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文丽

作品数:71 被引量:468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生物学
  • 6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灵芝
  • 12篇活性
  • 10篇抗氧化
  • 9篇栽培
  • 7篇多糖
  • 7篇羊肚菌
  • 7篇木耳
  • 6篇松茸
  • 6篇细胞
  • 5篇理化性
  • 5篇理化性质
  • 5篇多肽
  • 4篇性状
  • 4篇神经保护
  • 4篇农艺
  • 4篇农艺性
  • 4篇农艺性状
  • 4篇子实
  • 4篇子实体
  • 4篇位点

机构

  • 7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0篇四川大学
  • 6篇成都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无限极(中国...
  • 2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西昌学院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桂林市农业科...

作者

  • 71篇黄文丽
  • 42篇金鑫
  • 40篇熊川
  • 32篇陈祖琴
  • 25篇李萍
  • 22篇陈诚
  • 21篇郑林用
  • 20篇李小林
  • 19篇李强
  • 9篇朱宇
  • 7篇李强
  • 5篇杨志荣
  • 3篇刘宗敏
  • 3篇罗强
  • 3篇王兰英
  • 3篇黎青
  • 3篇蒲志刚
  • 3篇杜文平
  • 3篇冯俊彦
  • 2篇杨瑶君

传媒

  • 8篇天然产物研究...
  • 4篇应用与环境生...
  • 4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食品安全质量...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湖北林业科技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食用菌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14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灵芝属线粒体rns基因的特异扩增引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属线粒体rns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引物及其应用,涉及遗传进化领域。该引物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上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引物可以一次...
李强黄文丽熊川金鑫李萍
文献传递
一种抑制松露内生菌且缓解挥发性成分散失的松露切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抑制领域,具体为一种抑制松露内生菌且缓解挥发性成分散失的松露切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松露多糖溶液的配置及喷施:将松露多糖冻干粉加水配置成松露多糖溶液;然后将松露多糖溶液均匀喷施于新鲜松露切片上;...
熊川李萍黄文丽金鑫
不同块菌的系统发育分析和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研究分析夏块菌(Tuber aestivum)、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和白块菌(Tuber panzhihuanense)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将三种新鲜块菌制成匀浆液,按照高剂量(125 g/kg)、低剂量(2.5 g/kg)的块菌经灌胃不同剂量的块菌匀浆,每天灌胃一次,连续2周,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分别通过中性红的吞噬实验来检测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MTT法测定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值指数,SRBC免疫小鼠后检测其半数溶血值(HC50),测定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结果显示夏块菌、印度块菌和白块菌实验组都能显著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其中低剂量组的白块菌效果最显著,三种块菌匀浆都显著增强了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高剂量组的印度块菌效果最好,同时都大幅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含量,各实验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这三种新鲜块菌匀浆能够显著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综合分析得出印度块菌的高剂量组效果更显著。
金鑫陈诚陈祖琴黄文丽
关键词:印度块菌系统发育分析免疫功能
基于rDNA ITS和ISSR标记研究四川松茸遗传多样性被引量:4
2014年
松茸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菌,至今无法人工栽培.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松茸资源,以采自四川小金、雅江、木里等7个县的24株不同生境的野生松茸子实体为材料,采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及rDNA ITS序列分析的方法研究这些菌株的遗传资源及多样性.从15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2条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所有菌株进行了扩增,所得条带表明,在松茸中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树状图表明,来自木里、会东、小金的大部分松茸样品聚为一个类群,而雅江、盐源、盐边、冕宁的为另一类群,呈现一定的地理分化现象.通过对各菌株rDNA ITS序列分析表明,松茸菌株间的ITS序列相似性很高.同时系统进化树表明四川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与美洲口蘑(T.magnivelare)同源关系较近,与欧洲口蘑(T.caligatum)距离较远,这与报道的形态学分类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表明四川松茸蕴含丰富的遗传信息.
李强李小林黄文丽熊川杨志荣郑林用
关键词:松茸遗传资源ISSR分子标记地理分化
偏肿栓菌内生木霉菌株18-21抑菌效果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筛选获得对植物根腐病及食用菌腐败等有效的生防菌,采用抑菌圈法和对峙培养法筛选生防菌株,通过形态学和16S r DNA分子鉴定确定生防菌分类地位。从1株野生偏肿栓菌Trametes gibbosa子实体中分离获得1株具有抑菌效果的生防菌,代号为18-21。筛选获得的这株生防菌对植物根腐病及食用菌腐败病原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的抑制率分别为56.7%、65.8%,并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侧芽胞杆菌(Bacillus latersprorus)、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等病原细菌均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类鉴定,确定为渐绿木霉(Trichoderma viridescens)。研究结果拓宽了生防菌的分离材料来源,丰富了生防资源,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李强李小林黄羽佳陈诚黄文丽熊川郑林用
关键词:内生菌生物防治抑菌镰刀菌
一种羊肚菌源抗氧化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小分子活性肽领域,涉及一种来源于羊肚菌子实体蛋白的抗氧化肽,具体一种羊肚菌源抗氧化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抗氧化肽包含以下序列:Ala‑Tyr‑Asp‑Gln‑Ile‑Asp‑Ala‑Ala‑Pro‑Glu...
熊川黄文丽金鑫李萍张璐
文献传递
野生翘鳞肉齿菌子实体内生菌多样性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解翘鳞肉齿菌[Sarcodon imbricatus(L.ex Fr.)Karst.]子实体内生菌的多样性,以西藏、吉林的新鲜野生翘鳞肉齿菌子实体为材料,采用可培养方法分离并鉴定其中的内生细菌与真菌.共从中分离出52株细菌、26株真菌.鉴定结果显示,所有内生细菌分别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占96.2%,处绝对优势.其中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最多,占40.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次之,占23.1%.26株真菌共分为14个属,Phaeomoniella最多,占26.9%,隐球菌属(Cryptococcus)其次,占11.5%.从菌柄及菌盖中分离的细菌、真菌种类及数量均有差异.本研究分离的这些菌株具有很大的潜在利用价值,可为筛选具有特殊功效的菌株提供新的材料来源,同时也可为探索外生菌根菌与共生植物之间的物质交换与菌根合成打下基础.
李强李树红李小林陈诚黄文丽熊川杨志荣郑林用
关键词:子实体内生菌多样性外生菌根
一种灵芝菌种提纯复壮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
本发明属于真菌栽培领域,针对现有的传统灵芝菌种培养基质导致的灵芝菌种活性降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菌种提纯复壮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该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灵芝菌种复壮培养基:所述灵芝菌种复壮培养基含有下述配...
金鑫黄文丽李小林陈祖琴
文献传递
四川松茸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解松茸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采自四川7个松茸主产区的14个松茸样品为材料,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其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各个产区松茸样品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但采自相近地点、相似环境的松茸样品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样品的丰度范围为15~25,多样性指数依次为盐源〉冕宁〉会东〉木里〉雅江〉盐边〉小金;条带回收测序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松茸内生细菌种群丰富,各个产区松茸优势种群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假单胞菌属、爱文菌属、芽孢杆菌属在所有样品中均有分布,而且都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产碱杆菌属与鞘氨醇杆菌属在大部分样品中为优势种群;而杜擀氏菌属、赖氨酸芽孢杆菌属在特定样品中为优势种群,表明松茸内生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研究结果可为筛选促进松茸生长的内生菌提供依据。
李强李小林黄文丽熊川杨阳杨志荣郑林用
关键词:松茸内生细菌群落结构
猴头菇多糖的理化性质及其神经保护活性
2024年
在明确猴头菇多糖的理化特性的基础上,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以猴头菇子实体为原料,水提醇沉制备猴头菇粗多糖,DEAE-52纤维素层析柱和Sephacry1 S-300 HR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获得猴头菇精多糖组份(HEP),SEM、FT-IR分析多糖的形貌及结构特性,PMP柱前衍生法明确其单糖组分。自由基清除活性实验分析HEP的抗氧化活性,构建H2O2胁迫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探索HEP的神经保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HEP精多糖得率为1.07%,分离获得三个多糖片段,颗粒状态不均,主要由甘露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和岩藻糖组成,FT-IR明确HEP异头碳为β构型。通过HEP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测定发现其对三种自由基都表现出清除活性,IC50值分别为1.61、2.23和2.89 mg/mL。此外,HEP对H2O2胁迫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涉及细胞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重塑和降低Caspases-3的活性。HEP具有抗氧化活性,对氧化损伤引发的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可能成为治疗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新策略。
晋雅彭国庆李萍邹鑫熊川金鑫黄文丽
关键词:猴头菇多糖PC12细胞神经保护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