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军
- 作品数:1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沈从文审美批评论略
- 2007年
- 美是沈从文艺术世界的核心,他善于从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来探索作家的审美追求。沈从文认为,诗歌艺术的关键在于"文字技术"与"形式韵律",文体成为其审美批评的测度。从而,沈从文文学批评成功地超越"政见"、"商业"与"友谊"的羁绊。沈从文审美批评的成因与楚文化的熏染以及他唯美的文艺思想密切相关。
- 刘海军
- 关键词:审美批评文学批评
- 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为例
- 如何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须研究和解决的一项课题。让干部培训不在是形式上的培训,通过培训产生实质性的作用,既有助于提升干部素质以及工作能力又能将干部队伍建设好。但从现实来看,虽然党...
- 刘海军
- 关键词:干部培训课程设置
- 文献传递
- 乡土中国的续写——论新世纪乡村叙事的新变
- 本文题为《乡土中国的续写--论新世纪乡村叙事的新变》,是以2000年至2008年间发表出版的农村生活小说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批评为主要的理论方法、结合艺术手法的分析,参照“十七年”和新时期的乡村叙事,着重论述新世纪农村生...
- 刘海军
- 关键词:乡村叙事城乡冲突乡土诗意乡土文学
- 文献传递
- 心理批评视阈下的沈从文文学批评被引量:2
- 2007年
- 直觉思维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重要的思维方式。沈从文文学批评继承和发展了古代文学批评重直觉感悟的特点。他批评中的直觉思维是决定其批评方法的主要因素。我们试从批评思维的角度进一步探析沈从文文学批评与茅盾文学批评的异同,旨在考察沈从文这一直觉感悟批评在当今过分注重科学性、理论操作性的文学批评语境下的借鉴意义。
- 刘海军
- 关键词:文学批评直觉思维
- 美的守护者——沈从文审美批评论略
- 2007年
- 美是沈从文艺术世界的核心,他善于从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来探索作家的审美追求。沈从文认为,诗歌艺术的关键在于"文字技术"与"形式韵律",文体成为其审美批评的测度。从而,沈从文文学批评成功地超越"政见""、商业"与"友谊"的羁绊。沈从文审美批评的成因与楚文化的熏染以及他唯美的文艺思想密切相关。
- 刘海军
- 关键词:审美批评文学批评
- 另类批评的风采——论沈从文的情感性批评
- 2006年
- 沈从文文学批评在20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一直未能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而九十年代之后的研究成果又多是对其表面特征的概括,没有深入剖析沈从文情感性批评这一根本特征及其成因。
- 刘海军
- 关键词:风采文学批评
- 从激进归趋温和——论周立波《暴风骤雨》、《山乡巨变》革命姿态的变迁被引量:2
- 2008年
- 周立波的两部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展现着作者不同的革命姿态,前者是以激进、怨恨的革命姿态参与民族国家的想象,后者则以温和的变革理念想象着革命。从《暴风骤雨》中的激进革命姿态转向《山乡巨变》中的温和变革理念,这有着深刻的原因和重大的意义。
- 刘海军吴浪平
- 关键词:《暴风骤雨》《山乡巨变》
- 论沈从文感悟式印象批评的成因被引量:1
- 2007年
- 直觉思维是沈从文的感悟式印象批评的重要成因。沈从文文学批评的印象性特征与其作家身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染密切相关,此外,还深受李健吾印象主义批评潜移默化的影响。沈从文、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堪称中国现代感悟式印象批评的双璧。在当今盛行的大文化批评挤兑文学性的语境下,沈从文文学批评无疑有着重大的价值和可资借鉴的意义。
- 刘海军
- 关键词:印象主义批评直觉
- PC机图形工具系统
- 刘海军
- 沈从文印象批评探析
- 2008年
- 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以传达批评家对文学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印象为主的批评方法","思维方式的直觉感悟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印象批评,以其丰沛的审美韵味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独具一格,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审美自觉与成熟。沈从文的印象批评多来自他感悟作品时所获得的真切感受与印象,他的审美印象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直观,并且精当地采用了多种表述审美印象的方式,这是既到位又内行的批评,明显带有原创性。
- 吴浪平刘海军
- 关键词:直觉感悟功利审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