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雪艳
-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La掺杂对SnO_2薄膜光学特性影响的第一性原理及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探讨了La掺杂对Sn O2光学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理论分析表明,由于La的掺入,费米能级上移进入导带,禁带宽度变小,介电函数虚部与吸收谱发生红移。实验结果表明La掺杂并没有改变晶型结构,晶格常数略微增大,晶粒尺寸减小。薄膜在可见光区的透过率除7%La掺杂外均超过80%,且随掺杂浓度增加禁带宽度逐渐减小,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互验证,为稀土掺杂Sn O2的研究提供依据。
- 单麟婷巴德纯林义涵侯雪艳李建昌
- 关键词:LA掺杂溶胶凝胶法第一性原理光学特性
- 氧化镍溶胶-凝胶薄膜阻变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用溶胶-凝胶法在ITO基片上旋涂制备了NiO薄膜,通过对ITO/NiO薄膜/GaIn器件进行伏安特性测试,研究了溶胶浓度、退火、层数以及Cu掺杂等对其电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NiO薄膜具有良好可重复双极电阻开关特性。其中,2%Cu掺杂0.2 mol/L溶胶、双层、400℃退火1 h制备的薄膜,阈值电压较低,约0.8 V;而开关比受以上因素影响不明显,约3×102。分析发现薄膜高阻态的荷电输运符合空间电荷限制导电机制,而低阻态为欧姆特性,阻变开关机理为阈值电场及焦耳热导致的氧空位细丝的形成与断裂。
- 李建昌王玉磊侯雪艳巴德纯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导电机制
- Eu-Ru共掺NiO-SnO_2复合纳米粒子薄膜的阻变特性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低温水浴法制备了Eu-Ru共掺杂NiO-SnO_2复合纳米粒子,透射电镜图像显示纳米粒子粒径均匀,选区电子衍射表明结晶性差,所测晶面间距与SnO_2和NiO相应卡片数据一致,水热机理分析表明纳米粒子由NiO-SnO_2微观p-n结组成.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薄膜表面平均粗糙度约0.25 nm,由于薄膜太薄及样品结晶性差,XRD分析未见明显衍射峰.电学测试表明纳米粒子薄膜具有可重复双极阻变特性,阈值电压约1 V,开关比约500.薄膜高阻态电学输运符合缺陷俘获载流子所致空间电荷限制导电机制,低阻态呈欧姆特性,故阻变机理应为电荷俘获及再释.
- 李建昌王玉磊徐彬侯雪艳
- Ce-Cu共掺杂对SnO_2薄膜光电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Ce含量的Ce-Cu共掺杂SnO_2薄膜,通过实验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掺杂对SnO_2微观结构及光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后薄膜物相未发生较大变化,Cu,Ce均以替代Sn位形式掺入,形成Cu_(Sn^2+),Ce_(Sn^3+)受主型缺陷.随Ce掺杂浓度增加,薄膜晶粒尺寸和光学带隙均减小,电阻率先减小后增大,Ce掺杂量影响薄膜内陷阱分布从而导致电阻发生改变.PL光谱测试发现,SnO_2在390 nm处出现紫外发光峰,主要与0空位有关,Ce^(3+)的5d→4f跃迁在470 nm处产生蓝光发光峰,且随掺杂浓度增加发光峰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并发生红移.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Cu 3d态在价带顶上方产生受主能级,而Ce掺杂后使导带整体下移,光带隙减小,进而提高导电性.
- 单麟婷巴德纯曹青侯雪艳李建昌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光电特性第一性原理
- 掺杂对ZnO溶胶凝胶薄膜光电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ZnO作为宽禁带透明半导体材料在光电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通过掺杂可改善其光电性能。本文从第一性原理理论计算和实验方面综述了掺杂对ZnO溶胶凝胶薄膜光电特性影响的最新进展。III、IV族及稀土元素掺杂可在ZnO导带底引入大量载流子,使费米能级进入导带,利于n型导电。I、IB族或V族元素掺杂可替代Zn或O原子位置,产生受主杂质能级,增加受主浓度,利于p型导电。单掺杂ZnO薄膜电阻率较高,共掺杂可提高杂质溶解度,减少自补偿作用,提高p型导电性。元素掺杂可调整ZnO带隙且与掺杂元素氧化物的带隙相关,Mg、Al、Ga、In掺杂使带隙增大,Cd掺杂则使带隙减小。指出需进一步探究掺杂ZnO薄膜的缺陷与能级结构,开展ZnO纳米晶和基于ZnO的多元复合薄膜研究等。
- 李建昌曹青侯雪艳巴德纯
- 关键词:ZNO薄膜掺杂光电特性溶胶凝胶法
- 氧化镍薄膜阻变特性研究进展
- 2013年
- 氧化镍薄膜因非挥发性、低功耗、开关重复性好及阻值窗口大等优势而成为广泛研究的阻变材料之一。本文从器件结构、阻变机理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氧化镍薄膜阻变特性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氧化镍薄膜阻变机理主要为金属细丝或空位细丝,但有关细丝形成条件仍无定论;引入PN结的夹层薄膜结构因形成界面缺陷可使开关比提高三个数量级到105;高价元素替位掺杂致薄膜内Ni0浓度增大而降低其阻变离散性;薄膜厚度及退火温度与时间可明显影响其阻变阈值电压。目前有关氧化镍薄膜阻变特性研究较多,下一步可将小尺度器件、低功耗及高密度集成纳米晶阻变特性作为研究方向,深入讨论其阻变机理。
- 李建昌王玉磊侯雪艳徐彬巴德纯
- 关键词:氧化镍薄膜
-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自动寻光系统设计被引量:3
- 2012年
- 设计了一种能时时跟踪光线,保持最优集热效率的太阳能集热器自动寻光系统。集热管与保温水箱为分体式结构,89C55WD单片机通过温度和水位传感器控制电磁阀开闭保证系统高效运行。运用STC89C52单片机通过光敏电阻光强比较法和定时法确认光线角度,控制电动推杆调节集热器支架方位实现寻光,并对固定倾角、调整倾角和文章所设计集热器接收的太阳辐射量进行模拟对比及分析。
- 李建昌王紫瑄侯雪艳吴隽稚
- 关键词:太阳能集热器光线跟踪真空集热管
- 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研究最新进展被引量:15
- 2012年
- 从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材料、结构、热稳定性及真空环境等方面综述了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研究进展。不锈钢、Ti、Al、Ni类材料适于制备中低温选择性吸收涂层;而Mo和W类等高熔点材料,适于高温涂层。涂层结构方面,主要有吸收层/介质减反层的光干涉类、金属红外反射层/金属介质吸收层/介质减反层的金属陶瓷类。影响涂层热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高温下涂层的破裂、氧化及元素扩散,涂层厚度与结构也能影响热稳定性。结果表明:①选择性吸收涂层制备,应采用电化学或磁控溅射技术并结合纳米材料对涂层进行多层化、梯度化研究;②应着重发展Mo类金属陶瓷型的热稳定性好的涂层,以实现高温高效集热;③应加快实现太阳能集热器的智能化、自动化与建筑一体化。
- 李建昌侯雪艳王紫瑄吴隽稚巴德纯
- 关键词: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