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波
- 作品数:23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考虑边界弹性约束的索力动力检测理论与试验研究
- 目前索力的检测大多不考虑索的垂度、抗弯刚度和边界条件的影响,导致索力检测的结果偏大。为了提高索力动力检测精度,考虑索的垂度、抗弯刚度和边界弹性约束等因素建立了数学物理模型,给出了索频率方程的无量纲形式,研究了各因素对索力...
- 魏金波李国强
- 关键词:索力动力检测抗弯刚度频率法
- 文献传递
- 钢索索力检测综述
- <正>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含索空间结构形式已广泛地应用于斜拉桥、悬索桥和大跨屋面等结构中。作为主要承力构件拉索的索力是控制索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索力达不到设计大小,结构的刚度将降低,严重时,将发生结构整体失稳。...
- 魏金波李国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集真空包装自动存取熨烫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衣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真空包装、自动存取、熨烫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衣柜,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真空包装系统、熨烫系统、存储系统和控制系统;真空包装系统包括包装单元和两个真空密封单元,包装单元位于机架顶部对衣物进行套袋处理;两个真...
- 张彦彬王荣杨圣泽孙炳蔚魏金波于咏琪刘晓彤孔瑟李长河
- 文献传递
- 建筑结构的主动隔震控制被引量:3
- 2011年
- 建筑结构的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荷载时结构的动力反应。被动隔震控制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的结构控制。为了进一步降低结构震动,主动控制无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它对于提高结构抵抗外界激励不确定性的能力,直接减少输入的干扰,以及在震动发生时连续自动的调整结构动力特性方面均优于被动控制。通过试验对建筑结构主动隔震控制进行研究,试验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智能实验室进行。试验模型是3层2跨的剪切型结构,设置在底层的3个伺服千斤顶提供不超过2%建筑自重的控制力,控制结构的面内运动(X方向,Y方向和XY平面内的转动)。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基础隔震层的位移,而且可以控制基底剪力在5%结构自重以内。
- 魏金波张哲B.F.Spencer
- 关键词:隔震系统识别
- 考虑抗弯刚度的索力动力检测法被引量:2
- 2009年
- 为提高索力测试精度,考虑抗弯刚度对索力识别精度的影响,提出考虑抗弯刚度的索力动力检测方法。首先给索一定量化的定义。然后建立考虑抗弯刚度的物理模型研究其振动特性。研究表明,对索力较小或短索,抗弯刚度对索力检测精度的影响不可忽略。最后给出索力检测的公式,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这些公式有一个简洁的表达式,识别过程简单而且容易实现。
- 魏金波段欣
- 关键词:抗弯刚度索力动力检测
- 考虑索支座振动的索力识别研究
- 2009年
- 为了提高索力测试精度,考虑索的抗弯刚度和支座振动建立物理模型,导出了索的位移函数,进而得到索力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索的支座振动对索力动力检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索力较小时,考虑支座振动进行索力识别所得结果明显大于不考虑支座振动时的索力识别结果,但随着索力的增大,这种差别的趋势减小,不考虑支座振动将识别出不可接受的误差。
- 魏金波段欣
- 关键词:抗弯刚度动力分析
- 考虑边界弹性约束刚度的拉索参数识别被引量:2
- 2008年
- 提出了由拉索实测振动频率同时识别出拉索索力和抗弯刚度的模态参数识别法。首先,在考虑边界弹性约束刚度基础上研究了拉索索力、抗弯刚度和频率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振动模态特点,得到索的等效长度。进而以拉索索力和抗弯刚度为模态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态参数进行识别,保证理论模型和实测模型之间的总误差最小。最后,通过算例进行验证,表明使用模态参数识别法能够精确的识别出索力和抗弯刚度。
- 魏金波段欣
- 关键词:索力
- 考虑抗弯刚度的索力动力识别
- 2009年
- 为了提高索力测试精度,考虑了索的抗弯刚度对索力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了考虑抗弯刚度的索力动力识别方法.首先,给索一定量化的定义;其次,建立了考虑抗弯刚度的物理模型来研究索的振动特性.研究表明,对于索力较小和短索,抗弯刚度对索力测量精度的影响不可忽略;最后给出了索力识别的公式,这些公式有一个简洁的表达式,识别过程简单而且容易实现.
- 魏金波段欣
- 关键词:抗弯刚度索力
- 考虑边界弹性约束的索力动力检测理论与试验研究
- 目前索力的检测大多不考虑索的垂度、抗弯刚度和边界条件的影响,导致索力检测的结果偏大。为了提高索力动力检测精度,考虑索的垂度、抗弯刚度和边界弹性约束等因素建立了数学物理模型,给出了索频率方程的无量纲形式,研究了各因素对索力...
- 魏金波李国强
- 关键词:抗弯刚度频率法
- 弹性支承拉索动力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拉索的动力特性是拉索性能分析的基础。考虑弹性支承的影响建立了拉索动力分析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了拉索的动力特性。研究表明:弹性支承刚度增大,索的整体刚度增大,索的自由振动频率增大;弹性支承刚度对奇数阶频率的影响远大于对偶数阶频率的影响;当反映索弹性支承刚度大小的无量纲参数k>25时,认为索两端固定,可不考虑索弹性支承刚度对拉索动力特性的影响。
- 魏金波李国强蒋夏子俊
- 关键词:弹性支承拉索动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