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雯萍

作品数:19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胆红素
  • 9篇新生儿
  • 9篇红素
  • 7篇黄疸
  • 6篇胆红素血症
  • 6篇突变
  • 6篇磷酸脱氢酶
  • 6篇基因
  • 6篇高胆红素
  • 6篇高胆红素血症
  • 6篇UGT1A1
  • 5篇新生儿高胆红...
  • 5篇新生儿高胆红...
  • 5篇母乳
  • 5篇基因突变
  • 4篇葡萄糖
  • 4篇发病
  • 3篇新生儿黄疸
  • 3篇亚群
  • 3篇婴儿

机构

  • 9篇武警医学院附...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武警医学院
  • 3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傅雯萍
  • 6篇刘义
  • 3篇王维亚
  • 2篇李亚蕊
  • 2篇王恒
  • 1篇屈燕梅
  • 1篇钟丹妮
  • 1篇陈军
  • 1篇刘悠南
  • 1篇杜立中
  • 1篇赵忻
  • 1篇傅凤芝
  • 1篇常桂珍
  • 1篇吴彬彬
  • 1篇张凤梅
  • 1篇王维亚
  • 1篇王琰华

传媒

  • 3篇武警医学院学...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广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0
  • 1篇199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GT1A1 TATA突变对G6PD缺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 TATA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发病的作用。方法:测定109例新生儿G6PD活性及TATA基因型。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TATA突变。结果:所有新生儿或TATA野生型新生儿中,G6PD缺乏组高胆发生率及其危险性增加。G6PD缺乏并存有TATA突变杂合子组的高胆发生率与G6PD正常且TATA为野生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6PD正常新生儿中,TATA突变杂合子组高胆发生率与TATA野生型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TA基因型与新生儿高胆的发病无关。G6PD缺乏同时存在TATA突变杂合子的状态与新生儿高胆的发病亦无关。
傅雯萍刘义
关键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有机阴离子转运因子2 A388G基因突变、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与新生儿胆红素血症
目的:探讨有机阴离子转运因子2(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s 2,OATP2)A388G突变合并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
傅雯萍刘义
文献传递
早产初乳中肿瘤坏因子-α的测量及其意义
2000年
目的 :探讨早产母初乳中免疫活性物质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的含量。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初乳中TNF α的含量 ,与正常足月初乳组做对比分析。结果 :早产母初乳中TNF α的含量高于足月组 ,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早产母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 ,对早产儿更应提倡母乳喂养。
傅雯萍常桂珍李亚蕊陈军李雪青
关键词:初乳肿瘤坏死因子-Α早产
初乳中免疫活性细胞及TNF-α的测量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探讨早产母初乳免疫物质的含量 ,为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测定早产母初乳中表达 CD3、CD4、CD8、CD1 9分化群的细胞比例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测定初乳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的含量 ,并与正常足月初乳组对比分析。 结果 早产母初乳中 T3、T4、T8淋巴细胞比例及 T4/ T8比值稍低于足月组 ,B淋巴细胞比例稍高于足月组 ,但上述结果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0 .0 5 )。早产母初乳中TNF- α的含量高于足月组 ,其中位数分别为 376 .96 g/ ml,111.38pg/ ml,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早产母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 ,对早产儿更应提倡母乳喂养、早哺母乳。
傅雯萍常桂珍李亚蕊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母乳喂养T细胞亚群
早产母初乳中T、B淋巴细胞的测量研究
2000年
傅雯萍傅凤芝常桂珍李亚蕊陈军李雪青
关键词:早产初乳T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
UGT1A1 G71R基因多态性对母乳性黄疸程度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 G71R基因突变对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黄疸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56例,用套式PCR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确定UGT1A1 G71R基因型,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胆红素水平。结果UGT1A1 G71R突变纯合子5例,杂合子24例,野生型27例。UGT1A1 G71R等位基因频率为30.36%。UGT1A1 G71R纯合子或杂合子组(n=29)与UGT1A1G71R野生组(n=27)的胆红素水平分别为(237.85±31.92)μmol/L、(214.49±32.48)μmol/L,前者明显高于后者(t=2.7141,P=0.0089)。结论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如存在UGT1A1 G71R基因突变,临床上黄疸程度较重。
傅雯萍吴彬彬王恒
关键词:晚发型母乳性黄疸胆红素
G-6-PD缺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5年
在我国南方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 6 PD)缺乏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新生儿G 6 PD缺乏的最大危害为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与核黄疸。G 6 PD缺乏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既往强调溶血是其发病的主因 ,目前认为胆红素结合能力不足也参与发病。UGT1A1基因突变导致胆红素结合障碍是 2 1世纪的研究热点。不少学者提出UGT1A1基因突变与G 6 PD缺乏二者对高胆红素血症起协同作用。
傅雯萍刘义
关键词:葡糖磷酸脱氢酶
UGT1A1 TATA基因突变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被引量:2
2006年
傅雯萍刘义
关键词:基因突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UGT1A1 G71R基因突变对母乳性黄疸发病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 G71R基因突变对母乳性黄疸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母乳性黄疸56例(黄疸组)和对照40例(对照组)。用套式PCR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确定UGT1A1 G71 R基因型。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胆红素水平。分析UGT1A1 G71 R突变与母乳性黄疸发病的关系。结果黄疸组中,UGT1A1 G71R突变纯合子5例、杂合子24例、野生型27例,UGT1A1 G71R等位基因频率为30.36%。对照组中,UGT1A1 G71R突变纯合子1例、杂合子9例、野生型30例,UGT1A1 G71R等位基因频率为13.75%。等位基因频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且有统计学意义(x^2=7.17,P-0.01)。UGT1A1 G71R突变纯合子或杂合子组婴儿发生母乳性黄疸的OR(95%CI)为3.2(1.32,7.77)。结论 UGT1A1 G71R基因突变可能是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发病的促发因素之一。
傅雯萍王维亚张凤梅
关键词:母乳性黄疸婴儿
儿科门诊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的探索被引量:2
2014年
儿科门诊见习存在许多实际困难,为了提高儿科门诊实习教学质量,我科采用了图片加声音录制两种手段收集临床资料,以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进行儿科门诊见习,克服了儿科门诊见习中的许多困难,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临床初始阶段更好地把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相结合。
傅雯萍
关键词:儿科门诊临床见习教学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