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建兵
-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市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炎症因子评分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评分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mGP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mGPS根据C-反应蛋白和白蛋白分为0、1、2分组,NLR、PLR分别以中位数为截取值分为低分组和高分组。回顾性分析炎症评分指标与患者临床特征、化疗近期疗效及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关系。将可能影响疾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客观有效率,mGPS 0分组高于mGPS 1分组和2分组,NLR低分组高于NLR高分组(P<0.05);PLR低分组与高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mGPS 0分组高于mGPS 1分组和2分组,NLR低分组高于NLR高分组,PLR低分组高于PLR高分组(P<0.05)。PFS在mGPS 0、1、2分三组间,低分组较高分组延长(P<0.05);NLR低分组较NLR高分组延长,PLR低分组较PLR高分组延长(P<0.05)。NLR和PLR高分组发生胸膜转移者较低分组明显增多(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证实,mGPS是NSCLC患者PF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62,95%CI:1.417~2.716,P<0.05)。结论:炎症因子评分mGPS、NLR、PLR均与NSCLC患者预后有关,其中mGPS评分是晚期NSCLC患者PF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乔建兵戴宏宇徐春华陈文萍
- 关键词:炎性因子预后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机制及其治疗策略被引量:4
- 2011年
-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原癌基因C-erbB1的表达产物,属于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在人类多种实体肿瘤中过度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及血管生长等有关。
- 乔建兵陈文萍
-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耐药机制RECEPTOR原癌基因家族成员
- 血清白蛋白对接受全身化疗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对接受全身化疗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9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化疗组(n=50)和最佳支持治疗组(BSC组,n=4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参数和预后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根据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比较不同血清白蛋白水平患者接受化疗或BSC治疗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在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中,化疗组和BSC组的中位生存时间(mOS)分别是8个月和5.2个月(P=0.00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脑转移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是接受全身化疗的老年晚期NSCL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血清白蛋白水平最佳临界值为3.2 g/dl时,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65.5%。在患者血清白蛋白≥3.2 g/dl时,化疗组和BSC组的mOS分别为:12个月和5.8个月(P<0.001);在患者血清白蛋白<3.2 g/dl时,化疗组和BSC组的mOS分别为:6.2个月和4.8个月(P>0.05)。结论低蛋白血症是老年晚期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前检测血清白蛋白水平对实现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 徐小峰戴宏宇乔建兵夏春伟
- 关键词:血清白蛋白非小细胞肺癌全身化疗最佳支持治疗预后
- 吸烟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微小RNA-34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吸烟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微小RNA(miR)-34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稳定期COPD患者106例,包括吸烟者74例(吸烟+COPD组)和不吸烟者32例(不吸烟+COPD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包括50例吸烟者(吸烟对照组)和50例不吸烟者(不吸烟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血清miR-34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miR 34a水平和FEV/FVC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miR-34a水平与COPD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吸烟对照组、不吸烟+COPD组及吸烟+ COPD组受试者血清miR-34a水平均高于不吸烟对照组,且吸烟+ COPD组高于吸烟对照组和不吸烟+ COPD组(P<0. 05)。吸烟对照组、不吸烟+ COPD组及吸烟+ COPD组受试者FEV1/FVC均低于不吸烟对照组,且不吸烟+ COPD组低于吸烟对照组,吸烟+ COPD组低于吸烟对照组和不吸烟+ COPD组(P<0. 05 )。所有受试者的血清miR-34a水平与FEV1/FVC呈负相关(r=-0.542,P<0.001).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相关因素后,血清miR-34a水平为0.503-0. 668、>0.669分别使COPD的发生风险增加4.64倍.12.97倍。血清miR-34a水平升高与吸烟对COPD的发生有明显的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P<0.05).结论吸烟的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miR-34a水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且血清miR-34a水平升高与吸烟的交互作用可明显增加COPD的发生风险。
- 徐小峰戴宏宇夏春伟乔建兵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肺功能
- 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对荷食管鳞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对人食管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食管鳞癌Eca-109细胞株接种于裸鼠皮下,制备裸鼠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西妥昔单抗组、顺铂组和两药联合组。动态测量各组移植瘤体积,给药结束后取出瘤体称瘤体质量,计算抑瘤率。取血标本检测肿瘤标志CEA。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对照组、西妥昔单抗组、顺铂组和联合用药组平均肿瘤体积分别为(2 056.3±787.3)、(1 642.0±850.3)、(1 540.7±427.7)和(1 299.3±583.8)mm3。析因分析显示,单药作用后肿瘤大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间无交互作用,F=0.160,P=0.691。对照组、西妥昔单抗组、顺铂组和联合用药组平均瘤质量分别为(1.84±0.75)、(1.70±0.90)、(1.27±0.51)和(0.95±0.25)g;西妥昔单抗处理后瘤体质量减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1,P=0.279;而顺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82,P=0.003;两药间无交互作用,F=0.211,P=0.649。对照组、西妥昔单抗组、顺铂组和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0、7.6%、31.0%和48.4%。西妥昔单抗和顺铂单药各自均能降低CE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间无交互作用,F=0.601,P=0.443。药物干预后对照组、西妥昔单抗组、顺铂组和联合用药组P-MAPK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530±0.77、0.791±0.08、1.705±0.12和0.901±0.85,西妥昔单抗明显下调了P-MAPK蛋白表达水平,F=669.332,P<0.001;而顺铂上调了P-MAPK蛋白的表达,F=23.000,P<0.001;两药联用后P-MAPK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两药之间无交互作用,F=1.207,P=0.279。结论顺铂上调EGFR下游蛋白P-MAPK的活化,西妥昔单抗与顺铂联用表现为相加作用,抑制移植瘤生长作用优于单药组。
- 乔建兵陈文萍王琳李苏宜
- 关键词:食管癌裸鼠移植瘤西妥昔单抗顺铂
- 外周血NLR和PLR评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含铂双药化疗疗效和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化疗前外周血NLR和PLR与晚期NSCLC患者接受一线含铂双药化疗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的初治晚期NSCLC患者230例,计算化疗前NLR和PLR,并根据ROC曲线图计算其截断值。分析NLR和PLR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别比较各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根据ROC曲线计算NLR和PLR临界值分别为:4.5和235。外周血PLR与治疗反应显著相关(P<0.05),而NLR与治疗反应无明显相关(P>0.05)。高NLR组和低NLR组OS分别为:11个月和15.8个月(P<0.001);高PLR组和低PLR组OS分别为:12个月和15.2个月(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结果显示,NLR和PLR是晚期NSCL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外周血PLR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化疗反应,NLR和PLR是晚期NSCL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治疗前评估NLR和PLR可以判断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
- 徐小峰戴宏宇乔建兵夏春伟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 比较吉非替尼与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对比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纳入吉非替尼对比铂类联合第3代化疗药物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截止于2012年3月,采用Stata 10.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项研究,共1926例患者。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的人群中,吉非替尼在无进展生存期(HR=0.43,95%CI:0.32~0.58,P<0.001)和有效率(71.5%vs.38.1%,OR=4.04,95%CI:2.90~5.61,P<0.001)方面均优于化疗组,在总生存期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3,95%CI:0.75~1.15,P=0.492)。在安全性方面,吉非替尼主要为皮疹、腹泻和肝功能损害;化疗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结论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NSCLC具有一定优势,可作为EGFR敏感突变者的一线用药选择。
- 乔建兵陈文萍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化学治疗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