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阳
- 作品数:30 被引量:134H指数:7
-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 心脏康复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大量研究已证实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能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随着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发展心脏康复是必然趋势。本文就心脏康复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各类型冠心病的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同时期待更多的研究为心脏康复提供循证依据,推动心脏康复事业发展。
- 卓泽玮徐新刘向阳
- 关键词:冠心病心脏康复
-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386例住院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后,分为心律失常组(n=217)及非心律失常组(n=169),检测患者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尿酸、baPWV及踝臂指数(ABI)等指标,并对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另将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单一心律失常亚组及两种以上心律失常亚组,并对两亚组患者baPWV、ABI进行比较。结果心律失常组在年龄、总胆固醇、baPWV等方面与非心律失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年龄因素后,心律失常组与非心律失常组baPWV差异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单一心律失常亚组及两种以上心律失常亚组baPWV差异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AB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baPWV增加,而ABI变化不明显。
- 范文茂徐新胡秀莲唐良秋张社兵刘向阳陈宝峰陈韶林
- 关键词:心律失常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患者踝臂指数、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背景踝臂指数(ABI)可预测冠状动脉狭窄,心率变异性(HRV)降低与冠心病(CHD)的进展有关,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但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目的分析Lp-PLA2与CHD患者ABI、HRV的相关性,并分析Lp-PLA2对CHD患者ABI及HRV异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1月汕头大学附属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的非CHD患者292例作为A组,同期确诊的CHD患者389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血脂指标及ABI、HRV;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偏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Lp-PLA2对CHD患者ABI及HRV异常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两组患者高血压病史、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 (Apo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年龄、有2型糖尿病病史者所占比例、同型半胱氨酸(Hcy)、Lp-PLA2、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 (a)]高于A组,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 (Apo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BI及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低于A组(P<0.05)。(2) Lp-PLA2未进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Pearson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BI与CHD (r=-0.147)、Hcy (r=-0.082)呈负相关,与BMI (r=0.119)、SDNN (r=0.157)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BI与CHD (β=-0.50)和Hcy (β=-0.01)呈负相关,与BMI (β=0.004)和SDNN (β=0.001)呈正相关(P<0.05)。(3)Pearson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DNN与Lp-PLA2 (r=-0.098)、hs-CRP (r=-0.123)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DNN与CHD患者LP-PLA2 (β=-0.040)、hs-CRP (β=-4.388)负相关,与ABI (β=43.301)呈正相关(P<0.05)。(4)ROC曲线显示,Lp-PLA2预测CHD患者ABI异常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583[95%CI(0.480,0.687)],灵敏度为0.84、特异度为0.38;Lp-PLA2预测CHD患者SDNN异常的AUC为0.656[95%CI(0.600,0.712)],
- 刘向阳李爱华唐良秋
- 关键词:冠心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踝臂指数心率变异性
-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1例非冠心病患者及52例冠心病患者,完成动态心电图,选时域指标中SDANN代表HRV,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量NT-proBNP,分析HRV与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其HRV降低[(93.27±25.05)ms比(103.00±24.15)ms],而NTproBNP升高[(283.56±518.76)pg/m L比(60.07±104.31)pg/m L],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并且HRV与NT-proBNP呈负相关(r=-0.202,t=-2.015,P=0.047)。结论冠心病患者HRV及NT-proBNP发生改变,同时HRV是NT-proBNP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 刘向阳唐良秋李爱华
- 关键词:冠心病心率变异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价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溶栓治疗后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趋势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发病后24h内入院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188例,根据患者最终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四组:A组(n=50):行急诊PCI治疗,住院期间第5~7d行第二次PCI治疗;B组(n=48):仅行急诊PCI治疗;C组(n=46):给予静脉溶栓治疗,住院期间第5~7d行择期PCI治疗;D组(n=44):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测量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根据患者入院24hNT-proBNP值,将患者分为:0~299pg/ml组、300~899pg/ml组及≥900pg/ml组,记录三组患者住院期间、随访半年内及1年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对PCI术后NT-proBNP水平与随访1年时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四组患者入院24hNT-proBNP水平均达峰值,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A、B两组比较,AMI后45d、半年、1年时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A、B组比较,入院后各时间点NT-proBNP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D两组比较,AMI后第11d、随访第45d、半年及1年时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水平0~299pg/ml、300~899pg/ml及≥900pg/ml三组患者住院期间、随访半年及1年时MACE发生率均呈递增趋势;其中0~299pg/ml组、300~899pg/ml组患者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此两组与≥900pg/ml组比较,MACE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时发生冠状动脉再狭窄患者各时间点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再狭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及溶栓治疗后近、中期预后及1年时冠状动脉再狭窄具有临床价值;急诊PCI及择期二次PCI对降低NT-proBNP水平优于溶栓治疗。
- 刘向阳唐良秋江志平张社兵肖雨雄何凤屏李爱华万槐斌范文茂陈宝峰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及心功能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及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2009年7月~2010年12月,发病后12 h内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94例,住院期间未行第2次PCI治疗者为A组(n=46),住院期间第5~7天行第2次PCI治疗者为B组(n=48);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AMI患者未行再灌注治疗者为C组(n=34);使用电化学发光测量不同时间NT-proBNP水平,同时测量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SD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B两组各时间点NT-proBNP水平较C组明显下降,LVEDD、LVSDV、LVEDV、LVEF在45 d及6个月时较C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NT-proBNP水平在45 d及6个月时与A组相比进一步下降,LVEDD、LVS-DV、LVEDV、LVEF测量值则进一步改善,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行PCI后NT-proBNP水平有显著下降趋势,且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患者心功能预测因子,后续的择期PCI治疗能进一步降低NT-proBNP及改善心功能。
- 刘向阳唐良秋江志平张社兵李爱华万槐斌范文茂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功能
- 血小板平均体积及D二聚体检测在肺栓塞的价值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联合血浆D二聚体(D-D)检测在肺栓塞(PE)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4名被确诊为PE的患者以及100名门诊体检对照者的MPV及D-D联合检测在PE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研究对PE组及对照组临床参数进行比较,发现吸烟比例、MPV及血浆D-D水平等PE组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PE中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及血浆D-D是PE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还对MPV及血浆D-D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比较,联合检测结果真阳性率(χ~2=38.18,P=0.031)、真阴性率(χ~2=56.02,P=0.012)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查中的MPV联合血浆D-D检测在PE中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PE筛选指标。
- 范文茂张社兵唐良秋刘向阳顾新元袁书国
- 关键词:肺栓塞血小板平均体积D二聚体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2年
-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2009年7月~2010年12月,发病后12 h内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AMI患者为A组(n=46例),住院期间行择期PCI治疗者为B组(n=42),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的AMI患者未行再灌注治疗者为C组(n=34);测量NT-proBNP,完善心脏彩超检查,记录三组患者半年内的心血管事件。结果 A组NT-proBNP在入院后较B、C组明显下降,B组NT-proBNP在心肌梗死第11天及以后较C组明显下降;心功能方面:A、B组,A、C组及B、C组在第45天及半年时差异明显;A、B、C三组心血管事件组间差异明显;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行急诊或择期PCI后NT-proBNP明显下降,能降低心血管事件,但急诊PCI优于择期PCI治疗;同时NT-proBNP水平可作为患者心功能预测因子。
- 刘向阳唐良秋江志平张社兵李爱华万槐斌范文茂陈宝峰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心功能心血管事件
- 基于有限元途径预测锂离子电池碰撞SOH 的方法
- 电动汽车在发生意外碰撞条件下,车载动力电池包容易受到局部挤压导致短路起火甚至爆炸,引发严重的安全性事故。为了保障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车载动力电池包在碰撞条件下的安全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动力电池包的碰撞安全性,在设...
- 刘向阳
- 关键词: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模型
- 血管收缩性药物外渗早期两种干预方法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管收缩性药物外渗早期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性选择2007年3月~2009年6月我院发生的及院外带入的血管收缩性药物外渗<2 h病例27例为实验组,2004年3月~2007年2月我院发生的及院外带入的血管收缩性药物外渗<2 h病例29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1%利多卡因10 ml加地塞米松5 mg封闭后用50%硫酸镁外敷,实验组采用1%利多卡因10 ml加地塞米松5 mg封闭后用95%乙醇田七粉浸泡液外敷。结果实验组肿胀消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并且进入水泡损伤期的病例比例明显减少。结论发生血管收缩性药物外渗早期采用1%利多卡因10 ml加地塞米松5 mg封闭后用95%乙醇田七粉浸泡液外敷优于采用1%利多卡因10 ml加地塞米松5 mg封闭后用50%硫酸镁外敷。
- 李文英刘向阳陈楠蒋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