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刁飞扬

作品数:88 被引量:325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卵巢
  • 22篇体外
  • 21篇妊娠
  • 21篇受精
  • 20篇体外受精
  • 18篇胚胎
  • 17篇激素
  • 16篇排卵
  • 15篇胚胎移植
  • 11篇周期
  • 11篇细胞
  • 11篇卵泡
  • 11篇IVF/IC...
  • 10篇生殖
  • 10篇综合征
  • 9篇多囊
  • 9篇多囊卵巢
  • 9篇多囊卵巢综合
  • 9篇子宫
  • 8篇辅助生殖

机构

  • 80篇江苏省人民医...
  • 17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江苏省计划生...

作者

  • 88篇刁飞扬
  • 70篇刘嘉茵
  • 43篇马翔
  • 30篇冒韵东
  • 18篇王菁
  • 18篇崔毓桂
  • 16篇李梅
  • 13篇王媁
  • 13篇丁卫
  • 13篇高彦
  • 12篇黄洁
  • 11篇吴春香
  • 10篇侯振
  • 10篇倪丽莉
  • 8篇薛凯
  • 8篇袁纯
  • 7篇蔡令波
  • 7篇钱易
  • 6篇蒋春艳
  • 6篇王琳

传媒

  • 18篇生殖医学杂志
  • 8篇国际生殖健康...
  • 7篇中华生殖与避...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中华妇产科杂...
  • 4篇生殖与避孕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江苏医药
  • 3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12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3
  • 2篇2002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周期卵泡早排的预测及提前取卵价值评估
2024年
目的探究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采用自然周期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中影响卵母细胞提前排逸的因素,比较患者扳机后提前及正常取卵的治疗结局,评价提前取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自然周期IVF/ICSI-ET助孕的815名DOR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取卵日卵母细胞是否提前排逸分为取卵日卵母细胞未早排组(A组,n=712)和取卵日卵母细胞早排组(B组,n=103)。再依据扳机后取卵时间分别将A、B两组细分:扳机后36 h取卵(A1组和B1组,扳机日血LH<20 U/L)和扳机后24 h取卵(A2组和B2组,扳机日血LH≥20 U/L),分析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及妊娠结局。结果各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及月经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排卵情况比较:取卵时间相同时,未早排患者与早排组相比(即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相比),取卵周期起始第3天最大卵泡直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水平及扳机药物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1组患者扳机日E_(2)、LH及孕酮(P)水平均显著低于B1组(P均<0.05)。卵母细胞未早排两组间实验室及临床结局比较:正常取卵A1组的受精率及卵裂率均较提前取卵的A2组显著提高,而A2组无可移植胚胎率显著高于A1组(P均<0.05);两组间的未获卵率、胚胎形成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鲜胚移植率、全胚冷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鲜胚移植周期中,两组间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1组的累积HCG阳性率、累积临床妊娠率、累积活产率均显著高于A2组(P均<0.05)。结论在自然周期卵泡发育过程中,若LH峰提前出现,相比正常时间收集卵母细胞,采�
徐嗣亮夏心如蒋春艳钱易李梅马翔刁飞扬刘嘉茵高彦
关键词:自然周期辅助生殖卵巢功能减退
高促性腺激素血症患者应用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成熟治疗获临床妊娠1例报道
马翔吴春香蔡令波刁飞扬王玮丁卫冒韵东刘嘉茵
卵泡发育不良女性氯米芬与来曲唑诱导排卵的助孕结局比较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卵泡发育不良女性氯米芬(CC)与来曲唑(LE)诱导排卵后供精人工授精(AID)周期的助孕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医学科2012年1月—2019年8月卵泡发育不良女性CC、LE诱导排卵后AID周期的临床资料,包括小卵泡排卵女性的320个周期、卵泡发育停滞或闭锁女性的286个周期;分别按诱导排卵方案分为CC组和LE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2种方案的AID助孕结局。结果:与CC组相比,LE组小卵泡排卵女性宫内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68%vs.21.68%,P=0.196),妊娠丢失率降低约0.72倍(10.20%vs.29.03%,OR=0.278,P=0.038),活产率增加约0.88倍(24.86%vs.15.38%,OR=1.875,P=0.031)。与LE组相比,CC组卵泡发育停滞或闭锁女性宫内妊娠率略高(32.22%vs.22.45%),但优势未达显著水平(OR=1.679,P=0.071);妊娠丢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4%vs.18.18%,OR=1.926,P=0.366),活产率增加约0.89倍(28.89%vs.18.37%,OR=1.886,P=0.035)。结论:AID助孕周期小卵泡排卵女性采用LE诱导排卵的助孕结局优于CC;卵泡发育停滞、闭锁女性采用CC诱导排卵的助孕结局优于LE。
倪丽莉王菁刁飞扬马翔刘嘉茵
关键词:卵泡排卵诱导活产氯米芬来曲唑
增加hCG扳机剂量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增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扳机剂量对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周期中低反应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长方案鲜胚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3月在我院生殖医学科拟行IVF/ICSI使用GnRHa长方案助孕周期中409例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CG日扳机剂量分为2组,常规剂量组(n=337)采用常规艾泽6500 U扳机,增加剂量组(n=72)采用hCG10000 U或hCG 2000 U联合艾泽6500U扳机。比较2组患者的获卵数、获卵率,MⅡ率、2PN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植入率、流产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2组获卵数、获卵率、MⅡ率、2PN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和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剂量组的临床妊娠率(55.56%vs.42.73%,P=0.047)和胚胎植入率(50.51%vs.37.88%,P=0.021)高于常规剂量组。2组均未发生OHSS。结论:增加hCG扳机剂量可提高卵巢低反应患者GnRHa长方案新鲜周期移植的胚胎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相对安全可行,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扳机方案。
宋昀杰张园夏心如夏梦吴畏黄洁刁飞扬冒韵东刘嘉茵张汝阳马翔
关键词: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体外受精卵巢
女性体重指数对IVF/ICSI周期结局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的女性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鲜胚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本中心首次IVF/ICSI治疗并行单个鲜胚移植的1784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BMI值(中国标准)分为偏瘦组(150例,BMI<18.5 kg/m^(2))、正常组(1098例,18.5 kg/m^(2)≤BMI<24.0 kg/m^(2))、超重组(437例,24.0 kg/m^(2)≤BMI<28.0 kg/m^(2))、肥胖组(99例,BMI≥28.0 kg/m^(2)),并以不同受精方式分为IVF亚组和ICSI亚组。比较新鲜周期的获卵数、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流产率的区别,以及各亚组间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的差异。结果:偏瘦组获卵数显著高于其余3组,肥胖组获卵数均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1);超重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种植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4组的活产率、流产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组中IVF亚组和ICSI亚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肥胖对IVF/ICSI周期的治疗结局有负面影响。与BMI正常的女性相比,超重和肥胖女性鲜胚移植周期的种植率显著下降。
马龙韩乐马翔刁飞扬蔡令波刘嘉茵
关键词:体外受精体重指数妊娠率种植率
甲状腺自身免疫对辅助生殖技术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甲状腺自身免疫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甲状腺自身免疫与不孕有关,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妇女中,甲状腺自身免疫可能会对胚胎质量、妊娠率、流产率有影响,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也有研究者认为,甲状腺自身免疫并不是引起辅助生殖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原因。文章综述甲状腺自身免疫对辅助生殖技术的影响,以期今后的研究能进一步优化试验设计,获得更可信的研究结果,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张诗慧刁飞扬
关键词:甲状腺自身免疫不孕辅助生殖技术
核受体NR4A1在卵巢雄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李梅刁飞扬王炜冒韵东侯振崔毓桂刘嘉茵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重组腺病毒载体
子宫内膜与辅助生殖技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
2024年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辅助生殖技术已成为不孕不育的有效治疗手段。子宫内膜作为“土壤”,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是胚胎成功植入、健康发育的关键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为近年来生殖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基础研究相应地极大促进了临床诊断流程和治疗路径的迭代。该文从子宫内膜在周期性修复、微生态平衡和胚胎着床中的生理功能出发,聚焦损伤、感染、非生理水平激素影响辅助生殖妊娠结局的病理因素及其相应诊疗措施,关注与子宫内膜相关的辅助生殖后妊娠期并发症和子代健康,从子宫内膜的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角度,探讨进一步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新角度和新方法。
李凤李凤张园王琳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子宫内膜损伤子宫内膜容受性妊娠期并发症
NR4A1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脂肪代谢酶的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NR4A1对小鼠颗粒细胞中脂肪代谢酶:脂联素受体R2(Adipo-R2),解偶联蛋白2(UCP2),B类清道夫受体(CD36)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颗粒细胞,贴壁生长至90%时,分为1,NR4A1超表达组;...
董丽李梅江帆崔毓桂刘嘉茵刁飞扬
国产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在辅助生殖技术控制性超促排卵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ecombinant human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rhFSH)用于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试验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平行对照、非劣效研究方法,于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间选取6家生殖医学中心纳入卵巢储备正常的不孕女性进行ART的COH治疗。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国产rhFSH,n=134)和对照组(进口rhFSH,n=133),研究过程中因各种因素排除受试者共8例,试验组7例,对照组1例,最终依照研究方案完成试验的受试者试验组127例,对照组132例。比较两组受试者COH周期中获得的卵母细胞总数、rhFSH用药情况、卵母细胞受精率、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新生儿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COH周期中获得的卵母细胞总数分别为(13.0±5.8)枚和(12.9±5.7)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2例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受试者中,试验组(39例)获得MII卵母细胞数[(9.9±3.9)枚]显著高于对照组(43例)[(7.5±3.0)枚,P=0.003];卵母细胞受精率试验组[63.82%(1048/1642)]显著高于对照组[56.19%(958/1705),P<0.001]。rhFSH用药时间和总量、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早产率、活产率、新生儿异常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为进口rhFSH已知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卵巢储备正常的不孕女性中使用相同卵巢刺激治疗方案,国产rhFSH有效性及安全性与进口rhFSH相当。
杨蕊梁晓燕朱依敏李艳萍杨冬梓刁飞扬尹平李婷婷刘爱霞李玉梅李琳王菁熊煌果李蓉
关键词:控制性超促排卵有效性安全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