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杉
- 作品数:82 被引量:159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具有不同C反应蛋白基因(+1059G>C)的牙周炎患者对牙周基础治疗的反应性
- 2013年
- 目的:评估携带不同C反应蛋白(+1059G>C)基因患者对牙周基础治疗的反应性。方法:选取新疆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43例,根据C反应蛋白(+1059G>C)基因分型。其中GG型37例,GC型4例,CC型2例,在口腔局部麻醉下接受完整的牙周龈上洁治和和龈下刮治手术。分别对治疗当日(基础浓度),治疗后第1天、第7天的C反应蛋白(CRP)血液浓度检测。根据患者携带CRP(+1059G>C)基因类型和其CRP血液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第1天和第7天,CRP血液浓度在GG型和GC+CC型之间有差异(P<0.05);CRP血液浓度在GG型和CC型之间有差异(P<0.05)。结论:在同等的牙周手术刺激下,CRP基因CC型相对于GG型上调CRP水平不显著,与体内低水平CRP相关,可能是预防冠心病的基因。
- 孙大磊李伯琦刘奕杉钟良军
-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
- 年轻恒牙釉质脱矿与再矿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研究氟化钠、氟保护剂、氟微量元素矿化液3种氟制剂对年轻恒牙早期釉质龋表层下脱矿的再矿化作用。方法:初萌于口腔的正畸减数拔除的双尖牙60颗,置乳酸凝胶中形成人工釉质龋,将釉质脱矿的年轻恒牙随机分成3组,每组20颗牙,每组中的每颗牙沿近远中纵向剖开,一半为实验牙面,一半为对照牙面。3组实验牙面分别用氟化钠、氟保护剂、氟微量元素矿化液处理,对照牙面用去离子水。显微硬度测试仪测定釉质的显微硬度值(KHN)。结果:3种氟制剂均使脱矿的牙釉质KHN升高,与对照牙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微量元素矿化液作用后牙釉质KHN升高最明显,与氟化钠、氟保护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氟化钠与氟保护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氟制剂均可促进年轻恒牙脱矿釉质的再矿化,其中氟微量元素矿化液作用最强。
- 赵今李卫新刘奕杉曹瑛
- 关键词:年轻恒牙氟制剂釉质龋再矿化
- 商誉减值问题研究
- 随着近几年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驱动,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并购数量的持续增长使得企业账面商誉在财务报表中的比重越来越高。随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我国于2007年实施新会计准则,使用减值测试...
- 刘奕杉
- 关键词:会计准则商誉减值盈余管理
- 根管充填质量与临床疗效观察
- 2008年
- 目的:对试尖后根管充填患牙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06~2007年完成的根管充填病例共486个患牙X线片及临床资料,按试尖与未试尖分成实验组263个牙和对照组223个牙,通过对比充填内1周疼痛发生率观察两组根管充填质量。结果:①实验组和对照组恰填、超填和欠填率分别为88.97%和72.65%、4.18%和15.25%及6.84%和12.11%。恰填率和超填率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实验组和对照组无痛率、可自愈疼痛率和非自愈疼痛率分别为90.11%和79.82%、9.13%和14.80%及1.14%和4.93%。无痛率和非自愈疼痛率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两组恰填率与无痛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试尖可明显提高根管充填质量,提高近期临床治疗效果。
- 刘奕杉钟良军戴永刚吴佩玲潘旭李志强
- 关键词:试尖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口腔健康 及口腔健康管理
- 2024年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患病儿童大多表现出口腔健康受损、龋齿风险高、龋齿相关因素改变和口腔菌群失调,牙周炎状况和口腔粘膜炎明显更高。与健康儿童相比,ALL儿童的牙齿形态紊乱更为常见。在ALL患儿中,由于小牙群引起的错咬合也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近年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和预后已有显著的提高,但该病及其治疗措施可导致多种口腔并发症,影响进一步治疗,对患儿影响大,不利于疾病的控制。维持口腔健康状态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受到了诸多的关注,为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本文围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健康管理作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 蓝岚刘奕杉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白血病口腔护理口腔病变口腔感染
- 小鼠牙髓干细胞同种异体移植后体内免疫反应初探
- 2017年
- 目的:初步探究小鼠牙髓干细胞同种异体移植后的全身免疫反应。方法:牙髓干细胞分离获得自C57BL/6小鼠牙髓组织,培养至第3代,与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复合培养形成复合物,扫描电镜观察其生长黏附情况。40只4周龄的C57BL/6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将复合物移植入上背部皮下,对照组将纳米羟基磷灰石植入上背部皮下,术后均使用外科方法严密缝合创口。两组动物术后均观察4周、6周处死,分离脾脏,制成脾淋巴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的值。结果:牙髓干细胞在体外与纳米羟基磷灰石结合良好;免疫组化染色实验组4周、6周均可见牙本质涎蛋白(dentin sialoprotein,DSP)阳性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4周、6周CD4+/CD8+值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牙髓干细胞同种异体移植后,尚不能够引起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其在体内仍具有低免疫原性,有望成为组织工程同种异体种子细胞来源。
- 张苗李伯琦郑丽珠刘奕杉
- 关键词:牙髓干细胞同种异体
- Hall技术治疗乳磨牙龋病效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系统评价Hall技术治疗乳磨牙龋病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PubMed、Embase,检索时限是建立数据库至2021年5月。经过筛选文献、质量评估和提取资料,最终分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结果共纳入14个RCT,包括1169例患者,2021颗牙齿。Meta分析结果显示:Hall技术治疗乳磨牙龋病的成功率和传统预成冠相当(P=0.52),比充填治疗效率高(P<0.01),Hall技术治疗时间较传统预成冠短(P<0.01),和充填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应用Hall技术治疗的患儿面部疼痛表现较传统预成冠轻(P<0.05),和充填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相比Hall技术患儿更配合传统预成冠的治疗(P<0.01),与充填治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结论现有证据显示,Hall技术治疗乳磨牙龋病临床有效率更高,且医生患儿对治疗的反应好,但受纳入研究数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研究予以验证。
- 王梦琪王丽萍盛丽张蓓刘奕杉
- 关键词:金属预成冠乳磨牙龋病META分析
- 新疆地区汉、维两民族口腔扁平苔藓患者HLA Ⅱ-DRB1等位基因的检测与比较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对新疆地区汉、维两民族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与分析。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34例汉族、14例维吾尔族OLP患者和123例汉族、42例维吾尔族正常对照进行HLAⅡ-DRB1等位基因表现频率的检测,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进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汉族OLP组HLAⅡ-DRB1*11等位基因表现频率(23.53%)高于正常对照组(9.76%),HLAⅡ-DRB1*12等位基因表现频率(5.88%)低于正常对照组(22.76%),P<0.05。维吾尔族OLP组HLAⅡ-DRB1*14等位基因表现频率(50.0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9.52%),P<0.05。结论:HLAⅡ-DRB1*11等位基因可能与新疆地区汉族人群OLP患者易感性相关;HLAⅡ-DRB1*12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汉族OLP患者的保护基因;HLAⅡ-DRB1*14等位基因可能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OLP患者易感性有关。
- 凌彬龚忠诚刘奕杉林兆全王善征王星
-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维吾尔族
- OPG及OPGL在牙胚细胞体外培养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6年
- 目的:探究OPG及OPGL在牙胚细胞中的表达机制及意义。方法 :采集SD幼鼠的牙胚组织,采用全组织贴壁法培养,免疫组化法检测OPG及OPGL表达。结果及结论:体外培养第3代牙胚组织细胞,均表达OPG及OPGL蛋白,表明在牙胚组织发育过程中,OPG及OPGL参与调控牙体软硬组织发育、成熟及牙齿萌出。
- 王琪李伯琦王丽萍刘奕杉
- 关键词: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
- E-cad和CD44v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E-cad和CD44v6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颌面部鳞癌病理分级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抗生蛋白链菌素-生物素标记染色技术,对54例口腔颌面部鳞癌组织和15例口腔颌面部正常组织进行E-cad和CD44v6表达的检测。结果口腔鳞癌组织E-cad阳性表达率(50.00%)低于口腔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86.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随鳞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鳞癌原发灶与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比较,前者E-cad阳性表达率(21.43%)低于后者(60.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的表达与CD44v6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E-cad的低表达与口腔颌面部鳞癌病理分级和转移关系密切。CD44v6在低分化鳞癌组织中低表达。E-cad与CD44v6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口腔鳞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参考指标。
- 刘奕杉凌彬马旭东王善征林兆全刘耕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鳞癌黏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