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晋伟

作品数:16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骨髓
  • 12篇骨髓瘤
  • 11篇多发
  • 11篇多发性
  • 1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1篇细胞
  • 7篇多发性骨髓瘤...
  • 4篇蛋白
  • 3篇树突
  • 3篇体外
  • 3篇基质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体外研究
  • 2篇卵巢

机构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刘晋伟
  • 10篇陈世伦
  • 10篇陈文明
  • 7篇黄仲夏
  • 6篇戴红
  • 6篇张蕾
  • 4篇吴垠
  • 3篇孙海梅
  • 3篇李欣
  • 3篇张震宇
  • 3篇翟妍
  • 3篇郭益群
  • 3篇季风清
  • 2篇乔宝丽
  • 2篇刘爱军
  • 2篇李燕郴
  • 2篇王淑珍
  • 2篇李利红
  • 1篇夏成青
  • 1篇李琳

传媒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细胞介素2激活骨髓抗骨髓瘤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 2)激活的骨髓(ABM)抗骨髓瘤活性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应用rIL 2体外分别激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及正常对照骨髓,同时设未激活骨髓(NBM)为对照。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正常对照组的ABM对U266细胞的杀伤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72h后MM组骨髓瘤残余病变标志(CD45-CD38+CD138+细胞百分率)的变化,ELISA法检测MM组及正常对照组不同时间段ABM、NBM培养液中TNF α、IFN γ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NBM 72h对U266细胞的杀伤率为( 43. 20±12. 39 )%, 24h杀伤率为(26. 53±5. 48)%,ABM 72h对U266细胞的杀伤率为( 69. 70±26. 57 )%, 24h杀伤率为( 34. 25±11. 93)%, 24h及72h的ABM细胞杀伤活性均较NBM增高,其中72hABM与NBM对U266细胞杀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MM患者骨髓经rIL 2激活72h后CD45-CD38+CD138+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下降[激活前为(8. 46±3. 66)%,激活后为(4. 79±1. 56)%, P<0. 05];正常骨髓及MM患者骨髓经rIL 2激活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TNF α、IFN γ的含量增加,无论24h或72h,两组ABM中TNF α、IFN γ的水平均较NBM明显增高(P<0. 05);正常对照组ABM 24h及72h培养液中TNF α、IFN
刘薇陈世伦刘晋伟李欣夏成青齐曼
关键词:RIL-2骨髓瘤细胞负相关
去白细胞滤器在血液科干细胞移植病房应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为评价去白细胞滤器在血液科干细胞移植病房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分别观察了 1 1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使用去白细胞滤器输血时去除白细胞的效果、红细胞或血小板的回收率、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TA GVHD)和其他输血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使用去白细胞滤器可以将残留白细胞控制在 1 0 5以内 ,能够有效避免TA GVHD的发生。其他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也由未使用去白细胞滤器时的 3 7.8% (2 0 / 5 3 )降至 1 5 .0 % (6/ 40 ) ,P <0 .0 0 5。提示
李燕郴陈世伦刘晋伟王慧娟
关键词:去白细胞滤器输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巨噬细胞感染蛋白1α表达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溶骨性骨质破坏为多发性骨髓瘤(MM)的突出临床表现,然而MM及其骨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巨噬细胞感染蛋白1α(MIP-1α)为肿瘤细胞、淋巴细胞等分泌的一种可溶性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与MM的发病有关。我们检测了30例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培养上清液的MIP-1α水平和24例MM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MSC)培养上清液的IL-6水平,以探讨MIP-1α与MM和MM骨病发病的关系。
黄仲夏刘晋伟郭益群陆敏秋张蕾陈文明戴红陈世伦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蛋白MIP-1Α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MP-2及VEGF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病情进展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了24例MM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骨髓基质细胞(BMSC)培养上清液的MMP-2、VEGF水平。结果14例进展期MM组的MMP-2、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0例稳定期MM组和10例正常对照组(P<0.05),稳定期MM组和正常对照组的MMP-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MM组VE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9例进展期MM组的BMSC与人骨髓瘤细胞系细胞U266(终浓度2×10~5/ml)进行混合培养48 h后,其上清中MMP-2、VEGF水平明显增高,显著高于进展期MM、稳定期MM、正常对照组BMSC及稳定期MM BMSC+U266组的水平(均为P<0.05)。稳定期MM BMSC+U266组的VEGF水平显著高于进展期MM、稳定期MM、正常对照组BMSC(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2与VEGF两者呈正相关(r=0.925,P<0.05)。结论MMP-2、VEGF水平升高与MM的病情进展或发病有关,该过程可能需骨髓瘤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协同作用而完成。
黄仲夏郭益群季凤清刘晋伟张蕾陈文明戴红陈世伦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全文增补中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DF-1α、OPN、CD44v6和TRACP-5b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骨桥蛋白(OPN)、变异的CD44受体(CD44v6)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了32例MM患者和15例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MNCs)和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SDF-1α、OPN、CD44v6和TRACP-5b水平。结果 MNCs产生的SDF-1α、OPN、CD44v6水平在初发和复发组、病情稳定MM组和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9例初发和复发患者的BMSCs与人骨髓瘤细胞系U266加入rhIL-6混合培养后,SDF-1α水平明显增高(P<0.05)。SDF-1α、OPN、TRACP-5b水平在MM患者骨质破坏≥3处、<3处和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SDF-1α、OPN和CD44v6水平升高与MM发病或病情进展、骨质破坏有关。
黄仲夏王远望吴垠刘晋伟陈文明陈世伦戴红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骨代谢标志物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骨代谢标志物在多发性骨髓瘤(MM)骨病中的作用。方法对38例MM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sTRACP-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骨钙素(sOC)、尿I型胶原氮端尾肽(uNTX)浓度。结果初治、复发及难治患者尿NTX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平台期患者;sTRACP-5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与平台期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BAP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平台期患者。初治MM、复发及难治、平台期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O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治患者uNTX、sBAP与疾病分期相关,Ⅲ期患者uNTX明显高于I、Ⅱ期,呈正相关;sBAP明显低于I、Ⅱ期,呈负相关。初治患者uNTX与sTRACP-5b水平正相关。初治患者治疗3个疗程骨代谢标志物uNTX明显降低,sBAP升高,sTRACP-5b、sOC变化不大;6个疗程有效者uNTX、sTRACP-5b明显降低,sBAP和sOC升高。而治疗6个疗程时X线检查骨质破坏未出现明显改善。结论骨代谢标志物与多发性骨髓瘤骨质破坏密切相关。监测骨代谢标志物可监测疾病进展及治疗疗效。
刘爱军刘晋伟李利红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代谢标志物骨吸收骨生成
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70%-80%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存在骨病,MM患者的骨病主要包括骨质疏松、溶骨性损害、病理性骨折和高钙血症,主要症状是骨痛,严重者病变可压迫脊髓,危及生命。目前诊断MM骨病的标准方法是全身X线检查,但是X线平片的诊断率只有80%,近50%患者的骨病在X线检查出现异常前已经发生。
吴垠黄仲夏朱嘉芷刘晋伟李欣李静张晓伟陈文明陈世伦
关键词:骨髓瘤骨病多发性骨髓瘤酸性磷酸酶酒石酸溶骨性损害病理性骨折
14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 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月至2014年3月149例MM患者采用环磷酰胺(CTX)或E-CHOP(依托泊苷+CTX+表阿霉素+长春地辛+泼尼松)化疗联合G-CSF动员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资料[采集获得CD34^+细胞数、成功(获得的CD34^+细胞数≥2×10^6/kg)率、优良(获得的CD34^+细胞数≥5×10^6/kg)率].分析性别、年龄、疾病类型、DS分期、ISS分期、动员前治疗情况、动员时疾病状态、动员方案等因素与采集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149例患者共进行了177例次动员采集,采集CD34^+细胞中位数为3.20(0.13~22.34)×10^6/kg,采集成功率、优良率分别为74.5%、27.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60岁/≤60岁)、疾病类型、DS分期(Ⅲ/Ⅰ+Ⅱ)、ISS分期(Ⅲ/Ⅰ+Ⅱ)及动员方案(E-CHOP+G-CSF/CTX+G-CSF)与采集获得CD34^+细胞数、采集成功率无相关性(P>0.05),但>60岁的患者单次采集成功率较低(P<0.05),DSⅢ期的患者采集优良率较低(P.<0.05);动员前疗程数≤6、动员时疾病状态为部分缓解及以上的患者采集效果较好.动员前治疗情况影响干细胞采集成功率(P=0.006),疗程数>6的患者干细胞采集失败风险高(OR值为3.57,95% CI 1.45~8.78).结论 性别、年龄、诊断类型、DS分期、ISS分期、动员采用的化疗方案对MM患者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成功率无影响,但年龄较大的患者需要两次动员.动员前疗程数较少、动员时相对稳定的疾病状态有利于造血干细胞的动员采集.
王国蓉陈文明李燕郴高文杨光忠李欣刘晋伟杨变红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造血干细胞动员自体
多发性骨髓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研究人类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系和MM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MSCs)之间相互作用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IL-6分泌的调控作用,分析VEGF和IL-6的相互作用在MM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建立MM-BMSCs和正常人-BMSCs(N-BMSCs)的培养体系,用IL-6、抗 IL-6抗体、VEGF、抗VEGF抗体作用于BMSCs和(或)MM细胞系U266后,ELISA方法检测其VEGF和 IL-6的分泌量.结果 U266分泌VEGF,但不分泌IL-6,而MM-BMSCs和N-BMSCs既分泌VEGF又分泌IL-6.重组人VEGF刺激BMSCs后,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诱导IL-6的分泌,此效应可被抗VEGF抗体抑制.外源性IL-6促进BMSCs分泌VEGF.当U266与BMSCs黏附后,VEGF 分泌增加2.5~5.0倍,IL-6增加5.5~9.0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加入抗VEGF或抗IL-6抗体,IL-6或VEGF的分泌受抑.重组人IL-6作用于U266,可诱导剂量依赖性的VEGF分泌的增加,此反应可被抗IL-6抗体抑制.结论在MM中,MM细胞和BMSCs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VEGF和 IL-6的分泌,促进MM细胞的生长和血管新生,在MM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针对骨髓微环境的靶位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蕾陈世伦陈文明刘晋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相互作用白细胞介素-6抗VEGF抗体人IL-6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MP-9、MMP-2表达的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骨重建、骨质重吸收和肿瘤浸润转移等过程有关。我们检测了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MMP-9和MMP-2水平,以探讨其与MM发病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30例MM患者单个核细胞培养液的MMP-9水平、24例MM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MSCs)培养液的MMP-2水平和12例对照组MMP-9、MMP-2水平。结果:19/30例进展期MM组的MMP-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1/30稳定期MM组和12例对照组(P<0.05);14/24例进展期MM组BMSCs的MMP-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0/24例稳定期MM组和对照组(P<0.05),稳定期MM组和对照组的MMP-9、MMP-2水平无显著差别(P>0.05);12例IgG型MM患者的MMP-9和血免疫球蛋白(M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87,P=0)。rIL-6(终浓度100ng/m l)、rIL-1β(终浓度10ng/m l)并不能显著改变BMSCs分泌的MMP-2,但9例进展期MM组BMSCs与人骨髓瘤细胞系U266细胞(终浓度2×105/mL)混合培养48小时后,MMP-2水平明显增高,显著高于上述进展期和稳定期MM患者和对照组的BMCSs(均为P<0.05)。结论:MMP-9、MMP-2水平升高与MM的病情进展有关;MMP-9可反映MM患者的肿瘤负荷,可能与MM的肿瘤浸润病理过程有关;而这些过程需骨髓瘤细胞和BMSCs相互作用而完成。
黄仲夏季风清陈世伦孙海梅刘晋伟郭益群张蕾陈文明戴红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MMP骨髓基质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