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向阳

作品数:42 被引量:281H指数:9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2篇腰椎
  • 12篇椎间孔
  • 12篇骨折
  • 11篇椎间盘
  • 10篇疗效
  • 8篇融合术
  • 8篇入路
  • 8篇突出症
  • 8篇椎间盘突出
  • 8篇椎间盘突出症
  • 8篇椎体
  • 7篇腰椎间盘
  • 7篇手术
  • 7篇内固定
  • 6篇椎管
  • 5篇胸腰椎
  • 5篇腰椎间盘突出
  • 5篇腰椎间盘突出...
  • 5篇椎弓
  • 5篇椎弓根

机构

  • 40篇亳州市人民医...
  • 2篇安徽省毫州市...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42篇刘向阳
  • 30篇胡伟
  • 26篇吴建明
  • 13篇袁建华
  • 13篇邹明
  • 10篇巩陈
  • 7篇赵晖
  • 6篇梁西俊
  • 4篇张涛
  • 4篇赵辉
  • 2篇郭学德
  • 2篇张猛
  • 2篇刘建
  • 2篇宋财
  • 2篇马成才
  • 1篇王筱霞
  • 1篇邓哲
  • 1篇刘杰
  • 1篇夏玲霞
  • 1篇田浩然

传媒

  • 11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河北医学
  • 3篇淮海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0
  • 2篇199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策略选择与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中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 or dislocation,CSCIWFD)的临床特征、MRI表现、手术时机、方法和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2例中老年CSCIW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的时机不同分为3组:早期手术组(伤后72 h内进行手术治疗)17例、晚期手术组(伤后在72 h^3周内进行手术治疗)22例和延迟手术组(在伤后3周~3个月内进行手术治疗)13例。使用日本骨科学会颈脊髓功能(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评分法对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颈脊髓功能、运动情况进行评估。结果:52例中老年CSCIWFD患者随访时间5~33个月,平均时间(15.03±6.39)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早期手术组、晚期手术组和延迟手术组在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和ASIA运动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而3组JOA改善率和ASIA运动改善率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颈椎MRI诊断结果选择合适手术能够帮助CSCIWFD患者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并且手术时机(3个月内)与神经恢复没有明显关联。
张猛张猛胡伟胡伟刘向阳
关键词:颈椎脊髓损伤中老年手术时机核磁共振
微创附加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与传统开放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42例,其中微创经皮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微创组)18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传统组)24例。结果两组相比,微创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总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止痛药应用、术后切口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伤椎矢状位Cobb角、矢状位指数;伤椎自身成角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附加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与开放性手术相当。
刘向阳胡伟吴建明巩陈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微创
颈椎后路成形术保留C_7韧带复合体的术后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讨论保留C7棘突上肌肉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否可以延迟和降低轴性症状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节段为C3-6(A组,24例)和C3-7(B组,25例)的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年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颈椎活动度改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初始VAS评分、轴性疼痛术后出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C7棘突上肌肉韧带复合体与传统C3-7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相比,不影响神经功能恢复和颈椎活动度,且可以降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初始轴性症状疼痛程度,并可以延迟轴性症状发生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赵辉邹明胡伟袁建华刘向阳吴建明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轴性症状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MSU 3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估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MSU 3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06诊治的46例MSU 3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采用PELD治疗(PELD组),23例采用TLIF治疗(TLIF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VAS评分与ODI指数,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优良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PELD组出现1例双下肢放射痛,2例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TLIF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PELD组疼痛VAS评分较TLIF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PELD组ODI指数较TLIF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治疗MSU 3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解除神经压迫,减轻下肢疼痛,同时较TLIF相比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张涛巩陈周志化邹明刘向阳吴建明胡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全膝关节置换中采用测量截骨与间隙平衡技术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多用来治疗膝骨关节病变,术中截骨方法主要有测量截骨技术与间隙平衡技术,通过合理截骨能确保假体植入的稳定性,提升预后效果。目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采用测量截骨与间隙平衡技术的临床疗效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方法:76例原发性骨关节炎病例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38例,其中对照组术中采用测量截骨技术,试验组采用间隙平衡技术,对两组术中指标及置换后1年的预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置换后3 d,采用间隙平衡技术的试验组股骨远端截骨量明显多于采用测量截骨技术的对照组,聚乙烯衬垫厚度大于对照组(P <0.05)。置换后3 d,试验组较对照组膝关节稳定性及屈膝90°股胫角改善更佳(P <0.05);置换后3 d,对照组与试验组下肢力量与小腿解剖轴线夹角的优良率分别为47%及61%(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见假体松动病例,其他不良反应亦无比较差异(P> 0.05)。随访1年后试验组目测类比评分、WOMAC疼痛评分显著降低,KSS功能明显提高(P <0.05)。结果证实,间隙平衡技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时,临床症状指标及预后改善较测量截骨组更加明显。
吴建明胡伟刘向阳赵晖
关键词:膝关节病变全膝关节置换假体疼痛评分
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选择性减压植骨内固定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采用前路单个椎体次全切除联合单个间隙减压(选择性减压)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椎前路选择性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31例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于影像学上压迫较重的节段选择单椎体次全切除及上下椎间盘切除,压迫较轻的节段行单间隙减压。结果 31例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明显提高,改善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Odom临床效果分级,优良率85%。结论选择性节段减压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彻底,术后患者手术节段均获得了融合,手术节段高度无明显丢失,恢复的颈椎生理曲度无丢失,恢复了颈椎稳定性,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满意,此手术是目前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胡伟袁建华刘向阳赵辉吴建明巩陈
关键词:椎体次全切除
非透视下闭合穿“V”形钉治疗胫腓骨骨折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报告非透视下闭合穿“V”形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方法:“V”形钉两端适当向前折弯,经胫骨结节上方斜坡入路,保持“V”形钉与胫骨嵴一致,整复骨折后在非透视下将钉打入。1994~1998年,用此法治疗胫腓骨骨折35例,上1/3,8例,中1/3,14例,下1/3,13例;结果:34例闭合穿钉成功,1例由于肢体肿胀和软组织嵌入骨折片间而切开复位。随访~5年,骨折均在3个月内愈合,无断钉、弯钉情况,无膝痛症状;结论:非透视下闭合穿“V”形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操作易,创伤小,疗效好,避免了X线对人体的损伤,对手术室无“C”臂X光机设备的医院更为实用。
袁建华刘建刘向阳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
3D打印技术辅助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06诊治的37例退行性腰椎侧弯,22例采用较3D打印椎弓根定位-定向导板辅助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15例采用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置钉时间、穿刺次数、末次随访置钉优良率与椎弓根钉松动率。结果3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且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观察组置钉时间较对照组短,穿刺次数较对照组少,末次随访时弓根钉置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椎弓根钉松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椎弓根定位-定向导板辅助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可以提高椎弓根钉置入的准确度,节约置钉时间,减少术中椎弓根钉穿刺次数,提高置钉优良率,减少术后螺钉松动率。
赵晖邹明吴建明胡伟刘向阳
关键词:3D打印椎弓根钉内固定
肌间隙入路单侧TLIF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病变初步报告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经骶棘肌间隙腰椎单侧TLIF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亳州市人民医院自2010年1月—2011年9月期间21例术前均有下腰痛症状且为单侧肢体麻木、疼痛的腰椎间盘病变行上述术式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欧氏失能指数(ODI)、改良Prolo评分变化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分析改良Prolo评分优良率和腰椎术后半年融合率。结果术中出血(265.7±59.2)ml、手术时间(110.3±21.5)min、住院天数(11.3±3.2)d、术后VAS评分(3.5±0.9)分、ODI评分(15.1±1.6)分、改良Prolo评分(14.9±2.7)分,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总优良率90.5%,术后半年三维CT重建显示融合率达90.9%。结论肌间隙入路单侧TLIF钉棒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手术和住院时间短、对侧正常结构无破坏、早期下床、功能恢复好、融合率高的优点。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
吴建明胡伟袁建华刘向阳邹明
关键词: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经伤椎单侧与双侧置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比较经伤椎单侧与双侧置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0-06诊治的53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25例采用经伤椎单侧置钉内固定治疗(单侧组),28采用经伤椎双侧置钉内固定治疗(双侧组),比较2组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脊柱侧方成角。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0个月的随访,未出现神经损伤、血肿、感染以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双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脊柱侧方成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单侧内固定可获得与经伤椎双侧置钉内固定同样的疗效,且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更少。
周志化吴建明张涛胡伟刘向阳
关键词:胸腰椎压缩骨折内固定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