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呆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性痴呆
  • 2篇血管性痴呆病...
  • 2篇脑CT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分裂症
  • 2篇阿尔茨海默病
  • 2篇CT
  • 2篇病人
  • 2篇痴呆
  • 2篇痴呆病
  • 2篇痴呆病人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血肿
  • 1篇延误诊治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机构

  • 8篇济宁市精神病...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刘宜东
  • 3篇曾昭祥
  • 2篇郑灿明
  • 2篇宋光云
  • 2篇刘军波
  • 1篇丁福忠
  • 1篇李志成
  • 1篇郭勇
  • 1篇常秀玲
  • 1篇李明
  • 1篇付华
  • 1篇张龚
  • 1篇李大臣
  • 1篇李遵清
  • 1篇陈成雨
  • 1篇孙秀娟
  • 1篇赵相立
  • 1篇崔爱环
  • 1篇杜芳
  • 1篇高剑英

传媒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功能性和立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6
  • 1篇199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病人临床特点及脑CT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比较阿尔茨海默病 (AD)与血管性痴呆 (VD)病人的临床特点及脑CT表现。方法 根据ICD- 10诊断标准 ,对 2 3例AD和 2 7例VD病人的临床及颅脑CT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1)AD病人多起病缓慢 ,而VD病人起病多较急 ;AD病人的认知功能减退常常累及多个方面 ,而VD病人以记忆力和计算力减退为主 ;AD病人的非认知功能常常受影响 ,而VD病人的非认知功能受累较少。 (2 )AD病人的两脉络球间距离与侧脑室体部间最大外径之商和头颅内横径与侧脑室体部间最大外径之商均明显较VD为小 (P <0 0 1) ;第三脑室和外侧裂最大宽度则明显较VD为大 (P <0 0 1)。结论 根据两种疾病的不同临床特点及脑CT表现检查有助于AD及V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刘宜东曾昭祥张龚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CT
家庭暴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家庭暴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影响,旨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进行预防和干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暴力调查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8例遭受家庭暴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组)进行评估,并与52例未遭受家庭暴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非暴力组)进行比较。结果暴力组冲动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暴力组(P<0.01);暴力组消极应对方式及EPQ的神经质、精神质评分显著高于非暴力组;两组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遭受家庭暴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冲动行为高、精神质和不稳定个性,面对压力情景时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其社会支持缺乏,应采取合理措施加以预防。
孙秀娟曾昭祥刘宜东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庭暴力冲动行为家庭支持
系统性干预改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改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干预措施。方法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性社会心理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进行为期8周的以健康教育、行为矫治、心理干预和文体娱乐活动为形式的系统性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综合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前,SANS、IPROS评分,2组差异无显著性[(60.42±20.83)分,(64.47±29.45)分;(36.81±10.47)分,(36.67±10.84)分;P〉0.05];治疗后,IPROS、SANS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43.68±20.11)分,(61.37±29.43)分;(18.09±7.60)分,(26.62±13.48)分;P〈0.01]。结论以健康教育、行为矫治、心理干预和文体娱乐活动为形式的系统性干预措施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其康复。
宋光云刘宜东李遵清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阴性症状
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延误诊治20例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刘宜东刘军波
关键词:外伤后延误诊治迟发性颅内血肿头颅CT检查脑外伤头部外伤
认知领悟疗法对强迫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认知领悟疗法对强迫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7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在维持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实施认知领悟疗法为主的心理治疗,为期1年;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不作其他特殊干预,为期1年。干预6w、半年、1年后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DSS)、治疗依从性对病人进行疗效评估,了解其治疗效果。结果1年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疗效好、服药依从性高、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认知领悟疗法能减轻病人的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宋光云刘宜东付华
关键词:强迫症认知领悟疗法治疗依从性
78例脑囊虫病非典型CT征象分析被引量:4
1996年
本文总结78例非典型CT征象的脑囊虫病,并根据其临床特点,分为脑炎型(27例)、肉芽肿型(13例)、脓肿型(11例)、类多发梗塞型(10例)、脑室型和脑膜型(9例)、类脑瘤型(8例)。并就各型CT征象及其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探讨。
刘军波刘宜东崔爱环杜芳郑灿明张运波高剑英郭勇赵相立李明
关键词:脑囊虫病CT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病人的脑CT及镜像书写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病人的脑CT及镜像书写。方法 采用经线测定法对29例AD及32例VD病人的脑CT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对全数病例进行了利手、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Hachinski缺血量表及总体衰退量表测定,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草案)中书写部分进行检查,并将所得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①AD组病人的两脉络球间距离与侧脑室体部间最大外经之商和头颅内横经与侧脑室体部间最大外经之商均值均明显较VD组病人为小(P<0 .01 )。第三脑室和外侧裂最大宽度则明显较VD组病人为大(P<0 .01)。②AD组病人的镜像书写发生率为48 .3%,明显低于VD组病人的78. 1% (P<0 .05 );而镜像书写分度为(5. 71±3 .69),明显高于VD组病人的(3 .78±3.14) (P<0 .05)。结论 AD及VD病人的脑CT及镜像书写各有其特点,可有助于两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
曾昭祥刘宜东李志成李大臣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CT镜像书写
帕金森氏综合征脑室大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附32例结果分析)
1992年
本文通过对32例帕金森氏综合征脑室造影与临床疗效分析,认为第三脑室的扩大对脑立体定向手术有明显的影响,而侧脑室的扩大对其没有明显影响,术中进行脑室造影分析,有助于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
郑灿明张希之刘宜东丁福忠陈成雨常秀玲
关键词:疗效震颤性麻痹脑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