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建全
- 作品数:129 被引量:273H指数:8
-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构建区域医学影像远程诊断(会诊)平台初步探讨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运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初步评价区域平台的工作情况、成效和经验,查找主要问题,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定性访谈”等方法,评价区域平台的相关情况。结果:通过对远程平台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对平台报告质量评价最好(4.70),但报告时限评价一般(4.16)。结论:开展区域平台工作势在必行,需要顶层设计和完整各项配套政策,更需要基层医疗机构认同和信任,以及广泛推广应用。
- 仲建全黄燕涛冯浩何友才刘忠权丁中印
- 关键词:医学影像远程诊断
- 甲状腺未分化多形性肉瘤一例被引量:1
- 2022年
- 1一般资料患者,男,62岁,发现颈部包块20+年入院。21年前因颈部包块曾行“甲状腺包块切除术”(具体不详)。术后患者无特殊不适。手术1年后患者颈部右侧再次出现包块并进行性长大,仍不伴特殊不适。1月前,患者出现呼吸不畅、活动后气促、进食梗阻感。主要体征:颈软,颈前见最大径约3cm陈旧性手术疤痕;右侧颈根部见大小约9cm×6cm×6cm巨大肿块,质硬、不活动。影像检查:彩超示右侧甲状腺内大小约7.0cm×6.5cm×5.3cm不均质稍低回声,其内见强回声斑及少许不规则液性暗区,CDFI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
- 巫恒平仲建全冯浩唐翎周洪园
- 关键词:甲状腺X线成像
-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CT表现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结合文献报道7例SANT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扫描图像,分析CT征像。结果 SANT病例CT增强扫描有一定的强化特点,门静脉期可见辐条轮征,延迟期病变中心可见星芒征。结论 SANT是一种罕见的脾脏原发的良性瘤样病变,与其他疾病鉴别有一定困难,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根据典型强化特点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 巫恒平仲建全
- 关键词: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 多排螺旋CT扫描在胸壁神经鞘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6年
- 神经鞘瘤是起源于神经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胸部神经鞘瘤常见于后纵隔脊柱旁区,位于胸壁者少见,有关报道也不多。作者通过我院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壁神经鞘瘤的CT征象分析及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1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4月至2015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胸壁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以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42~68岁,平均56岁。
- 刘玉建仲建全冯浩彭钰
- 关键词:神经鞘瘤后纵隔多平面重组技术骨质吸收
- CT findings of adrenal neurofibroma
- 目的 探讨肾上腺神经纤维瘤CT 表现.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自2001 年至2016年肾上腺纤维瘤有手术及病理结果患者18 例,并结合近年文献总结.结果 本组18 例患者,其中男性8 例,女性10 例,年龄<20 岁2...
- 刘玉建仲建全冯浩
- 梅毒树胶样肿MRI诊断一例
- 目的 掌握梅毒树胶样肿的磁共振表现;方法 选择个案病例,采用1.5T MRI进行颅脑平扫+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MRI表现复杂多变,常表现为脑萎缩、脑血管病、白质病变、树胶肿等;伴有颞叶病变的神经梅毒其MR检查显示病变多累...
- 仲建全
- 关键词:MRI
- MSC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分型和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MSCT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分型和分级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PA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特征,比较PAD各型中Lemmel’s综合征发生率与MSCT分型及分级相关性。结果:108例共发现PAD113个,其中单发103例,多发5例;Ⅰ型51个,Ⅱ型35个,Ⅲ型21个,Ⅳ型6个;小型9个,中型89个,大型15个。108例中Lemmel’s综合征0级共42例(38.9%),1~3级共66例(61.1%)。不同位置和大小PAD并发Lemmel’s综合征(1~3级)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型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χ2=8.13,P=0.04),中型憩室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χ2=6.87,P=0.03)。结论:MSCT对PAD的分型及Lemmel’s综合征影像分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对Lemmel’s综合征患者的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 唐翎仲建全冯浩黄燕涛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乳头旁憩室十二指肠
- 神经纤维瘤病MRI影像学表现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结合常规MRI及增强扫描,分析各型神经纤维瘤病的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1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常规行MRI及钆剂强化扫描,总结1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平扫及增强扫描)特点。结果:根据NIH的诊断标准,11例中,3例属NFⅠ型,8例属NFⅡ型。单侧桥小脑区听神经瘤1例;双侧桥小脑听神经瘤3例,其中1例伴右侧眼眶后份脑膜瘤;脑部多发脑膜瘤3例;椎管内髓外肿瘤4例,其中颈部2例,胸椎1例,骶椎1例。通过MRI能准确显示病灶分布、大小、形态及信号特征,能清楚显示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论:MRI平扫+增强在神经纤维瘤病诊断中较其他影像学检查有明显优势。
- 巫恒平仲建全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自贡地区居民(成人)多部位骨密度现状调查研究
- 2021年
- 分析自贡地区不同年龄段常住居民(20岁以上)腰椎、股骨颈、全髋骨密度(BMD)变化特点,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的诊断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79岁健康成人按10岁一个年龄组分成6组,利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XA)测量健康成人腰椎正位(L1-4)及股骨颈、全髋骨密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骨密度值与年龄、性别、部位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中,男性的股骨颈、全髋的骨峰值出现在30-39岁,而腰椎(L1-4)的骨峰值在20-29岁;女性的腰椎(L1-4)、股骨颈、全髋的骨峰值均在20-29岁。50-59岁股骨颈、腰椎的骨密度值与除20-29岁之外所有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0-69岁年龄段全髋的骨密度值与各年龄段的骨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椎与股骨颈、全髋骨密度值各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39岁股骨颈与全髋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以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年龄增加,骨密度逐渐下降。50岁之后的女性腰椎骨量下降速度高于男性,不同部位骨质密度下降速度及开始时间不一致,需要测量多部位的骨密度,在40岁以后推荐测量股骨颈BMD来诊断骨质疏松。
- 仲建全唐翎刘玉建李艳吕敏丽
- 关键词:骨密度骨峰值骨质疏松
- 胃壁肿物——请分析病变性质
- 2023年
- 患者男,67岁,右上腹痛1+周入院。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阵发性隐痛,每次持续时间约1分钟,不伴恶心、呕吐、发热。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血清淀粉酶189 U/L(参考值:100~1200 U/L),癌胚抗原CA125、CA199、CA50正常。胃镜示:胃体后壁见大小约6.0 cm×7.0 cm黏膜隆起,表面光滑,黏膜面肿块顶端可见约1.5cm×1.5 cm大小深凹溃疡(图1)。
- 刘玉建刘玉建万丹仲建全
- 关键词:CA199CA50血清淀粉酶尿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