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晚苟
- 作品数:31 被引量:544H指数:12
- 供职机构:湛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湛江师范学院校科研和教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2
- 2002年
- 用玉米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分根实验。种子根平分在装有土娄土的分隔的白铁皮桶中。土壤容重分 4种处理 :低容重 (两边容重都为 1 .2 0 g· cm-3 )、中容重 (两边容重都为1 .33g· cm-3 )、高容重 (两边容重都为 1 .45g· cm-3 )和混合容重 (一边为 1 .2 0 g· cm-3 ,另一边为 1 .45g· cm-3 )。土壤水分控制在高基质势 (- 0 .1 7MPa)和低基质势 (- 0 .86MPa) 2个水平。结果表明 :当植株生长在高紧实土壤或土壤基质势从 - 0 .1 7MPa降到 - 0 .86 MPa时 ,根长和根干重都显著降低 ;紧实土壤使根长降低的同时还使根的直径增大。然而 ,当植株生长在混合容重土壤中时 ,处在低容重土壤中的根系生长得到加强 。
- 刘晚苟山仑邓西平
- 关键词:土壤水分条件土壤容重玉米根系生长
- 转抗真菌基因水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时间变化被引量:4
- 2012年
- 为了研究外源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水稻植株上表达的时间变化规律,利用酶促反应结合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了4个转基因水稻株系不同生育期叶片中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结果表明,无论是亲本还是转基因株系,2种酶活性随生育期的后延而增大。生育前期,转基因株系的2种酶活性与亲本的酶活性水平差异小,随生育期的后延,与亲本酶活性的差异越来越大,说明外源基因前期表达量小甚至沉默或抑制内源基因的表达,后期表达量多。同时转基因株系的酶活性的波动性较亲本的大,且酶活性的高低与转入基因数量无相关性。因此,外源基因的表达具有时效性但不具有数量优势。
- 刘晚苟袁红旭谭书恩陈丽蝶李玥仁
-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
- 升压和降压过程玉米根系水分传输的比较被引量:4
- 2002年
- 利用压力室连续测定了升压过程和降压过程玉米根系的水流量和导水率。结果表明降压过程测得的根系水流量和导水率显著大于升压过程的 ,并且前者的起始压小于后者。根据根的复合运输模型 ,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升压和降压过程中质外体运输途径的细胞壁空间充水程度不同造成的。其生理意义在于使植物高蒸腾后仍维持高导水率 。
- 刘晚苟山仑邓西平
- 关键词:玉米根系升降压水流量导水率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容重对玉米木质部汁液中ABA浓度和气孔导度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6年
- 受旱玉米植株木质部汁液中的ABA浓度是高水分处理的5倍,土壤容重每增加0.12g·cm-3,木质部液汁中ABA浓度约增加1倍。在相同土壤基质势下,植株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随土壤容重的增大而下降,而容重对植株的叶水势没有影响。生长在混合容重(一边为1.20g·cm-3,另一边为1.45g·cm-3)土壤上的植株中,ABA浓度和气孔导度与全部根系处在高容重土壤中的植株接近。
- 刘晚苟陈燕山仑
- 关键词:土壤容重玉米气孔导度
- 干湿条件下土壤容重对‘陕单9号’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009年
- 用‘陕单9号’玉米为试材进行分根实验,研究土壤干旱和湿润条件下,土壤容重对玉米单叶水分利用效率(WUEl)和单株水分利用效率(WUEp)的影响。土壤容重分4种处理:低容重(两边容重都为1.20g/cm3)、中容重(两边容重都为1.33g/cm3)、高容重(两边容重都为1.45g/cm3)和混合容重(一边为1.20g/cm3,另一边为1.45g/cm3)。土壤水分控制在高基质势(-0.17MPa)和低基质势(-0.86MPa)两个水平。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WUEl随容重的增大而提高,而WUEp随容重的增大而降低;在湿润条件下,WUEl和WUEp都随容重的增大而提高。相关分析表明,无论是干旱还是湿润条件下,WUEl与土壤机械阻力(Rs)呈正相关;在湿润条件下WUEp与Rs呈正相关,但在干旱条件下WUEp与Rs呈显著负相关。无论是干旱还是湿润条件下,生长在混合容重土壤的植株能维持较高的WUEl和WUEp。因此,土壤水分和容重都会影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并存在交互作用,但土壤水分的作用更大;同时,土壤容重空间变化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 刘晚苟陈燕杨秀坚罗齐军
- 关键词:土壤容重土壤基质势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机械阻力
- 转几丁质酶基因水稻抗纹枯病性及农艺性状遗传特性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揭示转基因水稻的纹枯病抗性及其非目标变异性状的遗传特性,为合理利用转基因水稻进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海转A为父本、竹籼B为母本杂交,通过对杂交F1和F2代的抗病性状进行分析,揭示海转A的纹枯病抗性和部分非目标变异性状的遗传特性。【结果】转基因海转A除抗纹枯病性较非转基因亲本竹籼B有显著提高外,还存在穗粒数和千粒重两个非目标性状的变异,穗粒数较竹籼B增加44.2%,而千粒重降低12.1%。海转A的抗纹枯病性表现为存在主效基因的多基因数量遗传特性,而穗粒数和千粒重表现为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此外转基因海转A的抗病性、穗粒数和千粒重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显著大于竹籼B,说明其稳定性较低。【结论】外源抗病基因的导入提高了水稻的抗病性,这种影响以主效基因的形式表达;而外源基因导入引起非目标性状的变异,但没有改变其原有的典型数量性状遗传特征。
- 袁红旭刘晚苟刘月廉郭建夫李月仁
- 关键词:纹枯病抗性农艺性状
- 干湿条件下土壤容重对玉米根系导水率的影响被引量:39
- 2003年
- 刘晚苟山仑邓西平
- 关键词:土壤容重玉米根系导水率影响因素
- 不同类型作物对干湿交替环境的反应被引量:62
- 2000年
- 通过对干湿交替环境下春小麦、马铃薯、大豆和玉米等作物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气孔导度等生理变化的研究表明 :( 1 )春小麦和马铃薯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可获得与充分供水相当的产量而它们的水分利用效率却显著提高 ,大豆减产幅度较大 ,玉米减产严重 ,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全湿处理 ;( 2 )浇水后各作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有所增加 ,但不同作物增加的幅度不同 ,就是同一作物各指标的增幅也不同 ;( 3)干湿交替环境下同化物的运输模式有利于春小麦籽粒的充实和马铃薯块茎的膨大 ,而不利于玉米产量的形成 ;( 4 )产量不仅决定于营养生长阶段 ,更主要决定于生殖生长阶段。此外 ,还就干湿交替过程中若干生理变化和经济产量形成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 山仑苏佩郭礼坤刘晚苟
- 关键词:作物干湿交替水分利用效率
- 渗透胁迫下壳聚糖对高羊茅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基产物,其化学名为聚β-(1,4)-2-氨基-2-脱氧-D-葡萄糖。壳聚糖本身具有良好的成膜性、附着性和吸湿性。其作为农业生产中的种子包衣材料有很大的开发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以高羊...
- 刘晚苟李少霞
- 文献传递
- 根输水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01年
- 概述了从根的结构出发开展根运输水分机理的研究进展 ,包括输水阻力的分布、水孔蛋白和根的复合运输模型等 ,并就其可能的生理意义加以评述。
- 刘晚苟山仑邓西平
- 关键词:植物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