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年
- 作品数:15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IT时代日本企业管理的新变化
- 2001年
- 吴晓明刘小年范炜烽
- 关键词:IT时代企业管理电子商务
-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现状的系统分析被引量:11
- 2003年
-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虽已基本建立,但要素方面尚不规范,结构方面尚不完整,功能方面尚不系统。 应该逐步总结经验,加强法制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解决这些问题。
- 刘小年
-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考试内容
- 中国农民工的行为分析:政策过程的视角
- 1989年,“民工潮”在中国形成,农民工(本文中的农民工非特别说明,都是指的中国农民工)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到目前为止,研究的领域基本上局限于经济学、人口学与社会学等学科,在研究方法上也主要是一种实证研究,而且对...
- 刘小年
- 关键词:劳动力利益分配政治学分析
- 公共政策的人性基础
- 2004年
-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论述了人性对公共政策的基础作用,并以此对历史上已出现的公共政策进行分类,指出了公共政策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与出路。
- 刘小年范炜烽刘浩
- 关键词:公共政策人性思想历史类型
- 人性政治学研究
- 学术不能脱离创新,创新不能脱离时代的呼声。 人类开始进入知识时代,由此开启了全新的发展前景。这种发展,表现在学术活动上,从宏观来看,最重要的事实:一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基因工程将初步揭开生命的神秘面纱。另一个是...
- 刘小年
- 人性中的政治:关于政治定义研究的述评与新探索被引量:1
- 2005年
- 政治学的研究大致是从政治概念的建构开始的。当前国内学术界关于政治概念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关于政治的时间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职能与政治发展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政治哲学的人性观入手。本文围绕马克思对人的利益的论述展开研究,认为政治是人的利益分化的产物,是具有强制性、公共性、辩证性与系统性的利益现象。在历史上已经先后出现了阶级社会的政治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其未来是一种利益和谐的社会公共管理。这一定义,既把政治从其它社会利益现象中区分出来,又指出了政治发展的逻辑。
- 刘小年
- 关键词:人性
- 中国农民工的行为分析
- 刘小年
- 关键词:农民工公共政策
- 权力二重性研究
- 2001年
- 权力是一种控制或影响的关系 ,又是一种矛盾的关系 ,权力二重性是人类生存二重性在权力上的反映。权力二重性的根源在于人、自然、社会的矛盾运动中 ,在这一运动中 ,权力二重性不断变迁 ,导致权力性质发生了历史性飞跃。
- 刘小年范炜烽
- 关键词:权力
- 马克思利益观新解:人学的角度被引量:5
- 2004年
-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总和”的语义分析 ,认为马克思讲的利益是其主张的人的本质的内容。这可以从人性包含的个人、社会、自然之间的矛盾予以系统的理论证实。人性内因的七个要素是肉体、需要、认知、实践、活动、时间与空间。人学与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基石 ,由此可知生产力包含人、财产、知识等三个基本方面 ,知识取代财产支配社会是历史的必然性。
- 刘小年范炜烽
- 关键词:利益观
- 简论亨廷顿“政治秩序”的内在矛盾被引量:6
- 2001年
- 亨廷顿的“政治秩序”理论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这种矛盾主要体现为稳定与自由的矛盾、发达与发展的矛盾、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循环与进化的矛盾。亨廷顿“政治秩序”内在矛盾的形成主要有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两个方面的原因。
- 刘小年吴晓明
- 关键词:亨廷顿政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