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高
- 作品数:77 被引量:1,734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演化经济地理学评介被引量:21
- 2005年
- 近年来,演化分析方法在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尤其是欧洲日益受到重视,这可能是因为演化思想为分析产业空间集中的出现和经济的空间差异提供了有益的模型和解释。一些经济学家虽然分析了产业创新和技术变化演化,但却忽视了其空间特性,这正是经济地理学者所关注的领域。经济地理学吸收演化经济学的有关养料后,分析了这些空间特性对企业竞争力和学习能力的影响,并富有成效地将本地生产系统、根植性和区域学习过程等与演化思想结合起来,用演化思想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现象及规律,试图在经济地理学中全面引入演化思想。
- 刘志高尹贻梅
- 关键词:演化经济地理学经济思想区域经济经济结构
- 以“丝路精神”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思想被引量:5
- 2017年
-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建国以来我国举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一带一路”这个中国倡议成为全球共识,成为世界各国应硝“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合作新平台,为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提供了重要机遇,有助于推动实现开放、包容和普惠的全球化。
- 刘卫东宋周莺刘志高
- 关键词:世界和平与发展总书记外交活动
- 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被引量:179
- 2004年
- 旅游目的地在争夺游客的激烈竞争中,必须采取适宜的竞争战略来获得并保持竞争力,企业集群战略是提升目的地竞争力的一种新的战略模式。
- 尹贻梅陆玉麒刘志高
-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企业集群竞争力竞争战略模式
- 生态旅游环境监测系统被引量:14
- 2003年
- 建立生态旅游环境监测系统是对生态旅游区进行监测和管理,降低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主要探讨了生态旅游环境监测系统的建立过程及运作方式,即在专业研究人员主导下,当地居民和旅游者普遍、全过程参与,收集现场资料及文献资料,充分利用GIS,GPS,把所有数据以数字化方式加以整合,建立起旅游地环境信息系统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和解决问题。
- 尹贻梅刘正浩刘志高
-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监测系统可持续发展
- 基础设施引导型发展模式在非洲的实践及启示——以尼日利亚为例
- 2024年
-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基础设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引导性作用再度受到重视,地理学界出现“基础设施转向”。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升级带来的乘数效应具备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潜力,而非洲为实现这一愿景提供了极佳案例地。该文在梳理基础设施引导型发展模式在非洲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以尼日利亚为例,结合调研访谈等质性研究手段,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探讨尼日利亚基础设施发展实践,归纳其存在的困境和实践启示。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引导型发展模式能否在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成功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经济基础和制度环境,其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既为经济多元化和出口型产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性条件,同时也依赖后者的蓬勃发展为其高效运转注入新资源、新要素,实现二者良性循环;推进基础设施引导型发展模式需要高度重视经济条件的基础性作用和制度环境的保障性作用。包容性全球化理念为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引导型发展模式提供了新语境和新期待,而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已经成为当前基础设施引导型发展模式的新形态。
- 刘志高贺婉钰张海朋
- 关键词:基础设施规划经济基础制度环境
- 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被引量:222
- 2011年
- 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定性的角度探讨产业转移的类型、动因、模式、效应等,而对产业转移的定量测算却少有研究。本文在严格界定产业转移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定量测算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方法,并结合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1997—2007年区域间产业转移。结果发现,中国产业转移具有明显"北上"特征,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明显。受消费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影响,消费带动下的产业转移表现为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而在出口带动下,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需求增加,导致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资源型产业转移,但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还在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因此,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仍是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 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
- 关键词:产业转移
- 基于全球视野的地方产业集群战略反思被引量:6
- 2004年
- 产业集群战略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已被广泛认识,但其自身存在的一些内在不足,将使有些地区不能成功地实施集群战略。本地知识资源不充分难以保证创新的持续,集群过度专业化和地理临近性有可能导致本地网络失灵,同时,后发地区实施集群战略时面临着四大困境。区域发展政策应该致力于实现外部联系与本地创新的互动,资源、已有实力和新增能力之间的互动,并保持制度稳定和制度创新之间平衡。同时,还应注意,集群政策并不是对所有地区都适用。
- 尹贻梅刘志高陆玉麒
- 关键词:产业集群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南边境地区制度与产业协同演化研究——以云南勐腊为例被引量:10
- 2022年
- 边境地区发展是新时期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门议题,其产业演化深受地缘政治、国家和区域政策、本地发展、跨境交流等多元要素影响。本文在借鉴演化经济地理中制度演化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开放发展视角下边境地区制度与产业协同演化的分析框架,并运用该分析框架剖析了边境地区制度与产业演化的动态过程、行为主体逻辑和开放发展的演化过程。本文选取了中老边境门户城市——云南西双版纳的勐腊作为案例区域,揭示了其不同阶段开放导向下制度与产业协同演化的四个模式,即层叠、转化、转变和替代。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深化开放导向下的“制度转化”与“良性层叠”将进一步强化勐腊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合作节点地位。这种双向开放导向下的边境地区多重制度与产业协同演化路径模式,有助于深化和丰富边境地区、区域产业演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宋涛孙曼刘志高
- 关键词:边境地区
- 电影主题公园与产业集群发展的迷失与升级之路——兼评长影世纪城的发展模态被引量:5
- 2009年
- 电影主题公园是电影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电影后产品"开发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国电影主题公园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尚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目前又面临国际品牌纷纷着陆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必须与影片创作、摄制、营销、推广等环节一起构建电影产业链,并与提供旅游服务的相关企业联动,向电影产业集群升级。
- 尹贻梅刘志高
- 关键词:电影产业主题公园产业集群发展模态迷失电影后产品
- 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40
- 2011年
-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可以用"以任务带学科"来概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派"经济地理学。近年来,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突出特点表现为:规划导向、综合导向、"区域主义"、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愈来愈普遍、国际化趋势明显。在研究方向上,除了传统优势领域得到强化外,出现了若干新的研究方向,包括功能区划分、能源与碳排放、全球化与外资外贸、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以及农区地理与农户区位研究等。在人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新因素与新格局,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全球化、跨国公司及外资,交通运输地理与空间组织,资源型城市及老工业城市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海洋经济地理,地域空间规划方法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在国家重大地域空间规划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包括主体功能区划、东北振兴规划、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部崛起规划、资源枯竭型城市规划、生态区域建设规划,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规划。未来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既拥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理论总结和人才培养。
- 刘卫东金凤君张文忠贺灿飞刘志高
-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社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