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芝

作品数:48 被引量:270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8篇大豆
  • 15篇花叶
  • 14篇抗性
  • 14篇花叶病
  • 11篇大豆新品种
  • 10篇大豆花叶
  • 9篇大豆花叶病
  • 8篇抗病
  • 8篇花叶病毒
  • 7篇选育
  • 5篇SMV
  • 5篇春大豆
  • 5篇大豆花叶病毒
  • 5篇大豆品种
  • 4篇选育报告
  • 4篇育种
  • 4篇品系
  • 4篇株系
  • 4篇抗病性
  • 4篇灰斑

机构

  • 45篇吉林省农业科...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种子管...

作者

  • 48篇刘玉芝
  • 27篇廖林
  • 13篇王曙明
  • 11篇杨振宇
  • 11篇刘佳
  • 10篇闫晓艳
  • 7篇胡吉成
  • 7篇衣志刚
  • 6篇邱强
  • 6篇孙大敏
  • 6篇孙永吉
  • 4篇刘德璞
  • 4篇田佩占
  • 4篇董志敏
  • 4篇王跃强
  • 4篇闫日红
  • 4篇赵荣林
  • 4篇袁鹰
  • 4篇陈健
  • 3篇王成武

传媒

  • 9篇吉林农业科学
  • 7篇大豆科学
  • 5篇东北农业科学
  • 2篇大豆通报
  • 2篇作物学报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油料
  • 2篇大豆科技
  • 1篇Journa...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8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林省大豆新品种(系)抗病水平分析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对吉林省主要大豆育种单位抗病育种现状及6年中选的300份大豆新品种(系)抗病性分析,明确了吉林省近年来大豆病害加重的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吉林省大豆育成品种的抗性水平、控制病害的发生、流行、减少产量损失。
廖林刘玉芝周希武裴玉荣付艳华于云佩
关键词:大豆抗病育种抗病性
春大豆花叶病毒(SMV)三株系与褐斑粒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1987年
大豆褐斑粒率的高低受品种和SMV株系的影响。有的品种高感三个株系所引致的褐斑粒,而有的则高抗或免疫。1号株系引致的褐斑粒率高于2号和3号株系。植株感病后严重程度与褐斑率高低没有直接相关性。用选育抗褐斑粒的品种来提高大豆品质是可行的。
胡吉成孙永吉刘玉芝
关键词:SMV株系大豆花叶病毒大豆品质春大豆
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95选育报告被引量:12
2008年
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95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选育而成。其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适宜性好,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013.5 kg/hm2,比对照增产16.4%。2006~200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00 kg/hm2,比对照增产9.6%。粗蛋白含量平均为37.93%、粗脂肪含量平均为21.27%。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孢囊线虫病。
刘佳刘玉芝董志敏衣志刚王曙明
关键词:大豆选育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吉育40号”
廖林刘玉芝杨振宇赵荣林孙大敏王跃强田佩占赵国辉
吉育40号以公交8314-1-2为母本,以辽81-501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再以杂交种子(F1)为母本,公交87-D24为父本进行改良性回交,经济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从出苗到成熟生育日数115天,属早熟品种;平均公顷产...
关键词:
关键词:大豆品种选育病害防治
不同抗性大豆品系感染灰斑病后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变化被引量:9
1993年
以三个抗灰斑病和三个感病品系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抗性大豆品系感染灰斑病后叶片中过氧化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1.大豆感染灰斑病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均有所增加,且有感病品系超氧物歧化酶活性高于抗病品系的趋势;2.大豆感染灰斑病后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有所增加,感病后感病品系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抗病品系的;3.大豆感染灰斑病后所有品系的抗坏血酸含量均降低,感病品系的抗坏血酸含量高于抗病品系的;4.大豆感染灰斑病后,感病品系的叶绿素含量高于抗病品系的。
廖林庄炳昌刘玉芝谢雪菊王玉民徐豹
关键词:大豆大豆灰斑病脂质过氧化
全国大豆区域试验品种灰斑病抗病性鉴定被引量:2
2004年
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对44份大豆新品种(系)接种了东北流行的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并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免疫品种仅1份(钢95144 1),占2 0%;抗病品种15份,占34 1%;中抗品种19份,占43 2%;中感品种3份,占6 8%;感病品种4份,占9 1%;高感品种2份,占4 5%。提出可做为抗灰斑病育种抗源利用的免疫及抗病品种共16份。
刘玉芝刘佳邱强
关键词:抗性鉴定
大豆品种抗大豆花叶病毒评价方法被引量:4
1984年
大豆花叶病毒病是种传大豆病害,近年来随种质资源收集工作的开展,有逐渐扩大蔓延的趋势。为了明确大豆品种和种质资源材料对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自1980年开始进行抗性评价。在实验室条件下,幼苗对单一分离物抗性评价方法已有报道,但对于目前广泛进行的田间混合感染条件下,大豆成株抗大豆花叶病毒的评价则很少见。本文报告我们确定的鉴定评价方法。
刘宗麟刘玉芝胡吉成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大豆病害抗性评价症状类型大豆植株种质资源收集
对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抗源的筛选被引量:11
1997年
通过对2558份大豆种质资源田间夏播,用SMV混合毒原人工摩擦接种鉴定,初步筛选出50余份抗源。鉴定结果表明在2558份种质资源中未发现免疫的材料,抗病的仅8份,占总数的0.3%;中抗的47份,占总数的1.8%;中感的434份,占总数的17%;感病的1405份,占总数的54.9%;高感的664份,占总数的26%。确认抗性最佳的为阜75-1、齐黄22、鲁豆4等8份,对田间初选抗源及近年来外引抗源共100余份,在网室内进行SMV1、2、3号株系的人工接种鉴定,从中筛选出近60份专抗及兼抗性抗源。确认兼抗三个株系的有沈8655,茶豆74-7-4和山东84037,抗SMVI号株系和抗或中抗SMV2、3号株系的有8份,中抗SMV1、2、3号株系的有13份,从专化性看,抗1号株系的有饼17份,抗2号株系的有6份.抗3号株系的有9份。
刘玉芝廖林孙大敏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病种质资源抗源
导入外源DNA获得抗SMV大豆品系被引量:68
1997年
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向大豆导入抗SMV(大豆花叶病毒)的品种间、种间以及属间材料DNA,结合常规育种程序,培育出抗病丰产品系。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抗性是遗传稳定的。与对照相比,在保证和提高原品种丰产性水平前提下,水平抗性明显提高;同一品系对SMV的Ⅰ、Ⅱ、Ⅲ不同毒系抗性水平有差异。讨论认为,用外源DNA导入技术创造和培育抗SMV大豆种质和品种的途径是可取的。
刘德璞廖林袁鹰刘玉芝
关键词:大豆SMV抗性遗传外源DNA导入花粉管通道
吉科豆6号
刘德璞袁鹰王成武周正平闫小艳刘玉芝郑培和温刚
吉科豆6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用生物技术方法培育而成。具有高产、稳产,耐旱、耐盐碱特点。籽粒圆型,种皮黄色,黄脐,有光泽,白粒重19克。株高一般为90-100厘米,尖叶,紫花,灰色茸毛。结荚密,四粒荚多,荚...
关键词:
关键词:大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