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阳
- 作品数:50 被引量:205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治疗老年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74例年龄≥75岁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证实在大脑中动脉的范围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患者入院后前3 d每日分别给予rhEPO或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第1、3、7、20和30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变化,ELISA法检测损伤标记物S100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第20、30天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5);第20天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46.5±32.3)cm^3 vs(89.6±68.9)cm^3,P<0.01];第3、7和20天血清S100B水平明显下降[(1.45±0.25)μg/L vs(1.58±0.13)μg/L,(1.41±0.20)μg/L vs(1.69±0.15)μg/L,(0.38±0.14)μg/L vs(0.78±0.26)μg/L,P<0.01]。结论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静脉注射高剂量rhEPO治疗耐受性良好,并且可改善患者30 d后的临床预后。
- 张勇黄洪波杜万红刘小阳陈宏邢红专杨婧刘超胡罗建
-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卒中梗死大脑中动脉静脉内
- 丁苯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CRP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丁苯肽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治疗作用。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丁苯肽治疗组及常规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外周血标本,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第14天血清TNFα-、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第7、14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丁苯肽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有显著治疗作用。
- 刘小阳杜万红杨浩军张勇
-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C-反应蛋白
- 促红细胞生长素对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 杜万红张勇黄洪波肖创清刘小阳
- 146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临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本院146老年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梗塞发生的部位主要在基底节、内囊(56.8%),其次是侧脑室旁(21.9%);危险因素中,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依次排在前3位;有32例发生2次以上的腔隙性梗塞,即“再梗”;长期口服阿斯匹林者无1例发生“再梗”。结论控制血脂、血压、血糖,纠正心衰及心律失常是防治腔隙性脑梗塞的基础;阿斯匹林预防“再梗”疗效确切。
- 杨浩军杜万红刘小阳杨婧
- 关键词:脑梗塞
- 胺碘酮在老年人心房颤动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杜万红刘小阳李红英叶红莲王鲁湘钟迪明
- 关键词:胺碘酮老年人心房颤动药物治疗心律失常
- 电话心电图与普通心电图图形比较被引量:1
- 1999年
- 杜万红刘小阳丁迎春朱俐俐周伯琪
- 关键词:电话心电图心电图
- 促红细胞生长素对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衰(CHF)并贫血的患者,在促红细胞生长素(EPO)加铁剂治疗后,对心脏结构与功能及B型利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32例连续CHF并贫血(80g/L<血红蛋白<120g/L)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以随机方法分为...
- 杜万红张勇黄洪波肖创清刘小阳
- 关键词:充血性心衰贫血心脏结构促红细胞生长素
- 文献传递
- 沙库巴曲缬沙坦片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片对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的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09月本院收治的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沙库巴曲缬沙坦+黛力新)和对照组(B组,黛力新),观察24周比较两组受试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差异,并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LVEDD、LVESD、LVPW及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较B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较B组改善更明显。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片能更好的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水平,同时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 郑桃林刘小阳刘超罗嫩苗贾巧
- 关键词:心力衰竭抑郁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 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5年
- 本文对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参附治疗14~21d后QRS记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梗死面积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高,LPO显著降低、SOD明显升高(P均<0.01).认为参附注射液对防止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延展,对保护缺血心肌的损伤及心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 刘小阳杜万红杨浩军杨婧
-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急性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心功能
- 十两茶提取物对葡萄糖苷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及醛糖还原酶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湖南安化黑茶的主要品种十两茶水提物的体外降糖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试验、葡萄糖苷酶试验、醛糖还原酶试验比较十两茶与其他茶类(茯砖茶-9、茯砖茶-11、红茶、绿茶)的体外降糖作用。结果 5种茶叶水提物在体外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形成、葡萄糖苷酶以及醛糖还原酶活性,其中以十两茶作用为优。结论十两茶水提物对糖尿病相关酶具有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降糖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作用。
- 黄春桃杜万红刘仲华吴浩人刘小阳施兆鹏刘学武
- 关键词:黑茶葡萄糖苷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醛糖还原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