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俊芳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脑出血
  • 6篇出血
  • 5篇细胞生成素
  • 5篇红细胞生成
  • 5篇红细胞生成素
  • 4篇鼠脑
  • 4篇促红细胞生成...
  • 4篇大鼠脑
  • 3篇血肿
  • 3篇血肿周围
  • 2篇细胞
  • 2篇脑出血大鼠
  • 2篇大鼠脑出血
  • 1篇凋亡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炎症

机构

  • 6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北华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唐海县医院
  • 1篇唐山铁路中心...

作者

  • 6篇孙惠芳
  • 6篇何俊芳
  • 6篇石秋艳
  • 5篇刘超
  • 5篇姜进克
  • 5篇李倩
  • 4篇张瑞彪
  • 4篇张国志
  • 1篇林述凯
  • 1篇燕霞
  • 1篇丁兆日
  • 1篇刘斌
  • 1篇王长友
  • 1篇孙鹏
  • 1篇陈灵芝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VEGF、bFGF表达及血管新生的动态变化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其干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动态变化及血管新生情况,以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其的干预作用,探讨rhEPO对脑出血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1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rhEPO治疗组。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bFGF、CD34的表达变化,用CD34的表达来反映血管新生情况。结果脑出血后3h即有VEGF表达增多,7~14d达高峰;bFGF的表达6h开始增多,72h达高峰;CD34+血管数12h开始增多,14d达高峰。rhEPO治疗组6h~21d时VEGF、bFGF表达比模型组高(P<0.05或P<0.01),且VEGF表达于72h~7d时提前达高峰;12h~21d时CD34+血管数高于模型组(P<0.01),且于7d时提前达高峰。结论rhEPO能上调脑出血后VEGF、bFGF的表达,促进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新生血管生成。
石秋艳孙惠芳姜进克张瑞彪林述凯李倩刘超何俊芳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脑出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D34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出血大鼠脑血肿周围Fas相关死亡域蛋白和Caspase-8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不同时期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和Caspase-8表达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的影响,探讨EPO的脑保护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12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EPO干预组各42只,各组又按不同时间点分为术后3、6、12、24、48、72h和7d共7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边脑组织中FADD和Caspase.8表达情况。结果脑出血后3hFADD和Caspase-8升高[分别为(4.66±0.46)和(15.89±1.81)],48h达到高峰[分别为(35.88±4.24)和(45.04±3.99)],与脑出血组比较,EPO干预组3h和48h的FADD和Caspase-8表达显著减少[分别为(3.92±0.64)和(28.24±1.90)、(13.32±2.01)和(35.08±2.85)]。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细胞FADD和Caspase-8表达明显增多,EPO可能通过抑制FADD和Caspase-8的表达,对脑出血后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石秋艳姜进克李倩刘超孙惠芳何俊芳张国志张瑞彪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脑出血CASPASE-8
EPO对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与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2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EPO干预组,每组各42只,建立脑出血模型。EPO干预组大鼠于造模后及每24 h腹腔注射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3 000 U/kg。分别在术后3 h、6 h、12 h、24h、48 h、72 h、7 d断头取脑,作NF-κB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观察各组各时间点NF-κB的表达及TUNEL阳性细胞数。结果与脑出血组比较EPO干预组NF-κB表达增多,凋亡细胞减少。结论脑出血周围细胞凋亡与NF-κB表达均有增多,EPO通过促进NF-κB活化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石秋艳李倩张国志姜进克张瑞彪刘超孙惠芳何俊芳
关键词:脑出血细胞凋亡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和缺氧诱导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实验性脑出血(ICH)后脑水肿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以及ICH与ICH+rhEPO预处理组,后二者又分为术后第3、6、12、24、48、72小时、第7、14、21天各9小组;全部152鼠共分为19组,每组8只鼠。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ICH动物模型,rhEPO干预组于ICH建模后,每日腹腔注射rhEPO。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出血后,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随时间进行性增加,并于出血后72h达到高峰,此后HIF-1α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逐渐下降,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阳性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出血后3d内,脑组织含水量进行性增加,此后逐渐下降,脑出血Epo干预组较脑出血组及假手术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低,HIF-1α蛋白阳性率较低。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显著降低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减少HIF-1α表达,对脑出血后脑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石秋艳刘超姜进克张瑞彪李倩陈灵芝孙惠芳丁兆日何俊芳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脑出血缺氧诱导因子脑水肿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出血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研究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核因子-κB(NF-κB)及其抑制因子κBα(IκBα)的表达,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干预作用,探讨EPO对出血性脑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2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EPO干预组。每组各42只,分别为术后第3、6、12、24、48、72小时和第7天亚组,每亚组各6只。采用大鼠尾动脉自体不凝血50μl注入尾状核区建立脑出血模型,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连续切片作NF-κB及IκBα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各时间点NF-κB、IκBα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出血第6小时后NF-κB及IκBα表达增高,第24小时明显增高,第72小时达到高峰,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EPO干预后NF-κB表达明显降低,与脑出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EPO干预后IκBα表达显著增多,与脑出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出血周围NF-κB及IκBα表达均有增多,EPO通过抑制NF-κB表达、促进IκBα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石秋艳李倩姜进克刘超孙惠芳何俊芳张国志
关键词:脑出血炎症反应核因子KB促红细胞生成素
脑出血大鼠脑内NGF和BDNF蛋白表达变化的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变化,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在脑出血后脑损伤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通过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出血后3、6、12、24、48、72h、7d脑组织中NGF和BDN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脑出血组6hNGF表达增加,12hBDNF表达增加,均于24h达高峰,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出血后可诱导NGF和BDNF蛋白表达增加,有利于对脑出血后损伤神经元的保护和修复。
石秋艳何俊芳孙惠芳孙鹏刘斌张国志王长友燕霞
关键词:脑出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