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华

作品数:66 被引量:302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甜菜
  • 11篇土壤
  • 10篇作物
  • 9篇土地当量比
  • 8篇水分
  • 8篇寒旱区
  • 8篇旱区
  • 7篇农田
  • 5篇利用效率
  • 5篇轮作
  • 5篇马铃薯
  • 5篇冀西北
  • 5篇风蚀
  • 5篇补水
  • 4篇叶绿
  • 4篇叶绿素
  • 4篇水分利用
  • 4篇水分利用效率
  • 4篇水剂
  • 4篇土壤水

机构

  • 65篇河北农业大学
  • 17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农业信息...
  • 1篇国家开放大学
  • 1篇中国中药有限...

作者

  • 65篇刘玉华
  • 50篇张立峰
  • 21篇张继宗
  • 13篇窦铁岭
  • 8篇张晋国
  • 6篇王岩
  • 5篇杜雄
  • 5篇左启华
  • 4篇张俊花
  • 4篇黄伟
  • 4篇张静
  • 3篇石景荪
  • 3篇杨福存
  • 3篇刘树庆
  • 3篇赵金
  • 3篇张继宗
  • 3篇李会彬
  • 2篇解明明
  • 2篇赵晓顺
  • 2篇王占彪

传媒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耕作与栽培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种子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地当量比计算方法的改进与应用被引量:7
1999年
土地当量比是评价种植制度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在综合分析了间混作群体土地当量比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界定了土地当量比的内涵,对土地当量比在不同作物群体中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使之可以评价任何作物群体的生产效果,同时对不同作物群体土地当量比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拓宽了其应用范围,为定量评价不同种植方式的生产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方法。
刘玉华张立峰边秀举
关键词:土地当量比计算方法作物群体作物生产系统
气吸式萝卜精量播种机
该装置是在机架(1)前梁上装起垄器(2),在机架(1)后梁安装排种器(5)和行走轮(7),排种器(5)内装有排种盘,排种盘上按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着28个孔径为1mm的吸种孔,前侧装有播种开沟器(4),播种开沟器(4)正前方...
张晋国张斌孙志梅周辉马文奇赵金张立峰窦铁岭刘玉华刘金丹
文献传递
冀西北高原不同植被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冀西北高原为高寒半干旱地区,降水是此地区土壤水分的唯一给源,研究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对高效利用降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采用定点观测的方法,对不同植被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被生长期内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存在差异。生长前期,3种植被0 ̄3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农田耕翻地最高,水分条件最好,人工草地与退耕还林地互有高低,30 ̄60cm土层退耕还林地最高,人工草地最少。生长前期,农田耕翻地表层土壤水分较好,能满足春季作物生长要求。生长中期,0 ̄30cm土层农田耕翻地最低,人工草地与退耕还林地互有高低。30 ̄60cm土层农田耕翻地最高,人工草地最低。生长后期,0 ̄60cm土层农田耕翻地土壤含水量最高;人工草地土壤含水量与退耕还林地相比较,0 ̄40cm土层差异不大,40 ̄60cm土层退耕还林地高于人工草地。
侯大山刘玉华王云超
关键词:冀西北高原土壤水分苜蓿地
水分胁迫及复水对华北寒旱区甜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为明确华北寒旱区阶段性土壤水分胁迫对糖用甜菜生产的影响,在防雨棚内设置控水试验,监测不同生育时段缺水与复水条件下的甜菜生长、品质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水分胁迫甜菜产量较对照降低了7.44%~85.08%,复水后较对照降低了17.56%~49.75%;不同时期水分胁迫甜菜含糖率较对照提高了0.44%~5.47%,复水后较对照提高了0.82%~2.57%。增加耗水量极显著增加甜菜产量,且与块根含糖率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甜菜产量与叶面积间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不同时期水分胁迫明显抑制甜菜株高、叶面积及根粗的生长,复水后虽然较水分胁迫时有所增加,但与对照相比不能实现等量补偿,未现超补偿效应。因此,前期"增叶数促叶增大"、后期"保叶片保功能期"的"两增两保"田间水分调控技术措施可促进甜菜稳产高产。
韩凯虹张继宗王伟婧郝雅星张立峰刘玉华
关键词:水分胁迫复水甜菜
追肥对冀西北寒旱区防风生长与有效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促进防风施肥技术标准化,实现栽培防风肥高产优质。方法在冀西北寒旱区对两年生防风进行了养分种类及追肥时期的田间试验研究,监测了追肥处理对防风生长、生物量积累,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的影响效应。结果在栗钙土田磷、钾肥追肥对防风增产效果不明显;氮肥前期(6月17日)追施或前中期(6月17日与7月17日)各半量追施,较不施肥对照显著增产,达23.2%~31.0%,且其升麻素苷与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之和在1.33%~1.43%间,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前期或前中期追施氮肥,可使防风显著增产并保障优质。
黄鹏健刘玉华张立峰张立峰胡萌萌
关键词:防风施肥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生物量估算模型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明确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和地上部生物量的最优估算模型对获取即时、无损、可靠的长势关键参量具有重要意义。2018—2019年,以郑单958(ZD958)和先玉335(XY335)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施氮处理,通过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获取多光谱影像,分析两品种LAI和地上部生物量与植被指数相关性,分别构建了基于植被指数的LAI和地上部生物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同一植被指数在两品种中对施氮量的变化响应规律不同;在吐丝期,幂函数对ZD958的LAI和地上部生物量估算效果最好,指数函数对XY335的LAI估算效果好,幂函数对地上部生物量估算效果好;在灌浆期,幂函数对两品种的LAI估算效果最佳,而指数函数对两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估算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春玉米长势监测的精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樊鸿叶李姚姚卢宪菊卢宪菊郭新宇郭新宇
关键词: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多光谱遥感植被指数
不同种植方式土地利用效率的定量评价被引量:38
2006年
目的针对目前土地当量比在间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土地当量比概念的实质是评价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地利用效率。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与田间试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研究土地当量比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进一步就应用土地当量比评价复种套作、间混作及轮作等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土地当量比是评价不同种植方式土地利用效率的客观指标。结论复种套作、间混作及轮作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68、1.38和1.21,三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土地利用效率较单作分别提高68%、38%和21%。
刘玉华张立峰
关键词:土地当量比间混作轮作
覆膜方式对雨养饲用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为促进冀西北坝上高寒半干旱区旱地饲用玉米稳产、高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于2016—2017年在农业部张北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观测试验站,进行了露地平作(ck),双垄沟覆膜、微垄覆膜、土下覆膜处理对饲用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土壤水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丰水年,双垄沟覆膜处理效果最好,与露地相比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土壤蓄水量分别提高36.45%、70.24%、13.25%,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67.24%和87.66%;在欠水年,土下覆膜处理效果最佳,较露地增产71.3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1.69%。双垄沟覆膜是寒旱区提高饲用玉米产量和高效利用降水的有效技术,土下覆膜则更适用于土壤贮水丰富农田的高水效生产。
周余桉刘玉华张立峰
关键词:覆膜方式饲用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基于冠层图像测算马铃薯群体叶面积的方法
2021年
为探索基于冠层数码图像测算马铃薯群体叶面积方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本研究采用拍摄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马铃薯冠层投影面积与叶片系数法、叶片图像法所获马铃薯群体叶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马铃薯冠层投影面积(x)与叶片图像法所测株体叶面积(y)间存在极显著的二次项型正相关关系,?=-0.001x2+7.620x–2827,R2=0.901。该冠层图像法株体叶面积测算模型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至块茎膨大前期偏差较小,块茎膨大前期精度最高;在苗期与块茎膨大后期偏差较大。基于冠层图像进行马铃薯群体叶面积的快速、无损测算,具有可行性。
胡萌萌黄鹏健张立峰刘玉华刘玉华
关键词:马铃薯群体叶面积
利用自然冷源制冰蓄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自然冷源制冰蓄冰方法,涉及冰的制造或储存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制冰地、制备冰床、逐层制冰,冰层制备完成后将薄塑料筒划破,最后在冰层外部覆盖隔热层。利用自然冷源将水逐层冻结成冰层,将冰层设置在果蔬...
张继宗张立峰刘玉华王占彪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