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世忠

作品数:136 被引量:51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12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32篇合金
  • 131篇高温合金
  • 127篇单晶高温合金
  • 46篇DD6
  • 30篇DD6单晶高...
  • 18篇凝固
  • 16篇显微组织
  • 14篇单晶高温合金...
  • 14篇晶界
  • 12篇镍基
  • 11篇定向凝固
  • 11篇英文
  • 11篇再结晶
  • 11篇蠕变
  • 10篇时效
  • 10篇小角度晶界
  • 9篇镍基单晶高温...
  • 9篇长期时效
  • 8篇各向异性
  • 8篇RE

机构

  • 136篇中航工业北京...
  • 3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36篇刘世忠
  • 114篇李嘉荣
  • 76篇史振学
  • 43篇韩梅
  • 34篇赵金乾
  • 24篇王效光
  • 16篇熊继春
  • 14篇骆宇时
  • 11篇曹春晓
  • 11篇岳晓岱
  • 9篇喻健
  • 8篇唐定中
  • 7篇袁海龙
  • 7篇刘维维
  • 5篇孙凤礼
  • 3篇刘维维
  • 3篇金海鹏
  • 3篇董建民
  • 3篇杨亮
  • 3篇金海鹏

传媒

  • 20篇材料工程
  • 16篇稀有金属材料...
  • 9篇铸造
  • 8篇钢铁研究学报
  • 7篇航空材料学报
  • 6篇金属学报
  • 6篇Transa...
  • 6篇有色金属科学...
  • 5篇机械工程材料
  • 4篇热加工工艺
  • 4篇第十一届中国...
  • 4篇动力与能源用...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3篇第五届中国航...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有色金属材料...
  • 2篇2008中国...
  • 2篇第十三届中国...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11篇2017
  • 7篇2016
  • 15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11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16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e对一种单晶高温合金蠕变断裂寿命的影响被引量:16
1999年
在保持其它合金元素含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加入2.2%、3.2%和4.2%的Re浇注单晶高温合金试块,研究了Re含量对单晶高温合金拉伸强度和蠕变断裂寿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Re含量增加,649℃条件下的拉伸强度下降但塑性升高;982℃/248.2MPa、1038℃/206.8MPa及1070℃/176.8MPa条件下的蠕变断裂寿命显著提高而塑性有所降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随合金的Re含量增加,在蠕变断裂寿命提高的同时,筏排组织变大。
李嘉荣唐定中刘世忠劳日玲吴仲棠
关键词:单晶高温合金蠕变断裂寿命
Hf含量对DD6单晶高温合金组织和持久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2
2010年
研究了Hf含量对DD6单晶高温合金热处理组织和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研究范围内,随着Hf含量的增加,热处理后合金残余共晶量增加,枝晶干的γ′相尺度无明显变化,枝晶间的γ′相尺度有所减小。在1100℃,140MPa条件下,随着Hf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持久寿命先升高后降低,持久延伸率先快速增加,然后慢速增加。讨论了不同Hf含量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持久性能的关系。
史振学李嘉荣刘世忠骆宇时赵金乾
关键词:DD6单晶高温合金HF
应变速率对单晶高温合金中温拉伸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研究了应变速率对一种单晶高温合金760和850℃拉伸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试样的断口形貌和断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合金的中温拉伸强度稍有增加,伸长率稍有减小。合金中温拉伸性能对应变速率的敏感性非常小。合金中温拉伸断裂机制为类解理断裂,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解理面的总面积减小,滑移带间距变窄。
史振学刘世忠喻健董建民
关键词:单晶高温合金应变速率
一种熔模精密铸造单晶高温合金薄壁试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模精密铸造单晶高温合金薄壁试样的制备方法。在蜡模制备过程中,将板形陶瓷型芯放入模具中,用陶瓷型芯做蜡料的支撑,合上模具,向模具中注射蜡料,蜡料注射压力5bar~8bar、蜡料温度60℃~80℃、保压时间6...
杨亮李嘉荣韩梅刘世忠赵金乾
文献传递
吹砂对DD6单晶高温合金表面完整性和高周疲劳强度的影响
2023年
将标准热处理的试样分别采用粒径为150、124和100μm白刚玉砂在0.5 MPa压力下吹砂,研究吹砂对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6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对未吹砂和粒径150μm吹砂试样分别进行760和980℃旋转弯曲高周疲劳性能测试,研究吹砂对DD6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吹砂会破坏单晶高温合金的表面完整性,使表面出现砂粒切削造成的不规则凹坑,改变表面形貌;砂粒粒径增加,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均增大;吹砂使大量位错在γ相通道中滑移,靠近表面区域位错密度较大;并且,大量位错剪切γ’相,形成反相畴界和层错;吹砂造成形变强化、引入残余应力;150μm、0.5 MPa吹砂对DD6合金760℃旋转弯曲疲劳性能基本无影响,但会降低合金980℃疲劳性能,对低应力幅区疲劳寿命影响较大,使疲劳强度下降约7.3%。缺口效应、氧化损伤、形变强化和残余压应力的耦合作用导致吹砂与不吹砂试样疲劳寿命产生差异。
李嘉荣董建民韩梅刘世忠
关键词:单晶高温合金DD6高周疲劳
小角度晶界对单晶高温合金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用双籽晶法制备了带有9°小角度晶界的DD6单晶高温合金试板,研究了小角度晶界对合金700℃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并与[001]取向合金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其断口形貌和断裂机制。结果表明,带有9°小角度晶界合金的高周疲劳极限比[001]取向合金的稍有降低。疲劳裂纹萌生于试样表面或亚表面,而不在晶界上形成。小角度晶界试样的疲劳断裂机制有两种情况,大部分试样为类解理断裂,其它试样为类解理与沿晶混合断裂。
史振学刘世忠赵金乾李嘉荣
关键词:单晶高温合金DD6小角度晶界高周疲劳
铼在单晶高温合金中强化机理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9
2005年
综述了国内外铼在单晶高温合金中强化机理的研究现状。基于对过去研究工作的总结,分析了铼强化单晶高温合金可能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了为发展新型低成本高性能单晶合金需要开展的铼强化机理的研究方向。
骆宇时刘世忠孙凤礼
关键词:单晶高温合金单晶合金
取向偏离度对镍基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DD9在760~1100℃横向拉伸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4
2019年
研究[100]、[120]和[110]取向的镍基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DD9在760~1100℃范围内的拉伸性能。采用OM、SEM和TEM观察显微组织与断口形貌。结果表明,[100]取向试样在760℃和850℃的抗拉强度高于[210]和[110]取向试样,而在980℃以上,三种取向试样的抗拉强度接近。[100]、[120]和[110]取向试样在760℃与980℃的断裂机制相同,而在1100℃条件下,[100]与[120]取向试样断口为韧窝断裂,而[110]取向试样断口为类解理断裂与韧窝断裂共存。在760℃条件下,仅在[100]取向试样中发现明显层错,而在1100℃条件下三种取向试样中位错组态相似。[100]、[120]和[110]取向试样拉伸变形过程中可开动的潜在滑移系数量不同是造成横向拉伸性能各向异性的主要原因。
杨万鹏李嘉荣刘世忠史振学赵金乾王效光
关键词:各向异性
DD15单晶高温合金900℃的热腐蚀性能被引量:2
2021年
在高温度梯度真空定向凝固炉中制备了第四代单晶高温合金DD15,在900℃下研究了DD15单晶高温合金热腐蚀性能。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分析仪对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D15合金铸态组织由枝晶组成,枝晶间存在大量共晶组织。合金经过热处理后,获得立方化较好的γ′相组织。腐蚀过程中,腐蚀均匀、无剥落、无腐蚀坑。开始时腐蚀速率稍大,随着时间增加,腐蚀速率逐渐降低。燃气腐蚀条件下,合金100 h的平均腐蚀速率非常低,DD15合金具有优异的热腐蚀性能。腐蚀100 h后产物分为三层,外层为不规则棱形、紧密排列的NiO,中间为混合氧化物,内层为硫化物。内层中有薄片的NiS生成。
史振学刘世忠赵金乾王效光杨万鹏
关键词:单晶高温合金热腐蚀性能
W对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等方法研究了不同W含量的3种试验单晶高温合金在1100℃的恒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8%W合金氧化增重最大,6%与7%W的增重量相当,3种合金氧化动力学曲线近似遵从抛物线规律。试验合金氧化100 h后氧化膜剥落严重,8%W含量试验合金表面氧化膜剥落较6%和7%W合金严重,氧化膜由3层构成:最外层主要为(Ni,Co)O;中间层主要为氧化物和尖晶石相;最内层是连续的A1_2O_3层。在合金基体形成了γ'贫化层。在本合金体系下,随W元素含量变化,改变了试验合金1100℃氧化机制,在合金设计时,兼顾合金高温强度与抗氧化性能,应选择W含量不超过7%为宜。
王效光李嘉荣史振学刘世忠岳晓岱
关键词:抗氧化性能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