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三

作品数:35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文化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广告
  • 5篇媒体
  • 3篇舆情
  • 2篇新媒体
  • 2篇新媒体环境
  • 2篇营销
  • 2篇媒体环境
  • 2篇话语
  • 2篇广告传播
  • 2篇非物质文化
  • 2篇非物质文化遗...
  • 2篇传承
  • 2篇一带一路
  • 1篇地方电视
  • 1篇地方电视台
  • 1篇电视
  • 1篇电视台
  • 1篇调适
  • 1篇动员
  • 1篇新媒体营销

机构

  • 34篇西藏民族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浙江财经大学

作者

  • 34篇刘小三
  • 2篇周德仓
  • 2篇王凤
  • 2篇李娜
  • 1篇曾洁
  • 1篇高全孝
  • 1篇陈红
  • 1篇王亮

传媒

  • 6篇西藏民族学院...
  • 4篇今传媒
  • 4篇新闻研究导刊
  • 3篇西藏民族大学...
  • 1篇商业时代
  • 1篇现代广告
  • 1篇新闻世界
  • 1篇新闻知识
  • 1篇当代传播
  • 1篇新闻爱好者
  • 1篇青年记者
  • 1篇新闻战线
  • 1篇出版发行研究
  • 1篇采写编
  • 1篇科技风
  • 1篇互联网天地
  • 1篇东南传播
  • 1篇新闻论坛
  • 1篇科技传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像与符号:涉藏纪录片中的西藏形象研究——以《西藏一年》《第三极》《喜马拉雅天梯》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影像传播已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西藏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塑造和传播良好的西藏形象,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视听符号角度出发,分析2008年以来涉藏纪录片关于西藏形象的视听文本中所塑造的西藏"视听形象",并挖掘其能够代表"西藏形象"的视听符号,进而探讨"西藏形象"外部建构者的主观性。
孙玉艳刘小三
关键词:影像
茶马古道报道“民族共同体”话语的隐喻架构研究
2023年
新闻媒体有关家国一体和民族大家庭共同体的想象建构,必须建立在社会整合和凝聚的现实感知之上,茶马古道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研究茶马古道报道中如何通过隐喻来建构“民族共同体”话语,将为中华民族认同找到源泉活水,为今后在建构媒介认同时提供相关的经验和方向。文章运用隐喻理论和语料库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近20年来西藏媒体刊发的茶马古道报道文本进行研究,发现新闻媒体叙事时主要运用家庭隐喻、人体隐喻、建筑隐喻和方位隐喻的手法来讲述茶马古道的故事,印证着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和同一家”“水乳交融”。上述隐喻共同构成生活场景的隐喻集群,在表层结构上,引导受众在日常状态中建构政治认知,使政治话语更容易被理解;在深层架构上,通过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观念、团结合作等价值观,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共同投身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事业,促使政治动员效果得以实现。二者相辅相成,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巩固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最后,文章认为今后茶马古道报道的传播应以“民族共同体”为中心,在丰富隐喻集群的场景组合的同时,拓展叙事的内容范畴。
李瑞刘小三
关键词:茶马古道民族共同体隐喻政治动员
对“为广告正名”的再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为广告正名"的声音一直不断,但时至今天,广告业的形象并没有多大改观,处境维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广告业未能得到社会认可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反思,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从根本上为广告正名,为广告业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刘小三
关键词:广告正名
广告传播中“离合”策略的运用
2007年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杜俊飞在其著作<弥漫的传播>中,引入了有关信息本身的先验演绎:在传播中起作用的不是经典信息论的所谓"信息量",而是强调信息效用的"信息质",即"离合"--信息游离与信息契合的比值(游离指信息文本中超出受众"经验范围"的部分;契合指信息文本中符合受众"经验范围"的部分).
刘小三
关键词:广告新闻传播离合信息效用先验演绎著作
2015年上半年西藏网络舆情分析报告被引量:8
2015年
西藏网络舆情检测分析在西藏网络化社会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对2015年上半年涉藏网络舆情检测具体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时期涉藏舆情在"PC端"、"两微一端"的具体呈现,总结了涉藏舆情的总体态势和特点,并就下一步的涉藏舆情工作提出参考建议。
袁建周德仓刘小三
关键词:网络舆情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话语权建构的实践创新被引量:16
2017年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流行话语之一。作为首倡者,四年多来,中国大力对外传播"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和内涵,通过一系列话语实践活动,逐步掌握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话语权。本文回顾总结了"一带一路"中国话语权建构的实践创新经验,指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要从合法化和公共化的理念、科学生动的传播方法和切实有效的行动三个维度来着力。
刘小三陈红
关键词:话语权
“一带一路”视域下西藏对外传播的着眼点与实现路径被引量:3
2016年
"一带一路"战略赋予了西藏新的角色和功能定位,也为西藏对外传播提供了重大机遇。在此背景下,西藏对外传播应着眼于西藏的文化"内核",以文化资源为本,开展多向度布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重"物质化实践"与"符号化表达"并举,以文化的商品化和商品的文化化作为实践路径,实现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协同传播,最终实现以文化为着眼点的西藏对外传播目标,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和国家的对外传播战略。
刘小三
关键词:一带一路着眼点
舆情消长与边疆社会稳定的内在逻辑、理论与操作路径——评《舆情消长与边疆社会稳定》
2017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明确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为边疆治理指明了方向。这表明,边疆社会的稳定,在国家的全面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各民族团结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刘小三
关键词:社会稳定边疆治理内在逻辑舆情
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媒体营销探析被引量:41
2014年
介绍了互联网思维与新媒体营销的概念。通过分析目前新媒体传播存在的问题,理清了互联网思维下新媒体营销的发展思路。提出系统化的营销思维实现新媒体营销的转向,建立可持续发展、协同联动的新媒体营销生态系统。
刘小三
关键词:新媒体营销生态系统
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形态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现在社会,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信息接收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传播环境导致的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和人们的需求,最终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受众也越来越少,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后继无人和经济窘迫等诸多问题。那么,如何利用新媒体这一世界语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应时代审美和需求的保护与传播,这将是本文着重研究的问题。
王凤刘小三李娜
关键词: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