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泰

作品数:27 被引量:425H指数:1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经济管理
  • 4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0篇旅游
  • 8篇城市
  • 6篇长三角
  • 5篇乡村
  • 5篇乡村旅游
  • 4篇旅游地
  • 3篇旅游流
  • 3篇空间结构
  • 3篇高铁
  • 2篇生态
  • 2篇水上旅游
  • 2篇乡村旅游地
  • 2篇旅游空间
  • 2篇共同富裕
  • 2篇GIS
  • 2篇城市群
  • 2篇城镇化
  • 1篇等级秩序
  • 1篇地城
  • 1篇都市

机构

  • 21篇苏州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山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3篇滑铁卢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1篇惠州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26篇黄泰
  • 8篇席建超
  • 4篇保继刚
  • 3篇葛全胜
  • 3篇张捷
  • 2篇刘泽华
  • 2篇魏向东
  • 2篇解杼
  • 1篇应南茜
  • 1篇戴学军
  • 1篇王行风
  • 1篇周晓芳
  • 1篇刘艳艳

传媒

  • 4篇经济地理
  • 3篇资源科学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旅游科学
  • 1篇规划师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旅游学刊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水运(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州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空间结构分形被引量:21
2009年
城市游憩场点系统是和谐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对象,也是一种结构复杂的自然—人文复合系统。本文选取随机聚集维数、空间关联维数、网格维数三项指标,以苏州市区为例,对新时期我国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分形及优化进行了系统论证与解析。研究发现:①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是具有分形特性的;②各分维指标能够准确地刻画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异,也为环城游憩带理论及城乡二元游憩结构分异现象等提供了分形解释依据;③苏州游憩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呈现出一种核心松散—外围紧致、自组织能力离心化现象比较严重的结构递变趋势,这种结构模式与游憩需求的空间分布结构基本吻合,它准确反映了成熟型游憩场点系统的空间发展态势,也说明加强对游憩场点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的引导和提升,是和谐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④与以往研究结论相对比,发现游憩场点系统与旅游景区(点)系统在空间结构上存在合理的分形差异。
黄泰保继刚戴学军
关键词:空间结构分形维数
中国旅游古村镇社会生态系统韧性建设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解决好旅游古村镇社会生态系统的矛盾冲突并加强其系统韧性建设,是新时代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在适应性循环视角下,旅游古村镇在发展过程中一般会经历开发、保护、释放、更新四个循环阶段,在这个系统演化过程中,旅游介入后会形成新的旅游古村镇社会生态系统,同时各子系统内部产生新的冲突,三个子系统之间形成非平衡状态。旅游古村镇应以适应性治理为导向解决其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矛盾及冲突,并以价值重现为目标,生态保护为起点,产业要素流动发展为动力,文化内嵌为灵魂强化其系统韧性建设,促进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黄泰
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
基于旅游流特征分析的旅游区域影响研究——以淮安市为例被引量:27
2006年
本文以旅游流为立足点,深入分析了旅游区域影响的机制(细分出3种基本环境机制)及空间模式(归纳出3种基本空间影响模式),并进一步将机制(Mechanism)、模式(Model)进行组合,形成旅游流区域影响分析的“M-M”基本效果矩阵,从而树立了基于旅游流及空间视角的旅游区域影响分析框架。最后对淮安市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检验其在目的地区域旅游开发实践中的作用。
黄泰张捷
关键词:旅游流
乡村旅游结构方程模型建构与度量被引量:2
2017年
乡村旅游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科学动力模式。文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方式及其动力因子影响机理,实证度量了我国乡村旅游政策、经济、文化、环境四大因子系统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
黄泰查爱欢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乡村旅游
旅游地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复合模型初探——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一种机制假说被引量:52
2003年
 针对当前关于是旅游地生命周期还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争论,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旅游地生命周期与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区分了由界定指标不同而呈现的两种旅游地生命周期类型;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一种新的可能作用机制:旅游地-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复合模型,完善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体系.论文探讨了该模型的两种具体类型,并以南京等旅游地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论文结果暗示着旅游产品组合及资源整合在调整旅游地的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刘泽华张捷黄泰解杼
关键词:旅游经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市场营销战略导向下夜间旅游的供需矛盾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2021年
通过4Ps传统营销战略分析的城市夜间旅游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单一性,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4Cs营销战略尤为必要,通过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到消费者、成本、便利、沟通四个层面的深化,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夜间旅游的发展着力点及改进方案,以期通过夜间旅游助力夜间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
黄仁玉杨然天黄泰
关键词:夜间旅游市场营销战略
高铁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影响计量研究被引量:25
2017年
高铁正成为影响我国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关键性因素,已有高铁旅游影响研究普遍存在供需分离的系统化视角缺位问题。立足多目的地-多客源地交互的旅游供需空间系统视角,利用GIS集成方法和旅游系统引力模型研究了有无高铁网络两种情境下的长三角区域旅游竞争力和出游力格局,分析了高铁对区域旅游一体化影响的具体方向、程度和意义。结果发现:(1)高铁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影响增强,扩大了旅游竞争力、出游力等级差异,带来逆向均衡一体化效应;(2)高铁强化了长三角区域旅游格局的核心-边缘结构,边缘地区非高铁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和出游力进一步被削弱,而核心高铁城市上海的中心性仍在增强;(3)高铁开通后,边缘地区新增开高铁城市的旅游格局变化最大,但固有劣势使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区域旅游整体的非均衡发展态势;(4)高铁时空压缩在削弱空间距离因素影响的同时,促进了区域旅游竞合关系的本位回归,规避旅游供给的同质化竞争、强调差异化发展是发挥高铁旅游一体化联动效应的根本路径模式。最后,指出高铁开通可以为边缘地区城市提供相对公平的交通发展平台,是防止边缘地区城市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必要条件,进而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黄泰席建超葛全胜
关键词:高铁区域旅游一体化长三角
高铁对都市圈城市旅游服务力格局演变的影响——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被引量:38
2014年
构建2007、2010、2013年三个时间断面铁路网络数据集,利用GIS和Huff服务力模型研究高铁对长三角城市旅游服务力格局演变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铁对长三角城市旅游服务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节点和廊道锁定效应,同时旅游服务力从上海、苏南向高铁影响显著的浙北城市扩散,促进了核心区域的相对均衡。2高铁影响下长三角城市旅游服务力格局具有比较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模式。3高铁对旅游服务力格局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它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但又是防止比较优势下降的必要条件。4长三角城市旅游服务力等级分布存在幂律分布和分形特征,结合以往发现进一步证实旅游等级现象可能普遍存在幂次法则和分形发育。
黄泰查爱欢应南茜魏向东
关键词:长三角
长三角乡村旅游典型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共同富裕的共生演进的实证分析
2024年
文章基于共生理论,以长三角地区60个乡村旅游典型县为例,利用Lotka-Volterra物种竞争、共生协调度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等多元集成模型,解析2000—2021年县域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共同富裕共生演进的时空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1)长三角乡村旅游典型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共同富裕持续良性共生演进,“以城带乡”特征明显,乡村正逐步追赶城镇。(2)中心城市更能引领乡村旅游典型县城镇与乡村共生发展,长三角形成了以上海、杭州、宁波和南京为核心向周围辐射的县域城乡共生发展空间格局。(3)乡村旅游典型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共同富裕的共生演进受多要素影响,其中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和旅游资源禀赋不是绝对的促进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市场规模、旅游人才建设和适度的政府调控水平能够起到显著促进作用。
黄泰卫嫚席建超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共同富裕旅游政府调控
长江三角洲居民乡村旅游空间机会差异及影响机制被引量:5
2016年
旅游机会公平是新近国际旅游学术本位反思及社会伦理责任担当关注的热点。本文立足旅游供需系统视角,利用GIS和改进的人口加权距离模型研究了中国长江三角洲居民乡村旅游的空间差异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长江三角洲居民乡村旅游的空间机会格局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近似半圆环形等级圈,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衰减变化特征;(2)城镇与农村人口之间乡村旅游空间机会差异格局具有整体离散、外围显著的特征,差异程度比率范围大约在0.563 55~1.169 28之间,出现了城镇人口出游机会优于农村人口的资源配置“城乡错位”现象,说明乡村旅游点开发向城市集聚的市场导向特征明显;(3)居民乡村旅游的总体机会与城镇化水平呈线性正相关,而城镇与农村居民的空间机会差异程度与城镇化水平呈正态分布相关,即城镇化水平很低和很高城市的城乡差异小,而城镇化水平中等城市的城乡差异大;(4)乡村旅游空间机会的等级差异分布普遍符合幂次法则,这种相对成熟的等级发育意味着旅游机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矛盾长存,发挥制度优势、建立行政干预长效机制是推进旅游空间机会公平的必要手段;(5)乡村旅游空间机会与居民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中高程度的显著相关性,既说明了本文模型实证结论的合理性,也证实二者存在本质差异,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更深入具体地揭示旅游机会差异的问题本质及解决路径;(6)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政府权力与企业资本结成相对稳定的利益增长联盟,以及社会福利领域政府干预调控的相对不足,是形成长江三角洲居民乡村旅游空间机会差异格局的深层原因。
黄泰席建超葛全胜
关键词:乡村旅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