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文甫

作品数:91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会议论文
  • 32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篇理学
  • 15篇化学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电气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0篇催化
  • 38篇配合物
  • 27篇光催化
  • 17篇光谱
  • 14篇吡啶
  • 14篇金属
  • 12篇制氢
  • 11篇萘啶
  • 10篇谱性质
  • 10篇可见光
  • 10篇光谱性
  • 10篇光谱性质
  • 10篇分解水
  • 8篇双核
  • 8篇可见光催化
  • 8篇化合物
  • 8篇分子
  • 7篇物理性质
  • 7篇光物理
  • 7篇光物理性质

机构

  • 74篇中国科学院
  • 40篇云南师范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曲靖师范学院
  • 2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大理学院
  • 1篇昆明贵金属研...
  • 1篇昆明工学院
  • 1篇红河学院
  • 1篇北京太阳能研...

作者

  • 91篇傅文甫
  • 23篇陈勇
  • 11篇甘欣
  • 10篇吕小军
  • 7篇迟绍明
  • 6篇曹爽
  • 5篇赵希娟
  • 4篇王俊
  • 3篇徐全清
  • 3篇覃彪
  • 3篇卞兆勇
  • 3篇何平
  • 2篇张俊峰
  • 2篇贾临芳
  • 2篇陈勇
  • 2篇张辉淼
  • 2篇李琮
  • 2篇于明明
  • 2篇张桂菊
  • 2篇张家兵

传媒

  • 10篇影像科学与光...
  • 5篇中国化学会第...
  • 4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感光科学与光...
  • 3篇贵金属
  • 3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分子催化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 1篇2004'全...
  • 1篇2006年全...
  • 1篇2010年全...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1篇2017
  • 7篇2016
  • 14篇2015
  • 1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3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由金属有机框架制得的CoP选择性还原芳硝基衍生物为相应的胺类化合物
许勇傅文甫
1,8-萘啶双核铜(I)配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1,8-萘啶双核铜(I)配合物,分子式为:<Image file="DDA0000488742150000011.GIF" he="180" imgContent="undefined" imgFormat="...
傅文甫赵春超
CoP/CdS可见光催化产氢及氧化苄醇的研究
氢气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燃烧值高的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人工模拟光合作用分解水制取氢气是获取氢能的一种理想的途径。半导体光催化产氢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并已开发出了各种新型的助催化剂,同时也采用具有还原性的有机物作为电子给体抑制...
曾令真甘欣傅文甫
关键词:硫化镉
基于Fe、Co希夫碱和卟啉类配合物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研究
CO2是人类尚待开发利用的最大富氧碳资源,其总碳量约为化石燃料的100倍。利用太阳光催化CO2还原为CO,既可以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又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实现自然界碳的循环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Ru、Ir和Re等...
袁芳卫孙燕傅文甫
关键词:光催化
金属磷化物在光催化CO2、N2还原和化学转换中的应用与展望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地球表面上CO2,历经光和暗反应过程,和水反应最终转化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在光反应阶段,太阳光通过叶绿素向植物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傅文甫
基于配合物前驱体的CuO原位制备与电催化产氧活性研究
2015年
合成得到了含有N,N,N′,N′-四羟乙基乙二胺(THEED)配体的Cu(Ⅱ)配合物[Cu(THEED)(H2O)]SO4,通过质谱、元素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的组成和晶体结构,并用之作为电催化产氧催化剂的前驱体。在电解含有配合物的碱性NaOAc/NaOH溶液时可检测到氧气产生,并发现有黑色薄膜附着于阳极表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EDX)、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确定该薄膜的主要成分是2μm大小的无定形CuO颗粒。通过实验证明,CuO为真正的电催化水氧化催化剂,它具有较高活性和稳定性。在无Cu(Ⅱ)、0.10mol/L NaOAc/NaOH溶液(pH=12.4)中,固定催化电压为1.35V(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电压),催化电流密度可维持1.5mA/cm2近6h不变;7.5h产生氧气97μmol,法拉第效率95%。
蔡溶傅文甫
关键词:CUO电催化
一种光催化分解甲酸制氢助催化剂、光催化体系及分解甲酸制氢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分解甲酸制氢助催化剂,涉及光催化领域,所述助催化剂为CoP<Sub>x</Sub>、FeP<Sub>y</Sub>、Ni<Sub>2</Sub>P、NiP<Sub>z</Sub>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
陈勇何平曹爽傅文甫
文献传递
1,8-萘啶衍生物的结构、光物理性质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1,8-萘啶衍生物的刚性平面氮杂环结构使其具有丰富的光物理性质,因而在金属离子识别、配位化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1,8-萘啶衍生物还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并应用于临床治疗,这为该类化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1,8-萘啶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及近期的研究进展.
冯媛傅文甫
关键词:发光光物理性质荧光探针生理活性
新型水溶性萘啶基荧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制备得到一种新型萘啶基的水溶性光致发光聚合物:聚丙烯酸(PAA)-2-苄氨基-7-甲基-1,8-萘啶,PAA5-PAMN2(PAMN是2-phenmethy-lamino-7-methyl-1,8-naphthyridine的缩写),经光谱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这种聚合物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呈现最大的吸收波长分别为364和342 nm.Zn(OAc)2的加入致使PAA5-PAMN2水溶液的荧光猝灭,而当OAc-改变为NO3-时,在荧光强度不断降低的同时,由于NO3-离子的配位使最大发射波长从410 nm蓝移到400 nm.Na+离子对其没有明显的荧光猝灭效应.
李建征王俊迟绍明傅文甫
关键词:水溶性聚合物光谱
咪唑-多联吡啶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多联吡啶类配体取代咪唑3-位,合成了2个配体,进而得到了2个钌配合物[Ru(tpy-PhCH2-Im-Naph)2](PF6)4(C1)和[Ru(2,2′-bpy)2(2,2′-bpy-(CH2-Im-CH3)2)](PF6)4(C2)(tpy=2,2′:6′,2″-三联吡啶,bpy=2,2′-联吡啶,Im=咪唑,Naph=5,7-二甲基-1,8-萘啶),通过核磁、质谱、元素分析,紫外、荧光等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经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C1的晶体结构。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C1是离子型化合物,沿c轴方向堆积成规律的孔洞状。电化学性质测试揭示了氧化还原是一个单电子可逆的过程,对应的可逆对为Ru(Ⅲ)/Ru(Ⅱ),E1/2分别为1.26和1.32 V。C1和C2与CO2的加合物的红外光谱测试表明,这些化合物在碱的作用下能形成碳卡宾,可与CO2结合。
覃彪傅文甫
关键词:氮杂环卡宾晶体结构CO2固定光谱性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