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改凤
- 作品数:27 被引量:263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德氏乳杆菌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猪肉品质及脂肪沉积影响研究
-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抗饲粮中添加0.10%德氏乳杆菌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组织结构、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脂肪沉积相关酶活和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120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育肥猪,随机分...
- 侯改凤
- 关键词:育肥猪胴体性状肉品质脂肪沉积
- 文献传递
- 微生态制剂对肥育猪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为研究无抗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肥育猪胴体性状、体组分比率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60头60 kg左右的[杜×(长×大)]肥育猪,随机分成2个饲粮处理组,对照组饲喂无抗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无抗基础饲粮+微生态制剂600 mg/kg,每组3栏,每栏10头(公母各半),饲喂42 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栏选取1头体重相近的阉公猪进行屠宰。结果显示,胴体性状,试验组皮厚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3.33%(P<0.05),其它指标两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体组分比率,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板油率显著降低10.00%(P<0.05),脾重率和胰重率分别显著提高13.63%(P<0.05)和10.53%(P<0.05);其它指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肉品质,与对照组相比,宰后45 min,试验组猪肉红度(a*)、黄度(b*)分别提高42.05%(P<0.05)、24.48%(P<0.05);宰后24 h,试验组猪肉b*显著增加15.17%(P<0.05)、贮存损失显著减少7.46%(P<0.05);其它指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肥育猪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600 mg/kg对猪胴体性状及肉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 韦良开李瑞侯改凤刘明侯淑玲黄兴国
-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肥育猪胴体性状肉品质
- 黔邵花猪胴体性状及肉品质测定被引量:8
- 2016年
- 研究对黔邵花猪的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背最长肌中的营养组分进行分析测定。试验随机选取体重相近的黔邵花猪(公)3头,禁食24 h进行屠宰测定,分离留取100 g左右背最长肌肉进行营养组分测定。结果显示,黔邵花猪的屠宰率较高为76.06%,瘦肉率较低为41.56%,背膘较厚为3.51 cm,脂率较高为33.64%,大理石纹评分较高为4.33,贮存损失较低为3.62%。营养组分上,背最长肌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较高分别为64.69%和18.75%,风味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3.03%和61.94%,此外,微量矿物质元素含量较丰富。由此可见,黔邵花猪具有较好的胴体性能和肉质特性。
- 李瑞侯改凤刘明邬理洋贺长青田开胜张佑胜余长生瞿万寿黄兴国
- 关键词:胴体性状肉品质营养组分
- 三丁酸甘油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4年
- 为研究三丁酸甘油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用96头健康、平均体重为(7.93±0.04)kg的长大二元杂种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6栏,每栏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三丁酸甘油酯组饲喂基础饲粮+0.20%三丁酸甘油酯。预试期3 d,正试期21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三丁酸甘油酯组仔猪日采食量提高7.02%(P>0.05),日增重提高11.79%(P<0.05),料重比降低4.14%(P>0.05),腹泻率和发病率分别降低66.67%(P<0.01)和22.22%(P<0.05)。饲粮粗蛋白质、粗脂肪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6.56%(P<0.05)、12.38%(P<0.05)和4.09%(P<0.05)。说明饲粮中添加0.20%三丁酸甘油酯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饲粮养分消化率。
- 侯改凤李瑞枉侯军刘明曾炯黄兴国
- 关键词:断奶仔猪养分消化率
- 德氏乳杆菌对宁乡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德氏乳杆菌对宁乡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48头(33.28±1.15)kg的宁乡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栏,每个重复栏6头,对照组饲喂无抗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德氏乳杆菌制剂的试验饲粮。试验猪分2个阶段饲喂,分别为30~70 kg和71~100 kg。试验期120 d。结果显示:生产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2个阶段中试验组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略有升高,料重比略有降低,但变化均不显著(P>0.05);胴体性状方面,添加德氏乳杆菌制剂后略有改善,但2组各指标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肉品质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宰后45 min的黄度值显著降低(P<0.05),宰后24 h的亮度值和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其他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知,饲粮中添加0.2%德氏乳杆菌制剂能够改善宁乡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
- 韦良开李瑞刘明刘明侯淑玲侯改凤侯淑玲
- 关键词:宁乡猪胴体性状肉品质
- 活性酵母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就活性酵母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作用及其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侯改凤李瑞高环黄兴国
- 关键词:活性酵母生物学特性营养作用仔猪
- 中草药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试验旨在探讨中草药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16头预产期相近(±7 d),胎次为2~3胎的经产大长母猪,随机分成中草药组和对照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中草药组饲喂添加2500mg/kg中草药的基础饲粮,试验期51d(产前30d和哺乳期21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草药组母猪的产活仔数、断奶头数、成活率、初生窝重、断奶窝重、窝增重及日均泌乳量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仔猪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初生头重、断奶头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日增重、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有降低趋势(P>0.05)。
- 李瑞彭伟侯改凤邬理洋黄兴国
- 关键词:中草药哺乳母猪繁殖性能
- 一种利用餐厅回收物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餐厅回收物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德氏乳杆菌(保藏号CCTCC?M207096)、枯草芽胞杆菌(保藏号CCTCC?M207097)、奇异酵母(保藏号CCTCC?M207098)分别接...
- 黄兴国侯改凤李瑞
- 文献传递
- 德氏乳杆菌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血脂指标及粪和组织中总胆固醇和总胆汁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德氏乳杆菌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血脂指标及粪和组织中总胆固醇(TC)和总胆汁酸(TB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平均体重为(65.34±3.64) kg的杜×(长×大)育肥猪1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无抗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无抗基础饲粮+0.1%德氏乳杆菌制剂。预试期7 d,试验期42 d。试验期间,依次采集育肥猪在第14、28和42天的前腔静脉血(每组公母各3头),第12~14天、第26~28天和第40~42天的新鲜粪便(每重复);试验结束后,每重复选取1头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阉公猪进行屠宰,分离肝脏、背最长肌和心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及料重比(F/G)无显著差异(P〉0.05),而腹泻率和发病率则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2)试验第14、28和42天,2组间血清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含量和HDL-C/LDL-C差异不显著( P〉0.05),而血清TBA含量在试验第14和42天差异显著( P〈0.05)。3)试验第12~14天,试验组粪中TBA含量显著提高( P〈0.05),TC含量极显著降低( P〈0.01);第26~28天,2组间粪中TBA和TC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第40~42天,试验组粪中TB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TC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2组间肝脏、心肌和背最长肌中TC含量以及肝脏中TBA含量差异不显著( 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0.1%德氏乳杆菌制剂具有改善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血脂状况、促进粪胆固醇和胆汁酸排泄的功效。
- 李瑞侯改凤刘明彭伟黄兴国
- 关键词:育肥猪血脂指标胆固醇胆汁酸
- 德氏乳杆菌降低生长育肥猪血脂水平的作用机理研究
- 猪肉是我国最大众化的肉类食品,如何减少猪腹部和皮下脂肪沉积,从摄食源头减少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摄入一直是猪营养研究的热点话题。诸多研究发现,在饮食或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制剂可降低人或动物体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但是其具体的作...
- 侯改凤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胆固醇甘油三酯生长育肥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