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喆
- 作品数:217 被引量:82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联苯苄唑醋酸曲安奈德对皮肤癣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联苯苄唑醋酸曲安奈德联合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M-38A方案对分离自体股癣的皮肤癣菌进行联苯苄唑醋酸曲安奈德按照10:1比例混合后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联苯苄唑醋酸曲安奈德对皮肤癣菌的MIC范围为≤0.03~4mg/L,MIC_50为0.5mg/L,MIC_90为1mg/L。结论:联苯苄唑醋酸曲安奈德按照10:1比例混合后并没有降低联苯苄唑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 万喆王爱平李若瑜陈伟
- 关键词:皮肤癣菌体外抗真菌活性
- 烟曲霉体内获得性耐药及回复敏感国内首次报告
- 烟曲霉是一种腐生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烟曲霉袍子较小,直径为2~3 μm,可以在空气中漂浮,并且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正常人群的免疫力可以快速有效的清除吸入的烟曲霉孢子,因此一直以来烟曲霉的致病性没有得到重视.侵袭性曲...
- 陈剑万喆李若瑜
- 关键词:烟曲霉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
- 文献传递
- 不同方法治疗皮肤型孢子丝菌病被引量:4
- 2011年
- 皮肤型孢子丝菌病首选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如碘化钾、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等。由于个体差异及疾病情况的复杂性,患者对每种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反应不同,最近我们应用不同的方法治愈了4例皮肤型孢子丝菌病患者,报道如下。
- 王爱平陈伟万喆涂平李若瑜
- 关键词: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手术
- 分离自甲真菌病的帚霉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对从甲真菌病患者病甲分离到10株帚霉属(Scopulariopsis)真菌进行形态学研究,了解其形态学特征,并进行菌种鉴定。方法:将研究菌株分别接种于麦芽浸汁琼脂(MEA)、马铃薯琼脂(PDA)、燕麦琼脂(OA)和沙堡琼脂(SGA)培养基,28℃下培养观察菌落形态。对研究菌株的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描述。结果:10株帚霉中发现短帚霉4株,纸帚霉3株,布伦特帚霉、白帚霉、黄帚霉各1株。不同种帚霉的菌落形态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的表现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形态学特征的观察能够对临床常见的帚霉属进行菌种的分类鉴定。
- 余进李若瑜王晓红万喆王端礼
- 关键词:形态学电镜
- 抗真菌药单独及联合应用对曲霉菌的体外药敏试验研究被引量:2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B(AmB)、伊曲康唑 (ICZ)和特比萘芬 (TBF)在体外对 4种 70株曲霉菌的抑菌作用。方法 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订的M38 P方案 ,AmB、TBF和ICZ在单独用药时分别取 10 0 %、10 0 %、≥ 80 %的生长抑制为最低抑菌浓度 (MIC) ,联合用药时均为 10 0 % ,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解释为FIC <1有协同作用 ,FIC≥ 1但 <2有相加作用 ,FIC≥ 2有拮抗作用。结果 3种抗真菌药单独应用对曲霉菌种间MIC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经q检验P <0 0 5 ) ,联合用药时TBF ICZ对曲霉菌产生协同作用百分比与AmB TBF、AmB ICZ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11 6 6 7,P =0 0 0 1和 χ2 =2 5 899,P <0 0 0 0 1) ,而AmB TBF和AmB ICZ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 =3 70 4 ,P =0 0 5 4 ) ,但有种间不同。结论 3种抗真菌药对曲霉菌敏感性不同 ,TBF ICZ联合用药对曲霉在体外具有协同作用 ,其效果优于AmB与TBF或ICZ的组合。
- 董平万喆李若瑜
- 关键词:抗真菌药单独用药曲霉菌两性霉素B特比萘芬
- 烟曲霉在不同温度和营养下生长特性的初步探讨
- 张晋卿刘伟谭静文万喆李若瑜
- 趾间型足癣患者细菌菌种分布特征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趾间型足癣患者趾间和健康志愿者趾间细菌菌种分布特征。方法对37例经临床和真菌镜检确诊的趾间型足癣患者的趾间进行细菌培养,然后给予1%联苯苄唑霜1次/d外用治疗4周,在治疗后的第1、2、4周分别对趾间再进行细菌培养。3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健康志愿者趾间细菌培养葡萄球菌属占92.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32.5%,未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趾间型足癣患者细菌培养葡萄球菌属占74.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7.9%,表皮葡萄球菌仅占2.3%,还分离到化脓性链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经过4周的外用联苯苄唑霜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消失,表皮葡萄球菌又成为优势菌(37.5%)。结论趾间型足癣患者趾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明显高,此乃足癣继发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因此积极治疗足癣对预防足癣合并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王爱平王晓红万喆陈伟郝凤兰汪科王晓阳高那李若瑜
- 关键词:细菌联苯苄唑
- 硝酸咪康唑和克霉唑对临床常见分离真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万喆王爱平李若瑜
- 关键词:硝酸咪康唑克霉唑皮肤癣菌念珠菌体外抗真菌活性
- 国产伏立康唑对临床分离病原真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了解国产伏立康唑对北京和我国其他地区临床分离的常见病原真菌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分别参照CLSIM27-A2和M38-A方案测定伏立康唑对144株酵母和82株产孢丝状真菌的抗菌活性。受试菌株包括念珠菌114株(含氟康唑获得性耐药白念珠菌)、新型隐球菌20株、阿萨希毛孢子菌10株、曲霉62株(含伊曲康唑耐药曲霉及两性霉素B不敏感曲霉)、镰刀菌10株、尖端赛多孢菌10株。结果伏立康唑对念珠菌(不包括氟康唑耐药和剂量依赖敏感白念珠菌)、新型隐球菌、阿萨希毛孢子菌的MIC50≤0.5mg/L、MIC90≤1mg/L;而对氟康唑获得性耐药白念珠菌MIC50和MIC90均>16mg/L。对曲霉、尖端赛多孢菌的MIC50≤1mg/L、MIC90≤2mg/L,对镰刀菌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4mg/L和>16mg/L。结论伏立康唑对多数酵母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尤其是对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等氟康唑天然耐药菌株。该药对多数产孢丝状真菌也有较好的体外抗菌作用,包括伊曲康唑耐药及两性霉素B不敏感的曲霉以及对多种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尖端赛多孢菌;但其对氟康唑获得性耐药白念珠菌有一定交叉耐药。
- 乔建军刘伟金星姬万喆陈伟王端礼李若瑜
- 关键词: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病原真菌
- 真菌性肉芽肿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皮肤真菌性肉芽肿是皮肤科临床最为常见的感染性肉芽肿性皮炎之一.我们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2000年1月--2010年4月间611例肉芽肿性病例中,对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组织真菌镜榆或培养阳性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真菌肉芽肿性皮肤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点,以期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水平。
- 余德厚李若瑜陈喜雪武玲慎万喆王晓红涂平
- 关键词:真菌性肉芽肿临床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