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翔

作品数:29 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血吸虫
  • 23篇吸虫
  • 19篇血吸虫病
  • 19篇吸虫病
  • 19篇虫病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5篇血吸虫病流行
  • 5篇流行区
  • 5篇健康
  • 5篇健康教育
  • 4篇血吸虫病防治
  • 4篇血吸虫病流行...
  • 4篇鄱阳湖
  • 3篇地理信息
  • 3篇疫区
  • 3篇湖区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多聚
  • 2篇多聚酶

机构

  • 19篇复旦大学
  • 10篇上海医科大学
  • 4篇安徽省血吸虫...
  • 3篇江苏省血吸虫...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卫生部疾病控...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 1篇海门市疾病预...

作者

  • 29篇刘建翔
  • 18篇赵根明
  • 17篇姜庆五
  • 9篇韦建国
  • 6篇袁鸿昌
  • 5篇何纳
  • 3篇周艺彪
  • 3篇杨国静
  • 3篇汪天平
  • 3篇周晓农
  • 3篇赵琦
  • 3篇林涛
  • 2篇彭文祥
  • 2篇赵春琳
  • 2篇王克利
  • 2篇董恒进
  • 2篇林玉尊
  • 2篇姜庆伍
  • 2篇王海银
  • 2篇赵飞

传媒

  • 8篇中国血吸虫病...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4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6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及效果
1997年
刘建翔袁鸿昌姜庆五胡广汉林丹丹张绍基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血防知识病原学检查
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研究课题抽样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回顾
1997年
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江西、安徽两省的4个县的1000户家庭进行以往血吸虫感染史的调查,发现4个现场均为血吸虫病高度流行区,4个县的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处在8.3%~41.0%之间,且多数的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感染高峰为青壮年时期。现场居民的治疗药物主要来自于当地血吸虫病防治站,且各地间的药物费用有显著性差别。本文提出了今后的血防策略。
赵根明姜庆伍董恒进刘建翔王克利宁安吴维铎
关键词:血吸虫病农村
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疫水接触调查及再感染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通过对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接触疫水的定量调查及再感染影响因素的分析 ,确定血吸虫再感染的高危人群 ,为制定经济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江西省某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作为观察试区 ,定量调查居民接触疫水的方式和规律及再感染发生的情况 ,分析各种因素与发生再感染的关系。结果 成年男性以生产性接触疫水为主 ;成年女性生产性接触疫水和生活性接触疫水并重 ;青少年主要为生活性接触疫水 ,且暴露水平较低 ;该疫区的再感染年龄分布呈双峰型曲线分布 ;暴露强度与再感染发生有密切关系 :“易感组”平均年龄较“拮抗组”小 19 89岁。结论 湖沼型疫区不同人群接触疫水的特点不同 ,青少年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其行为改变 ,达到预防和控制血吸虫感染的目的 ;成人接触疫水多系生产性或生活必需的 ,要减少其疫水接触在现实中可能比较困难 ,应该加强个人防护。暴露强度是影响血吸虫再感染的重要因素 ,但可能存在着年龄依赖的对血吸虫再感染的获得性免疫力 ,因此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免疫、遗传及生理条件等。
顾弋安赵根明韦建国刘建翔林玉尊宁安
关键词:血吸虫病再感染流行病学
不同缺失值填充方法在全国血吸虫病监测资料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以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资料为数据来源,比较不同缺失值处理方法对模拟缺失值的处理结果 ,为确定适用于处理该资料缺失值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从资料中分别随机抽取10%、20%、30%、40%、50%的观测值作为假设缺失值,采用均值填充法、热平台填充法和多重填充法对模拟缺失值进行填充,分别从分布特征、准确度和精确度三个方面评价缺失值的填充效果。结果不同假设缺失比例下,三种填充方法填充后的结果与原始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重填充方法填充后结果精确度较好且分布特征与原始值符合度最好。结论多重填充技术较为适合处理该资料中缺失比例较少的缺失值。
赵飞张志杰刘建翔王海银周艺彪彭文祥赵根明姜庆五
关键词:血吸虫病疾病监测缺失值
快速评价湖沼型地区血吸虫病感染率方法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批质量保证性抽样(LQAS)方法在评价血吸虫感染方面的作用。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湖南、江西、安徽等省1989年全国血吸虫病抽样数据,根据LQAS的原理,确定显著性水平和最佳特征值。在此基础上,对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纵向评价。结果将显著性水平定为0.05和特征值定为2时,根据LQAS所得的感染率水平与实际观察值较为一致,并据此对江西蓼南等6个不同程度的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纵向评价,发现此抽样方法在中、高度血吸虫病流行区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LQAS方法在评价血吸虫病感染率水平方面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赵根明何纳刘建翔姜庆五韦建国宁安张绍基袁鸿昌
关键词:血吸虫病感染率
鄱阳湖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短期健康教育的效果被引量:10
1997年
目的 :研究和探讨血吸虫病防治中健康教育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选择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鄱阳湖某洲垸型疫区村居民为研究对象 ,开展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的短期健康教育宣传 ,从居民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接触疫水行为和血吸虫感染率三方面分析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短期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居民的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和对血吸虫病危害的认识 ,居民生活性和娱乐性接触疫水频率也有所降低 ,但居民接触疫水的行为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化疗后再感染严重。结论 :短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居民对防治血吸虫病的认识 ,减少女性人群接触疫水的频率 ,使女性感染率下降。但由于男性人群捕鱼频率高 ,故治疗后再感染严重。
刘建翔袁鸿昌黄敬亨张绍基胡广汉林丹丹姜庆五
关键词: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流行病学鄱阳湖
湖区草滩钉螺的分布及统计方法的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对湖滩钉螺分布的正态性进行讨论,提出适当的统计学方法供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参考。方法 1997年3月 10日和4月16日连续两次调查钉螺,计算框内活螺数,对其分布特性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本次调查显示每框活螺数不符合正态分布,对其观察值进行对数转换后,其标准差小于均数,偏峰值减小,几何均值与中位数接近,经 Shapiro-wilk检验,对数转换后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结论在计算活螺密度时,应将观察值进行对数转换,以几何活螺密度表示。
姜庆五郑英杰刘建翔赵根明陈秀伦钟久河
关键词:血吸虫病湖沼地区灭钉螺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重复序列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索日本血吸虫基因组内是否存在DNA重复序列。方法 分别根据曼氏血吸虫基因组特异的DNA重复序列单位Sm1- 7和埃及血吸虫基因组特异的DNA重复序列单位TheDraIRepeat设计并合成了寡核苷酸引物 ,然后以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 ,用自备的多达 12种的反应缓冲液进行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优化扩增。结果 分别成功地从日本血吸虫基因组中扩增出与曼氏血吸虫基因组“特异的”DNA重复序列单位Sm1- 7和埃及血吸虫基因组“特异的”DNA重复序列单位TheDraIRepeat同源的DNA重复序列。PCR反应提示该两种重复序列在日本血吸虫基因组内的拷贝数均较低。同时 ,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表现出较好的同源性。结论 日本血吸虫基因组内可能存在着长度为 12 1bp的DNA重复序列 。
何纳姜庆五赵根明刘建翔韦建国赵春琳Joseph Hamburger
关键词:多聚酶链式反应DNA重复序列血吸虫基因组
非典型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赵根明姜庆五蔡全才赵琦刘建翔周艺彪
该课题于2003年6月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的立项支持开展“非典型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传播规律的研究,旨在提出有效的控制该病的策略和措施。  该研究对2003年SARS流行期间在太原市发生的SARS病例进行...
关键词:
关键词:非典型性肺炎
湖区日本血吸虫病防治中的健康教育策略与评价
刘建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