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思
- 作品数:89 被引量:43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一种复合中空注浆锚杆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中空注浆锚杆,包括锚杆、活动钢片和垫板;所述锚杆为三层复合管,中间层为钢管,所述钢管的内壁固定插装有第一FRP管,所述钢管的外壁固定套装有第二FRP管,所述锚杆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同时贯穿第一FRP管...
- 刘运思童俊辉王嘉玺宇盛黄晓李维伦颜世军王世鸣
- 文献传递
- 超长柔吊装臂架回转作业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与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针对超长柔臂架系统在回转吊装运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开展了模型构建与振动特性分析。考虑大型起重机臂架的刚柔耦合运动特征与吊装大挠度效应,利用混合坐标系描述了吊臂刚柔耦合运动,在臂头随动坐标系上描述吊重与钢丝绳的偏摆运动;通过初应力法构建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刚度矩阵;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并给出了综合考虑超长柔臂架刚柔耦合效应、几何非线性效应、惯性力效应的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对某轮式起重机的动力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超长柔臂架在吊臂几何非线性效应影响下,吊重偏摆幅度增大,周期延长;吊载愈重,几何非线性效应对吊臂振动及吊重摆动的影响愈明显;轻载吊装吊臂振动主要由回转惯性力引起,但重载时吊臂振动规律取决于吊重偏摆振动。分析结果为臂架结构设计及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 颜世军刘运思彭剑
- 关键词:动力学分析
- 一种外脚手架连岩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脚手架连岩件。本实用新型的外脚手架连岩件,它包括锚固于岩壁内部的若干锚杆,每根锚杆焊接一根连接钢管,连接钢管通过双扣件与外脚手架连接,双扣件用螺栓拧紧。所述锚杆是2.5m长、Φ25mm的螺纹钢;锚杆...
- 张艺农刘运思谢铁军周伏良赖咸根谭博
- 文献传递
- 基于影响矩阵法的钢管混凝土拱桥索力优化模型被引量:1
- 2022年
- 分析比较了几种计算索力方法的优劣,并且以东海特大桥系杆拱连续梁为例,通过引入影响矩阵法构建了吊杆张拉优化模型,以减少吊杆张拉次数为目标,同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桥梁模型,再对优化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矩阵法的引入有效地减少了吊杆张拉次数,可将吊杆的张拉调整次数缩减为两次,且优化后的吊杆成桥索力与设计值的差值控制在±3%的范围内,满足施工控制要求。
- 邓宗仁何楚韶刘运思杜宪武杨玉平
-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拱桥影响矩阵法索力优化有限元分析
- 土石组合超深基坑开挖下桩锚支护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基坑开挖一般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很大,基坑内和周围土体的垂直和水平位移过大,会导致建筑物结构破坏,甚至功能失效。采用限元法,对土石组合超深基基坑开挖下邻近建筑物的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在不同开挖深度、不同刚度、不同桩间间距下工况下,桩体变形和地表沉降,并与未考虑临近建筑物影响的变位进行对比分析。在将现场监测结果与模拟值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有益的成果,且对基坑施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王洪涛傅鹤林刘运思马婷
- 关键词:基坑开挖临近建筑物
- 复杂地质条件下超高陡峭岩壁爆破施工技术被引量:1
- 2016年
- 矿坑生态修复利用工程存在岩溶、断层、节理、危岩、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且天然矿坑岩壁深度达100 m,坡度较陡,坡角约为80°-90°,爆破工程难度十分大。本项目经周密计算和验证,对3个拱脚区分别采用主爆孔深孔控制爆破技术、永久边坡预裂爆破技术、场地基岩面开挖浅孔爆破技术相结合的爆破施工方法,效果良好。
- 孙锴刘运思张艺农赖咸根周伏良陈骏
- 关键词:爆破坑壁不良地质施工技术
- 大型柔性起重臂系统回转吊装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被引量:7
- 2018年
- 对超大吨位轮式起重机臂架系统回转吊载时的耦合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混合坐标系描述吊臂与吊物系统的刚体运动与弹性振动,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并给出了臂架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以梁杆单元对臂架结构进行离散,构建了该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格式。模型综合考虑了回转臂架的惯性力效应、几何非线性效应和刚柔耦合效应。对某超大吨起重机进行了动态仿真,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 颜世军彭剑刘泽刘运思
-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刚柔耦合
- 一种隧道支护的钢架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支护的钢架结构,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台,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在连接台的底部呈均匀分布,所述连接台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
- 杜泓毅彭亚雄胡伟刘运思
- 层状板岩动静拉伸力学特性及破坏模式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为探究层状板岩动静拉伸力学特性和破坏模式,以SHPB系统和RMT-150C岩石压力机为研究手段,进行层状板岩拉伸强度和破坏模式随加载率和层理面与加载方向不同夹角变化的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载率的增加,不同层理角度下板岩动态拉伸强度均呈现非线性指数增长的趋势;当层理角度θ为0°时,动态拉伸强度处于低强度区间,破坏形式为沿层理面拉伸破坏;当层理角度θ为15°,30°和45°时,动态拉伸强度处于中等强度区间,破坏形式为沿层理面剪切破坏和沿非层理面拉伸破坏;当层理角度θ为60°,75°和90°时,动态拉伸强度处于高强度区间,破坏形式为沿非层理面拉伸破坏。随着加载率的提高,板岩强度各向异性系数N逐渐降低,并趋近于1;当加载率超过600 GPa/s时,拉伸强度主要受加载率的影响;加载率低于600 GPa/s时,层状板岩的拉伸强度受角度和加载率共同影响。
- 刘运思何楚韶傅鹤林王世鸣雷勇彭亚雄
- 关键词:各向异性破坏模式
- 上软下硬地层矩形隧道掌子面突变失稳判据被引量:1
- 2023年
- 上软下硬地层中浅埋矩形隧道掌子面失稳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突变破坏特征,表现为地表沉降变形的不确定性、本构关系的非线性及破坏发生的突变性。在分析上软下硬地层矩形地铁隧道掌子面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上软下硬地层矩形隧道掌子面失稳尖点突变模型,提出了利用地表沉降数据的突变失稳判定方法。将突变模型应用于长沙轨道交通5号线火炬村站出入口隧道施工中,结合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判断掌子面稳定性。结果表明:隧道地表沉降变形曲线与尖点突变模型具有良好相关性,稳定性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 倪志国龙江杨广刘运思彭亚雄
- 关键词:矩形隧道地表沉降尖点突变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