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明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光物理、光化学及电导
- 1989年
- PEN-2,6的一些特殊性质(如刚性、耐热性和荧光性等)皆可归因于其芳香性和分子链的刚性。自1967年以来,人们采用多种方法、手段来研究这种功能材料,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作了相应的解释。本文所列举的关于PEN-2,6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光物理、光化学和电导性能等方面。
- 陈力生刘同明漆宗能
- 关键词:化学发光电导
- 碘掺杂双酞菁镥结构和电学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 1989年
- 用饱和碘蒸气掺杂双酞菁镥(Pc_2LuH)得到组成为(Pc_2LuH·I_6)的电荷转移复合物。碘掺杂后仍保持原来Pc_2LuH分子的夹心结构,但使沿酞菁环平面方向上彼此分子间靠近。碘未取代酞菁环上的氢;因为酞菁配位基,特别是氮原子向碘转移了电子,形成I_3^-.这样就有了氧化态的共轭分子和还原态的I_3^-分别堆砌成两个有序的分子柱,具备了一维导体的聚集态结构。用夹心池样品得到ρ_(25)℃=1.58×10~2Ω·cm,ΔE=0.1eV。
- 刘同明汪福临倪嘉缵谢云芬
- 关键词:电性质
- 全文增补中
- PEN-2,6的聚集态结构对其荧光和电导影响的研究
- 1991年
- 用表观密度法、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条件热处理的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2,6)薄膜的聚集态结构。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低于145℃热处理15分钟的薄膜仍然是非晶态,在180℃热处理15分钟得到结晶度为25%、有晶粒取向、球晶结构的薄膜。研究结果表明分子内和分子间的基激子荧光分别来自于非晶区和晶区。所有薄膜的室温直流电阻率约1×10^(15)Ω·cm,并看到一个与取向偶极去极化相关的光电效应。
- 孟丽萍刘同明漆宗能
- 关键词:PEN超分子结构
- 3-乙基-5-[2-(3-乙基-2-苯骈亚硒唑啉基)亚乙基]罗丹宁的结构及蒸发膜的结晶过程被引量:1
- 1989年
- Brooker和Morel分别用它作为照相增感剂和制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有希望的有机电子材料。但至今BSeER的结构和薄膜物理还未见报道。本文表征了它的分子和凝聚态结构以及蒸发膜从非晶到多晶的转变过程。
- 贺永祥刘同明郭芳陈本明
- 关键词:罗丹宁
- 3—乙基—5—[2′—(3″—乙基—2″—苯并亚硒唑啉基)亚乙基]罗丹宁的电荷转移和电学性能
- 1990年
- 3-乙基-5-[2-(3-乙基-2-苯并亚硒唑啉基)亚乙基]罗丹宁(BSeER)发生从苯并亚硒唑啉环向罗丹宁环的弱电荷转移。其表现为:随溶剂极性增加,可见区长波最大吸收峰红移;有非定域化不成对电子特征的顺磁共振信号;X射线光电子能谱得到的电子结合能偏离正常值和因光电子发射振起过程引起的双峰结构。BSeER属于p型杂质电导,电阻率随温度变化,遵守ρ=ρ_0 exp(⊿E/kT)公式。在空气和真空中的ρ和⊿E分别是:ρ100℃(空气)=7.8×10^(10)Ω·cm,⊿E)(空气)=0.45eV;ρ100℃(真空)=1.8×10^(12)Ω·cm,⊿E(真空)=0.93eV。由于弱电荷转移和由分子对形成分子柱,所以ρ很高。
- 刘同明贺永祥
- 关键词:电荷转移电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