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亚玲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早更新世
  • 3篇更新世
  • 2篇巨猿
  • 2篇化石
  • 1篇大样本
  • 1篇第四纪
  • 1篇动物群
  • 1篇英文
  • 1篇生物事件
  • 1篇头骨
  • 1篇头骨化石
  • 1篇年龄
  • 1篇暖期
  • 1篇温暖期
  • 1篇线性判别分析
  • 1篇小哺乳动物
  • 1篇巨猿动物群
  • 1篇个案
  • 1篇个案研究
  • 1篇骨化石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重庆中国三峡...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5篇严亚玲
  • 4篇金昌柱
  • 3篇王元
  • 2篇魏光飚
  • 2篇张颖奇
  • 2篇朱敏
  • 2篇刘毅弘
  • 1篇徐钦琦
  • 1篇何希贤
  • 1篇王乃文
  • 1篇秦大公
  • 1篇邓成龙
  • 1篇李素萍

传媒

  • 3篇人类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古脊椎动物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在小哺乳动物化石分类鉴定中的应用——4种类化石大样本的个案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12年
小哺乳动物化石在晚新生代生物地层学和生物年代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筛洗法在古生物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后,通常可以采集到数量可观的标本,使得其地位较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更加彰显。因此,小哺乳动物化石标本的分类鉴定也成了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然而,传统形态学方法在对大量标本进行分类鉴定时,往往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而将不稳定的细微性状变异作为依据建立新种,或者忽视一些肉眼难于察觉的形态学差异而将两个甚至多个类群合并到一起,导致基于形态学的化石分类鉴定随意性增加,失去客观性。此外,对于不具鉴定意义的非关键性单个牙齿,很难凭借肉眼或显微镜观察进行区分。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选取了安徽繁昌人字洞早更新世早期三种类甘肃模鼠Mimomys gansunicus, 郑氏异模鼠Heteromimomys zhengi和繁昌维蓝尼鼠Villanyia fanchangensis的1284件臼齿并以早上新世内蒙古比例克的比例克模鼠Mimomys bilikeensis的163件臼齿作为参考,采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在各个臼齿咬合面上分别选取了7~14个同源landmark对咬合面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线性判别分析,建立了针对这4个种的臼齿咬合面形态差异判别函数。分析结果表明,根据这些landmark所提供的形态差异信息,人字洞的1284件臼齿标本中的确存在3个可以明显区分且形态学性状稳定的类群,先前的分类鉴定得到了验证。与之不同地点不同时代的比例克模鼠也可以很好区分。因此,建立在大样本基础上的这4种类臼齿咬合面同源形态特征的判别函数可以用来描述这些种类较为稳定的形态特征差异,并用来作为今后对样本较少的标本进行分类鉴定时的判别依据。因为几何形态测量学的方法不仅可以对二维的离散landmark数据以及重要形态学特征的轮廓线进行分析,甚至还可以扩展至三维空间,所以上述方法对于�
张颖奇严亚玲刘毅弘魏光飚
关键词:线性判别分析小哺乳动物
关于广西崇左地区早更新世的三次生物事件
2016年
在广西崇左地区已发现4个早更新世的哺乳动物群,从老到新分别是:鲤鱼山百孔洞动物群(距今约200万年);泊岳山的巨猿洞动物群(距今约180万年);三合大洞动物群(距今约120万年);以及缺缺洞动物群(早于距今100万年)。事件6距今约260万年,应出现在百孔洞动物群之前,为步氏巨猿的最低层位事件(The Gigantopithecus blacki LSD)。事件7距今约190万年,应当出现在泊岳山的巨猿洞动物群和百孔洞动物群之间,为武陵山大熊猫的最低层位事件(The Ailuropoda wulingshanensis LSD)。事件8距今约100万年,应出现在缺缺洞动物群的末尾,为中华乳齿象的最高层位事件(The Sinomastodon HSD)。生物事件有规律地出现在寒冷期的末尾,或温暖期的开始。
徐钦琦金昌柱张颖奇王元朱敏严亚玲王乃文何希贤李素萍
关键词:早更新世生物事件温暖期
广西崇左泊岳山巨猿洞早更新世的鼠科化石被引量:3
2016年
最近在广西崇左泊岳山巨猿洞采集到大量步氏巨猿、猩猩、长臂猿等高等灵长类及伴生的属种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本文系统记述了该化石点小哺乳动物群中的优势群体——鼠科化石:似锡金小鼠(Mus cf.M.pahari)、似大林姬鼠(Apodemus cf.A.peninsulae)、细狨鼠(Hapalomys gracilis)、狭齿狨鼠(Hapalomys angustidens)、先社鼠(Niviventer preconfucianus)、安氏白腹鼠(Niviventer andersoni)、拟爱氏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oides)和似始家鼠(Rattus cf.R.pristinus)共6属8种,其中包括了5个绝灭种。研究表明,泊岳山巨猿洞鼠类主要属种的形态特征显然要比同地区的三合大洞显得原始,而较相似于重庆巫山龙骨坡的相关鼠类,因此推测其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这与古地磁的测年结果(距今约180万年)相吻合。泊岳山巨猿洞的鼠类大部分均为东洋界成员以及树栖、半树栖及林地生活的种类,反映当时的自然景观为热带-亚热带的森林-林灌环境。泊岳山巨猿洞鼠科化石的研究丰富了我国南方早更新世巨猿-中华乳齿象动物群中小哺乳动物化石的记录,这对于探讨我国南方第四纪生物地层的划分将提供重要的信息。
王元秦大公严亚玲金昌柱
关键词:早更新世
第四纪中华乳齿象属(Sinomastodon,Gomphotheriidae)头骨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记述了产自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早更新世早期的江南中华乳齿象(新种)Sinomastodon jiangnanensis sp.nov..中华乳齿象属是迄今旧大陆发现的唯一短颌嵌齿象,化石主要产于我国,时代从早上新世至更新世.以前发现于我国更新统的材料只是一些单个牙齿,现人字洞发现了完整的头骨、下颌骨及臼齿列等材料,这是中华乳齿象头骨化石在我国第四系地层中的首次发现.新种以真象型的头骨、短颌、下门齿缺失及结构相对简单的丘型齿等特征区别于其他嵌齿象类,应归入中华乳齿象属.新种依颅顶上凸、颧弓升高及关节突高、冠状突位置靠前等特征显然进步于上新世的属型种S.intermedius和S.hanjiangensis,而臼齿齿谷中无白垩质充填又较更新世的S.yangziensis和泰国的Sinomastodon sp.nov.显得原始,这反映了中华乳齿象从上新世向更新世演化在形态特征上的过渡性.依动物群分析,江南中华乳齿象在长江以南的出现及其由北向南的扩散很可能与第四纪早期我国东部地区一次明显的降温事件有一定的耦合关系.
王元金昌柱邓成龙魏光飚严亚玲
广西扶绥岩亮洞早更新世独角犀年龄结构的分析
2014年
岩亮洞是广西扶绥地区最近新发现的早更新世巨猿化石点,经过初步发掘,采集到了丰富的巨猿材料及大量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犀类化石居多,包括146颗完整的牙齿及十多件头后骨骼化石,从形态特征判断,这些犀类化石应属于独角犀的一新种Rhinoceros fusuiensis。岩亮洞巨猿动物群中的独角犀以种群丰度最大而不同于其他已知东亚地区的巨猿动物群中的独角犀类材料。本文从犀类牙齿的主尖釉质层、齿质暴露程度、咀嚼面的磨蚀程度等方面对岩亮洞独角犀的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该死亡群中至少有4头幼年个体、5头青年个体、5头成年个体和1头老年个体。依据牙齿磨蚀程度和牙齿萌出顺序对年龄结构的分析及统计显示,其中青年个体和成年个体最多,幼年个体次之,老年个体最少,其死亡的原因不是通常意义上磨耗型死亡,突发性的灾害可能是造成这种死亡年龄分布的主要原因。
严亚玲金昌柱朱敏刘毅弘刘进余
关键词:早更新世巨猿动物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