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喜
- 作品数:36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经济转型与集体主义观念的发展被引量:1
- 2004年
- 与经济体制从传统向现代的发展相适应 ,集体主义观念也应该从传统发展到现代。应该从否定个人利益和价值的片面的集体主义 ,发展到肯定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全面的集体主义 ;从局限于狭隘群体的狭隘封闭的集体主义 ,发展到超越狭隘群体的普遍的开放的集体主义 ;从缺少“守法”规范的与法分离的集体主义 ,发展到以“守法”规范为基础的合法的集体主义。目前人们所倡导和建立的集体主义 ,不是传统的集体主义 ,而是现代的集体主义。
- 刘天喜梁军涛梁艳阳黄柳丹
- 关键词:集体主义
- 论集体主义的现代涵义被引量:2
- 2004年
- 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我国目前倡导的集体主义是现代集体主义。与改革开放前的传统集体主义相比,现代 集体主义是肯定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全面集体主义,是超越狭隘群体的普遍开放的集体主义,是以"守法"规范为基础的合法的集体主义。
- 刘天喜王报换
-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平等关系被引量:1
- 2004年
- 平等关系不仅存在于公民之间,而且存在于公民与政府之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与政府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将导致市场分配和政府再分配的不公平。能否正确处理公民个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南江波刘天喜
- 关键词:公民政府公平
- 关于法家道德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 2006年
- 关于法家的道德思想,本文认为:第一,法家是讲道德的。通过公利,法家把法与善、法与道德统一起来,认为法是善的体现和保证,守法就是守德。第二,法家道德思想的核心和特征是守法。以守法为基础,法家论述道德内容与道德层次,以守法为核心把法家道德思想与儒家道德思想区别开来。第三,法家道德思想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价值。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道德建设都要求建立守法道德,而以守法道德为中心的法家道德思想的深入研究就十分必要。
- 刘天喜冯静
- 关键词:法家道德守法
- 工业是人的发展——《评李斯特》一文的核心思想与理论创新
- 2019年
- 《评李斯特》一文中“工业是人的发展”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是,大多数研究者却不重视对该思想的研究。《评李斯特》中“工业是人的发展”思想尽管还不完善,但它的提出和论述,既是对青年马克思实践理论的创新,也是对青年马克思的历史观、经济学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创新,是马克思以物质生产为基础建构新理论、批判旧理论的开端,是理解和把握《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创新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质的基础。
- 刘天喜刘嘉
- 关键词:历史基础
-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整体性
- 2014年
- 近代理论的整体性,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市民社会"、以"自然与历史的对立"为前提的整体性。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近代理论整体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把自然与历史统一起来,建立了以物质生产方式与人的主体能动性、物质关系与历史发展、实证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统一为内容的理论整体性。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没有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特征和实质。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
- 刘天喜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
- 从前提出发的近代历史观内涵与性质新探
- 2017年
- 对近代理论的研究和把握,直接影响着对当代社会理论和发展道路的认识和评价,也关乎着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可是,在当代的有关研究中,存在着一种忽视前提的倾向,即离开前提只从理论视角、主题及观点等方面阐释近代历史观的内涵、性质、作用及发展,从而导致了近代理论认识上的片面性。该文提出了一种从前提出发的研究方法,并针对当代的有关研究,从近代理论的前提出发,对近代历史观的内涵和性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 刘天喜张岩冰
- 市场经济的形成:人的社会性与个性分离的过程被引量:1
- 2000年
- 市场经济的形成过程可以划分为物物交换、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三个阶段。在物物交换阶段 ,人的社会性与个性从同一开始了分离 ;在商品流通阶段 ,人的社会性与个性在形式上完成了分离 ;在资本流通阶段 ,人的社会性与个性从形式到内容出现了全面的分离。因此 。
- 刘天喜
- 关键词:社会性市场经济物物交换资本流通
- 论交往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特点与地位
- 1998年
- 刘天喜
- 关键词:市场经济社会交往活动交往主体社会劳动
- 走向科学的社会政策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政策理念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科学的社会政策就是合乎其本质和功能的社会政策。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仅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待社会政策,这时的社会政策理念是片面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以来,尤其是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突出社会建设和社会政策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在社会政策的对象、目标、模式、地位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我国当前的社会政策,虽然不都是科学合理的,但已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正在走向科学的社会政策时代。
- 刘天喜曹典顺
- 关键词:社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