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翔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内淋巴囊的增殖细胞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了解大鼠内淋巴囊的细胞增殖状态。方法 :选用 10只健康成年 S-D大鼠 ,腹腔注射 5 -溴 -2′-脱氧尿嘧啶核苷 ( Brd Urd)后 ,取颞骨作组织学处理 ,用抗 Brd Urd单克隆抗体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内淋巴囊 S期细胞的定位与分布。结果 :在内淋巴囊上皮、上皮下区域和囊腔内存在着散在的 Brd Urd+ 细胞 ,它们多位于内淋巴囊的中间部 ;耳蜗未发现阳性细胞。结论 :大鼠内淋巴囊具有细胞增殖功能 。
- 黄孝文肖红俊汪吉宝黄翔
- 关键词:内淋巴囊细胞增殖免疫组织化学内耳
- β-肌动蛋白在雏鸡毛细胞再生修复过程中的变化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雏鸡基底乳头 (basilarpapilla ,BP)庆大霉素损伤后不同修复时间听毛细胞β 肌动蛋白 (β actin)和 β 肌动蛋白mRNA(β actinmRNA)的变化。方法 选 10d龄依沙褐种鸡 48只 ,36只给予庆大霉素 (每天 10 0mg/kg体重 )肌肉注射 ,连续 10d ,于停药后第 1、3、7、14、2 1和 2 8天各处死动物 6只 ,另 12只用作同期正常对照 ,每组 2只。分别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P损伤区域β actin和 β actinmRNA表达状况 ,并对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染色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 结果在停药后的 1、3、7d ,BP中 β actin免疫反应物呈现由阴性逐渐转为阳性反应的变化 ,至第 14天时 ,其阳性反应物强度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 ,以后增强缓慢。停药后第 7天 ,BP听毛细胞 β actinmRNA先于 β actin表达至高峰。结论 鸡BP损伤后 14d新生的毛细胞静纤毛已分化成熟 。
- 雷雳汪吉宝黄翔
- 关键词:毛细胞肌动蛋白类免疫组织化学
- 外周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对致敏内耳的识别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了解外周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内耳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提取全身致敏加双侧内耳致敏(A组)、全身致敏(B组)和对照组(C组)等3组供者动物(豚鼠)的外周淋巴细胞,并在体外行51Cr核素标记。将标记的淋巴细胞分别转移到具有相同免疫史的(即全身致敏加右侧内耳致敏)受体豚鼠内,按不同的供者来源,受体动物亦分为A组(15只)、B组(10只)、C组(10只)。20~24小时后取出受体动物双侧颞骨,称重,用γ计数器测定其放射性含量(CPM/g)。结果CPM/g平均值A、B两组致敏耳(右耳777.34和698.35)明显高于非致敏耳(左耳600.32和553.42)(P值均<0.05),C组两耳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致敏内耳与非致敏内耳CPM/g的比率为1.34,明显高于B组(1.12)和C组(1.0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耳在抗原刺激下产生免疫反应受外周循环系统的免疫监控。
- 龚树生曾新力汪吉宝黄翔
- 关键词:迷路自身免疫淋巴细胞同位素标记内耳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内耳病耳蜗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内耳病模型动物耳蜗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方法 利用同种异体内耳抗原免疫豚鼠 ,以建立自身免疫性内耳病 (autoimmuneinnereardisease ,AIED)动物模型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位技术 ,研究热休克蛋白 (heatshockprotein ,hsp) 70在正常对照组及AIED模型动物实验组耳蜗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豚鼠螺旋神经节细胞中存在hsp70样蛋白基础表达 ;实验组 2 8耳中 10耳 (35 7% )听阈提高≥ 10dB ;此组动物螺旋神经节细胞和血管纹、螺旋韧带hsp70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以粗制膜迷路抗原免疫豚鼠 ,听阈提高动物hsp70在螺旋神经节细胞和血管纹、螺旋韧带合成增加。
- 严臻龚树生黄小林黄翔汪吉宝
- 关键词:耳蜗热休克蛋白70
- 庆大霉素致损后鸡耳蜗毛细胞再生的放射自显影研究
- 1998年
- 7d龄纯种伊沙鸡连续皮下注射硫酸庆大霉素10d,用药经4d开始肌肉注射氘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TdR)于不同时间取出内耳基底乳头进行放射自显影(ARG)观察。发现停药当天组标记细胞多支持细胞,位于损伤区基底膜上表层之间,第7d时受损区可见到标记的成熟毛细胞,对照组未见标记的毛细胞和支持细胞,提示庆大霉素中毒后鸡基底乳头中细胞增殖活跃,基底乳头中某些支持细胞作作前体细胞。
- 聂国辉汪吉宝黄翔
- 关键词:庆大霉素耳毒性耳蜗毛细胞再生放射自显影
-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内耳免疫反应中的表达被引量:6
- 1998年
-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在内耳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钥孔血蓝蛋白激发已全身致敏的26只大鼠内耳,诱发其内耳免疫反应,然后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内耳的ICAM1的表达。结果内耳激发后6小时,螺旋轴静脉及其回流小静脉即有ICAM1表达,12小时内淋巴囊及其囊周区出现ICAM1表达,在24~48小时内耳各部位ICAM1表达达最高峰。72小时各种炎性细胞浸润到内耳的各个部位。随后ICAM1表达逐渐减弱,28天完全消失。结论内耳免疫反应时,ICAM1在炎性细胞从循环系统进入内耳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控ICAM1表达的细胞因子也可能还来自内淋巴囊以外的其他细胞。
- 龚树生曾新力汪吉宝黄翔
- 关键词:自身免疫内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