.02)、(0.20±0.04)vs(0.27±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拮抗醛固酮受体可明显逆转胰岛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脂联素的表达下降,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 王梅李拥军张辉刘素云杨蓉刘金明苗成龙王亚玲金鑫
- 关键词:胰岛素脂联素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60例AMI患者(AMI组)发病第12小时、第3天、第7天血清中PlGF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于第14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PlG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量测定。结果:AMI组发病第12小时、第3天PlGF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小时、第3天、第7天超敏C-反应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lGF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654;P<0.01),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呈显著正相关(r=0.845,0.684;P<0.01)。结论:AMI时患者血清PlGF水平显著增高,AMI后第3天达到相对高值,第7天降至正常人群水平。PlGF水平可能影响左心室重构。
- 彭雪李拥军张辉杨蓉王梅祖秀光刘素云刘金明郝玉明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胎盘生长因子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脏脂肪分布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腹部CT内脏脂肪/皮下脂肪比值(V/S)及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值(WHtR)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腹部CT内脏脂肪分布与LVH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入选者行上腹CT检查及心脏超声检查,分别测量上腹CT的V/S及心脏超声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并记录年龄、收缩压、舒张压、BMI、WHR和WHtR,应用统计学方法观察各参数与LVMI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组与非LVH组年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组V/S、BMI、WHR和WHtR显著高于非LVH组(P<0.05);V/S、WHtR、WHR和BMI与LVMI之间有线性回归关系,且V/S回归系数最大。结论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有促进作用,内脏脂肪聚集与LVH关系尤为密切。
- 祖秀光陈丽曼郝玉明刘金明
- 关键词:高血压肥胖内脏脂肪
- 围产期心肌病合并右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被引量:1
- 2010年
- 徐英贤祖秀光刘金明陈丽曼刘素云
- 关键词:心肌疾病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
- 高糖、胰岛素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肌细胞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肌细胞模型。方法原代培养2~3dSD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葡萄糖(G)组、胰岛素(Ins)组、葡萄糖+胰岛素(G+Ins)组。在干预24h和48h后评价其胰岛素敏感性。结果干预48h后Ins组心肌细胞’H-D-葡萄糖掺入率(12.46±1.11)较对照组(14.06±0.43)显著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Ins组心肌细胞。H-D-葡萄糖掺入率(10.61±1.14)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48h后,Ins组(0.35±0.04)、G+Ins组(0.38±0.04)心肌细胞脂联素mRNA较对照组(0.77±0.08)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G组、Ins组、G+Ins组’H—D.葡萄糖掺人率与心肌细胞脂联素mRNA表达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92、0.82、0.89、0.86,P〈0.05)。结论应用高胰岛素诱导法、高葡萄糖+高胰岛素共同诱导法均可建立胰岛素抵抗心肌细胞模型;胰岛素抵抗下调心肌细胞脂联素表达水平;胰岛素抵抗心肌细胞脂联素表达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呈上相关。
- 王梅李拥军刘素云张辉杨蓉刘金明苗成龙王亚玲金鑫
- 关键词:胰岛素抗药性细胞葡萄糖药理学葡萄糖胰岛素药理学肌细胞
- 超负荷量氯吡格雷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肌微循环再灌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超负荷量氯吡格雷时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64例成功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300 mg组和600 mg组,2组各32例.比较2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和造影情况、介入治疗结果以及术后心肌呈色显像分级(MBG)3级获得率、ST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sumSTR%)、心功能以及胎盘生长因子(PIGF)、可溶性CD40配体(8CD40L)的变化.结果 2组一般情况、基础临床情况和造影、介入治疗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氯吡格雷600 mg组的MBG分级3级获得率明显高于300 mg组(21.88%和50.00%,P<0.05),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显著下降[(70.90±9.51)%和(60.70±15.06)%,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70.96±9.51)%和(65.27±9.85)%,P<0.05],PIGF较300 mg组显著下降[(14.37±1.32)ng/L和(15.85±1.71)ng/L,P<0.05],sCD40L较300 mg组显著下降[(4.93±0.71)μg/L和(5.68±0.77)μg/L,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给予超负荷量氯吡格雷可以改善PCI术后的心肌微循环灌注,改善心功能状况.
- 王梅杨蓉刘金明王亚玲李拥军张辉
- 关键词:介入治疗氯吡格雷微循环
-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损伤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前血浆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含量对术后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95例择期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手术前24 h PAPP-A是否升高分为高PAPP-A组(30例,PAPP-A≥10 mU/L)和低PAPP组(65例,PAPP-A<10 mU/L)。检测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术后24 h内肌钙蛋白I(cTnI)阳性率,并进行2组间各观察指标的比较。结果:高PAPP-A组术前PAPP-A及hs-CRP水平,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cTnI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低PAP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CI前血浆PAPP-A及hs-CRP水平是术后cTnI阳性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PCI前血PAPP-A含量是术后心肌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
- 杨蓉王梅刘金明马永娜李拥军张辉郝玉明祖秀光刘素云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
- 超声心动图联合脑钠肽检测评价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效果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检测在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溶栓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确诊APE且超声提示有右心压力超负荷征象患者31例进行溶栓治疗,分别在溶栓前和溶栓后24~48h行超声、肺通气-灌注显像检查及BNP检测。结果26例溶栓有效,溶栓后其肺动脉收缩压由(57.3±18.2)mmHg降至(40.4±15.4)mmHg(P=0.003),右室舒张末径由(40.6±6.1)mm减小为(35.4±6.0)mm(P〈0.01),肺动脉内径由(27.2±4.9)mm减小为(22.5±4.4)mm(P=0.004),左室舒张末径由(42.4±7.2)min增加为(43.1±6.9)mm(P=0.42),室间隔矛盾运动者由20例减少为10例,血浆BNP由(278.8±43.3)ng/L下降为(119.1±40.4)ng/L(P=0.00001)。5例溶栓无效,溶栓前后超声心动图各参数无明显变化,但血浆BNP由(431.8±57.7)ng/L增加为(496.4±70.3)ng/L(P=0.03)。血浆BNP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有较好相关关系(r=0.62,Pd0.01)。结论溶栓治疗能迅速改善APE患者的肺灌注和右心功能。超声联合BNP水平检测可敏感地反映溶栓治疗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准确评价疗效。
- 刘素云张瑞宁祖秀光郝玉明刘金明李拥军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肺栓塞利钠肽血栓溶解疗法
- 右冠状动脉病变表现为aVR导联抬高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随永刚姜芳郝玉明刘金明
- 关键词:冠状动脉心电描记术冠状血管造影术
-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左房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左房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心房颤动首次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进行双侧肺静脉电隔离后、窦性心律时绘制左房电压图,若局部双极信号<0.5 mV,则定义为低电压区(LVAS)。根据LVAS面积占左心房总面积的范围,将患者分为<10%组(57例)与≥10%组(51例)。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SUA、左心房直径(LAD)等指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房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观察SUA及其他相关指标预测左房纤维化程度的价值。结果:≥10%组持续性心房颤动比例、SUA、LAD、TG、吸烟史、饮酒史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10%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UA和左房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327,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SUA(OR=1.01,95%CI:1.003~1.016,P=0.004)、持续性心房颤动(OR=11.041,95%CI:2.479~49.166,P=0.002)、LAD(OR=1.146,95%CI:1.016~1.293,P=0.026)是心房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SUA截点值为396.5μmol/L时,预测左房纤维化的敏感度为0.392,特异度为0.965(AUC=0.702,95%CI:0.602~0.803,P<0.001);LAD截点值为37.5 mm时,预测左房纤维化的敏感度为0.706,特异度为0.754(AUC=0.779,95%CI:0.690~0.869,P<0.001)。结论:心房颤动患者SUA水平是左房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心房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张朝昀韩亮刘金明郝杰
- 关键词:心房颤动血清尿酸心房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