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谦
- 作品数:12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无锡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肝胆积液引流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肝胆积液引流器,包括第二圆筒,第二圆筒的顶端贯穿有引流管,引流管与第二圆筒的交接处活动嵌设有转环,转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丝,引流管的外部活动套设有套管,套管的一侧壁贯穿有弯管,弯管的内部活动嵌设有两个...
- 乔谦
- 1例肝血管瘤术后腹壁异位骨化患者的护理
- 2022年
- 异位骨化是机体在正常骨骼系统之外(通常是软组织)形成成熟骨组织的病理现象[1]。这种变异现象是外科手术罕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多数情况下患者是没有症状的[2]。术前心理指导、医患沟通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避免医患纠纷。2019年7月4日本科室收治1例肝血管瘤术后腹壁异位骨化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杨静静郁新乔谦
- 关键词:个案护理
- 自制腹腔三套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引流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比较2种自制腹腔三套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引流效果的差别。方法将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放置腹腔三套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橡胶管材质)15例和实验组(胸管材质)15例,比较2组的引流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的引流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腹腔三套管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明显改善腹腔引流效果,其中采用胸管材质的自制改良三套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引流效果明显优于橡胶管材质的腹腔三套管。
- 陈屹郁新乔谦陈颖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引流护理
- Toll样受体与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然而目前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种跨膜受体,在固有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新近发现TLRs与炎性介质、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有密切联系。已有研究表明TLRs广泛参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免疫逃逸,并在免疫治疗中发挥作用,对TLRs的深入研究可揭示TLRs在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可能寻找到治疗肿瘤的新靶点。本文将对TLRs与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 乔谦顾澄宇蔡兵
- 关键词:TOLL样受体消化系统肿瘤免疫治疗
- 中度和重度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 评价新的急性胰腺炎(AP)分类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原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新的分类标准将其细分为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组(57例)和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组(21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入院后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APACHEⅡ、Ranson、SIRS、改良Marshall、JSS、BISAP、Imrie评分,胃肠减压天数,入住ICU天数,住院总天数,外科干预例数,病死率,住院总费用等.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性别比、病因、血细胞比容、SIR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入院时血肌酐、血尿素氮、血乳酸脱氢酶水平及APACHEⅡ、Ranson、改良Marshall、JSS、BISAP、Imrie评分分别为(157.13±101.60) μmol/L、(10.38±7.43) mmol/L、(780.62±645.01) IU/L和(13.71±5.03)、(5.14±2.15)、(5.48±2.36)、(4.62±1.63)、(2.57±0.60)、(4.71±1.27)分;MSAP组分别为(71.85±27.90) μmol/L、(4.71±2.57) mmol/L、(337.70±177.77)IU/L和(7.39±3.91)、(2.49±1.56)、(0.81±0.85)、(2.21±1.37)、(1.68±0.81)、(2.77±1.24)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AP组患者均有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单器官功能衰竭8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3例,9例患者病死;MSAP组患者均治愈出院.SAP组患者入住ICU例数及入住平均天数、住院总天数、住院总费用分别为11例、(8.10±13.67)d、(45.8±45.5)d、(11.41±16.67)万元;MSAP组分别为2例、(0.16±0.88)d、(26.3±19.7)d、(3.62±2.93)万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按新的AP分类标准将重症急性胰腺炎分为MSAP、SAP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 乔谦顾澄宇蔡兵吴鸣宇占强夏敏严洁毕杰
- 关键词:胰腺炎疾病特征局部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
- Shc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Shc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3例肝癌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Shc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hc1蛋白表达量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培养肝癌SMMC-7721细胞,以siRNA技术干扰Shc1的表达,采用MTT法和细胞划痕试验分别检测干扰Shc1对细胞增殖活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在33对样本中,肝癌组织中Shc1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Shc1表达于肝癌细胞的胞质中。无肝硬化的患者Shc1阳性率(100%)高于伴肝硬化者(54.2%),术前Child-Pugh分级A级的患者Shc1阳性率(75.9%)高于B级或C级的患者(0%),术前血AFP阳性患者Shc1阳性率(79.2%)高于AFP阴性患者(33.3%),术后病理EdmondsonⅢ、Ⅳ级患者Shc1阳性率(84.2%)高于Ⅰ、Ⅱ级的患者(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Shc1表达后,随时间延长,SMMC-7721细胞增殖、迁移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 Shc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Shc1的阳性率与有无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术前AFP、病理Edmondson分级相关;干扰Shc1的表达可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
- 戴敏刘俊朱海燕顾澄宇陶汉川乔谦杨树东蔡兵
- 关键词: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RNA干扰
- 胰岛素瘤19例诊治分析
- 2013年
- 胰岛素瘤是临床较少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低,胰岛素瘤为胰岛B细胞肿瘤,是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引起低血糖最常见的原因,为探讨其诊治规律,现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9例胰岛素瘤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 陆飞蔡兵乔谦张志强顾炜毕杰许炯
- 关键词:胰岛素瘤外科治疗
- 肝脾联合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系统评价肝脾联合切除治疗肝癌伴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所有检索均截止至2009年8月。由2名评价员筛选和提取资料,并用Minors量表进行质量评估。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非随机对照试验,患者总数476例(肝脾联合切除组232例,单纯肝癌切除组244例)。结果显示肝脾联合切除组(HS组)与单纯肝癌切除组(H组)手术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OR值(95%cI)分别为0.57(95%C10.12~2.66,P=0.47)和0.93(95%C10.59~1.46,P=0.75)。与H组相比,HS组术后CD4+T细胞比例、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上升,其WMD值(95%CI)分别为7.90(7.01~8.79,P〈0.01)、0.75(0.70~0.80,P〈0.01)、5.47(5.13~5.82,P〈0.01)、174.89(116.61~233.18,P〈0.01)。术后CD8+T细胞下降,其WMD值(95%CI)为-7.66(-8.53~-6.79,P〈0.01)。两组术后5年生存率的OR值(95%CI)为1.37(0.86~2.18,P=0.18)。结论根据已有文献,肝脾联合切除术治疗肝癌伴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未增加手术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但目前证据未表明能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
- 乔谦顾澄宇吴鸣宇蔡兵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脾功能亢进肝脾联合切除META分析
-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结石复发情况及术后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2
- 2019年
-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HTD)后结石复发及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行LC联合LCHTD治疗的89例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术后结石复发率、1~3年累计复发率和单因素分析采用χ 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和95%可信区间,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18例患者出现结石复发情况,复发率为20.22%,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年2.25%(2/89),2年5.62%(5/89),3年12.36%(11/8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胆总管直径、结石数量、碎石术、胆总管扩张、胆囊管扩张、合并胆管或胰腺炎症与联合术后结石复发有关( 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胆总管直径≥1.5 cm、胆总管扩张、胆囊管扩张、合并胆管或胰腺炎症是联合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LC联合LCHTD治疗后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较多,且部分因素会合并出现,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期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率。
- 殷国贤朱慧顾澄宇蔡兵乔谦
-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腹腔镜复发
- 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处理策略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的诊断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胆囊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B超诊断胆囊管结石的准确率为25.6%(20/78),CT为30.8%(24/78),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为81.5%(53/65)。78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其中,7例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BDE),8例高危老年患者先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1个月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并发穿刺孔感染1例,胆漏1例。术后随访8个月-2年未发生胆道狭窄及胆总管结石。结论胆囊管结石术前诊断较为困难,MRCP有助于发现胆囊管结石,高危老年患者应先行PTGBD,尽可能避免急诊手术。疑有胆囊管结石应仔细探查胆囊管,腹腔镜手术处理胆囊管结石安全可行。
- 顾澄宇陈颖乔谦徐成凯毕杰蔡兵
- 关键词:胆囊管结石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