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英 作品数:17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文化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基于BOPPPS的无机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BOPPPS的无机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设计突出“以学为中心”,以“磺基水杨酸合铁(III)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教学为例,介绍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研究表明,基于BOPPPS的混合式教学能有效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效率高,有效提升学生实验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此外,基于BOPPPS的混合式教学能找出教学中的盲点和难点,有助于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 王峥 彭旭 李昊杰 董志月 刘红英 张驰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 混合式 教学设计 GO/CuMoO4固载Pd-Co-Ag纳米合金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制备出较好的新型复合催化剂,为工业醇类燃料电池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途径,采用水热与煅烧法合成出氧化石墨烯/钼酸铜(GO/CuMoO4)片层结构复合型载体,再通过浸渍还原法成功地将Pd-Co-Ag三金属纳米合金固载到GO/CuMoO4上获得PdCoAg@rGO/CuMoO4催化剂,用于碱性介质中乙二醇(EG)的电催化氧化。比较单金属Pd、双金属PdCo、PdAg和三金属PdCoAg@rGO/CuMoO4负载型催化剂以及商业Pd/C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三金属PdCoAg@rGO/CuMoO4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和耐受性,其正向最高电流密度为185.11 mA×cm^-2,是商用Pd/C(26.99mA×cm^-2)的6.86倍,而且活性表面积最大(58.86 cm^2)、起始电位最低(-0.52 V)。氧化石墨烯(GO)的存在和Ag、Co的引入提高了催化剂的抗毒性和稳定性。 万正睿 杨婕妤 张淑娟 张翊青 莫晗 刘红英 周立群关键词:电催化氧化 生物对得克隆物种特异性立体异构体选择性富集及其潜在机理 被引量:3 2022年 得克隆(dechlorane plus,DP)是一种氯代添加型阻燃剂,自2006年首次在环境中被报道检出后,在全球各种环境和生物介质中被检出,已成为广受关注的一类新环境污染物。DP的工业品由2种同分异构体(syn-DP和anti-DP)组成,生物中DP的组成与工业品的组成并不完全一致。笔者总结了DP在生物中富集的文献。现有文献有关DP的生物富集研究主要集中在鱼、鸟及部分哺乳动物。鱼类中普遍观察到syn-DP的相对富集,部分鸟类样品中观察到anti-DP的相对富集。大量文献将生物中DP的组成与工业品DP的组成直接比较来判定是否存在生物对DP的立体异构体选择性富集,忽视了环境与生物过程对DP组成的改变,因此,DP在生物中的立体异构体选择性富集情形可能被低估。室内暴露实验揭示选择性代谢与排泄是造成DP在生物中选择性富集的主要原因,但具体的代谢、排泄的机理目前并不明晰。DP在生物中的立体异构体选择性富集还受生物组织、体内浓度、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和性别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要了解DP生物富集中的立体选择性富集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DP在不同生物中的吸收、代谢及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刘红英 罗孝俊关键词:生物富集 石墨烯/CuCo2O4固载Pd-Bi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化乙二醇 2020年 以氧化石墨烯(GO)、醋酸铜、醋酸钴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地合成复合载体GO/CuCo2O4,再通过浸渍还原法成功地将Pd、Pd-Bi纳米粒子负载到GO/CuCo2O4载体上,并用于碱性介质中乙二醇(EG)的电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双金属催化剂PdBi@GO/CuCo2O4对乙二醇的电催化氧化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优于目前商用Pd/C和单Pd负载型催化剂,其正向峰电流密度达到122.7 mA·cm^-2,是商用Pd/C(29.57 mA·cm^-2)的4.1倍.这种优良的电催化性能归功于载体GO/CuCo2O4为双金属负载提供独特的骨架结构,以及Pd-Bi纳米粒子之间强烈的协同作用.而且,氧化石墨烯引入到CuCo2O4中有利于增强电子转移和增大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乙二醇的电催化氧化.这种新型催化剂的制备为发展高效Pd基电催化氧化直接醇类燃料电池提供新途径,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杨婕妤 张淑娟 万正睿 刘红英 张翊青 周立群关键词:电催化 乙二醇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融合式无机化学双语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1 2020年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我国“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无机化学是化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对无机化学实施中英双语教学,可有力促进我校“双一流”建设。通过对无机化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措施,提出融合式无机化学双语教学模式,包括中西方教育理念的融合、不同教学方法的融合、各类教学资源的融合,通过实践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培养高素质、多元化人才,为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王峥 刘红英 周立群 彭旭关键词:无机化学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纳米碳管复合及聚苯胺包覆Sb_(2)MoO_(6)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 2024年 以三氟化锑和钼酸铵为锑源和钼源,采用水热法制备出锑钼锑(Sb_(2)MoO_(6))和Sb_(2)MoO_(6)/纳米碳管(CNTs)复合物,利用苯胺聚合在Sb_(2)MoO_(6)和Sb_(2)MoO_(6)/CNTs上继续包覆聚苯胺(PANI)得到Sb_(2)MoO_(6)@PANI (Sb_(2)MoO_(6)/CNT)@PANI。采用XRD、SEM、EDX等手段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发现制备的Sb_(2)MoO_(6)为不均匀的长为10μm的棒状形貌,而CNTs复合后的Sb_(2)MoO_(6)形貌变成厚约为100 nm的片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所有合成的样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探讨CNTs复合和聚苯胺(PANI)包覆对Sb_(2)MoO_(6)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_(2)MoO_(6)@PANI、Sb_(2)MoO_(6)/CNTs、(Sb_(2)MoO_(6)/CNTs)@PANI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均优于Sb_(2)MoO_(6),其中(Sb_(2)MoO_(6)/CNT)@PANI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Sb_(2)MoO_(6)/CNT)@PANI在电压范围为0.01~3 V、电流密度为100 mA·g^(-1)条件下,循环100圈后,放电比容量为650 mAh·g^(-1)。CNTs复合和PANI包覆后的Sb_(2)MoO_(6),颗粒粒径大大降低,还增加了钼酸锑的导电性(阻抗161Ω),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有效延缓了Sb_(2)MoO_(6)材料的体积崩塌。 张锐 徐芳芳 李佳仪 苏拉 王石泉 刘红英关键词:负极材料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武汉郊区陆生鹊鸟中卤代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研究 2015年 采集武汉郊区9只喜鹊,分析喜鹊肌肉中的卤代有机污染物,如滴滴涕、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十溴二苯乙烷、得克隆及六溴环十二烷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DDTs、PCBs、PBDEs、DBDPE、DPs和HBCDs的脂肪归一化浓度范围分别为610-15 000 ng/g、25-500 ng/g、12-2 900 ng/g、0.18-820 ng/g、1.7-15 ng/g和nd(低于检测限)-14 ng/g.DDTs仍是主要的污染物,占总卤代有机污染物的90%以上;其次为PCB和PBDEs.这一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等这些传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仍是采样区域的主要污染物.但新型污染物如DBDPE的污染也应引起重视.PCBs主要以高氯代单体为主,显示其污染源主要来自高氯代PCB工业品.PBDE存在两种明显不同的组成模式,可能与鸟采食区域和食物来源有关.DPs显示出一定的反式富集特征,这与水鸟的顺式富集特点完全不同. 刘红英 余乐洹 唐斌 罗孝俊关键词:喜鹊 一种新颖催化剂RuCoP@UIO-66的制备及其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 2018年 采用简单液体浸渍还原法合成出Ru@UIO-66、Co P@UIO-66、Ru P@UIO-66和Ru Co P@UIO-66催化剂.利用XRD、TEM、ICP-AES、BET和XPS等物理手段对其结构、形貌、尺寸、组成、比表面及金属价态等进行表征.催化活性实验通过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速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非金属磷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催化活性,其中三组分Ru Co P@UIO-66催化活性最高,其反应的转换频率(TOF)和活化能(Ea)分别为105.36 mol H2min-1(mol Ru)-1和44.5 k J mol-1.这种高的催化活性主要归因于UIO-66的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使负载粒子均匀分散,同时P的加入减小了Ru和Co纳米粒子的粒径,也增强了Ru-Co-P之间的电子效应.此外,Ru Co P@UIO-66催化剂经过5次循环后,仍然保留初始催化活性的55.6%,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宁红辉 李悦 彭薇薇 高爽 刘红英 周立群金属有机骨架MIL-110负载Ru-P纳米粒子:一种水解氨硼烷的高效催化剂 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Na H2PO2还原法首次将Ru和P负载于高孔隙率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10(Al)上,得到新颖的金属-非金属双组份负载型催化剂Ru-P@MIL-110.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分析该催化剂的结构、粒径分布、元素组成及价态,并在室温下通过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实验研究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非金属P的加入能显著提高催化活性,Ru-P@MIL-110催化剂对氨硼烷的水解释氢有好的催化活性,其TOF值为8 646 m L H2·min-1(g catalyst)-1,活化能为42.2 k J·mol-1.经5次循环实验后,该催化剂仍保持结构稳定和高的可耐受性. 宁红辉 鲁迪 陈锰寰 彭薇薇 高爽 罗城 刘红英 周立群NH2-UIO-66负载RuCuMo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产氢 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锆盐和2-氨基对苯二甲酸以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氨基化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NH2-UIO-66,并利用浸渍还原法成功负载RuCuMo纳米粒子,制备了RuCuMo@NH2-UIO-66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对NH2-UIO-66、RuCuMo@NH2-UIO-66的结构、形貌、组成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并对载体、多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以及无载体的RuCuMo纳米粒子的产氢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Ru1Cu2Mo0.5@NH2-UIO-66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引入Cu和Mo能显著增强Ru对氨硼烷水解产氢的催化活性。这主要归因于RuCuMo纳米粒子之间强的协同作用,RuCuMo纳米粒子与载体NH2-UIO-66间的双功能效应,以及MOFs上氨基的锚锭作用,可以阻止金属粒子的团聚,促进超细粒子的形成。催化反应的活化能(Ea)为30.1 kJ mol 1,转化频率(TOF)为180.83 molH2 mol R1u min 1,非贵金属Cu和Mo的引入为催化活性的提高和工业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价值。 张翊青 刘梨 张淑娟 万正睿 刘红英 周立群关键词:溶剂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