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金丽

作品数:13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腺癌
  • 7篇乳腺
  • 7篇乳腺癌
  • 5篇肿瘤
  • 4篇腺肿瘤
  • 3篇甲状腺
  • 2篇原发性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复发
  • 2篇数据库
  • 2篇数据库软件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外科
  • 2篇基因
  • 2篇甲基化
  • 2篇甲基化检测
  • 2篇甲状旁腺
  • 2篇甲状腺切除

机构

  • 11篇江苏省苏北人...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3篇魏金丽
  • 10篇章佳新
  • 7篇邵稳喜
  • 7篇符德元
  • 7篇祝玉祥
  • 5篇谭好升
  • 2篇何春兰
  • 2篇李小荣
  • 2篇张翼
  • 2篇张荣君
  • 2篇石静
  • 1篇朱长仁
  • 1篇任传利
  • 1篇罗舟

传媒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中Sox17、β-连环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Sox17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浸润性乳腺癌与良性乳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92例浸润性乳腺癌与60例良性乳腺增生组织中Sox17、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分析三者表达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Sox17、β-catenin及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0% (35/92)、70.7% (65/92)、68.5% (63/92),与良性乳腺增生组织中的75.0% (45/60)、35.0% (21/60)和26.7% (16/60)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Sox17的阳性表达与β-catenin和Cyclin D1的异常表达呈负相关(r=-0.675,P<0.01和r=-0.673,P<0.01),β-catenin与Cyclin D1间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r=0.693,P<0.01);Sox17表达阴性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1);β-catenin和Cyclin D1的异常表达均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阳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 Sox17在乳腺癌中表达降低与β-catenin和Cyclin D1表达增加显著相关,并且三者的表达与某些乳腺癌重要临床病理参数显著相关,提示三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符德元朱长仁谭好升魏金丽祝玉祥章佳新
关键词:乳腺癌Β-连环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
乳腺癌中BRCA1、GSTP1和MGMT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背景与目的:DNA甲基化是1种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肿瘤诊断、预后及疗效判断方面,DNA甲基化是1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肿瘤标志物。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中组织标本中BRCA1,GSTP1和MGMT这3种与DNA修复功能有关基因的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106例配对的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对BRCA1、GSTP1和MGMT基因的甲基化状况进行检测,统计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主要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乳腺癌组织标本中,BRCA1、GSTP1和MGMT的甲基化频率分别为24.5%(26/106)、29.2%(31/106)和18.9%(20/106),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7.5%(8/106)、11.3%(12/106)和4.7%(5/106)的甲基化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至少有1种基因发生甲基化的分别为50.9%(54/106)和19.8%(21/106),每个标本的平均甲基化数分别为0.73和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BRCA1基因甲基化与患者的年龄及ER(-)呈显著正相关(P=0.007和0.020);MGMT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16,0.025和0.030);GSTP1基因甲基化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呈显著正相关(P=0.028和0.033);同时有超过1种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较晚的病理分期及淋巴转移正相关(P=0.028和0.007)。结论:BRCA1、GSTP1和MGMT基因甲基化状况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同时存在多个基因甲基化预示着乳腺癌具有侵袭性表型,联合检测3者的甲基化状况可能对乳腺癌预后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符德元魏金丽祝玉祥谭好升章佳新
关键词:乳腺癌甲基化甲基化特异性PCR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研究影响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术后复发的相关临床病理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PTMC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平均随访57(18~120)个月,复发率为10.5%(13/12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mm(P=0.013)、颈部淋巴结转移(P=0.001)、多发癌灶(P=0.007)及甲状腺包膜侵犯(P=0.000)与PTMC复发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P=0.001)、多发癌灶(P=0.007)及甲状腺膜包膜侵犯(P=0.000)与PTMC复发显著相关。结论:PTMC总体预后良好,但仍有较高的复发率,且复发与某些临床病理学因素显著相关,在决定手术方式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符德元魏金丽祝玉祥邵稳喜何春兰章佳新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微小癌复发
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中Sox17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背景与目的: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甲基化异常是导致抑癌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是一种可用于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的血浆循环DNA中Sox17基因的甲基化状况,探讨其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PCR,MSP)法,对86例乳腺癌组织、36例乳腺良性肿瘤的癌旁正常组织及其配对的血浆循环DNA中Sox17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进行检测,并结合乳腺癌的主要临床病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86例乳腺癌组织中Sox17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率为77.9%(67/86),与其相应血浆循环DNA中Sox17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率为61.6%(53/86),36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血浆中均未检测到Sox17基因异常甲基化。患者血浆循环DNA中Sox17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肿瘤组织中该基因的甲基化显著相关(r=0.502,P=0.000)。在乳腺癌组织标本中Sox17基因甲基化率与患者肿瘤分期(χ2=6.18,P=0.041)、淋巴结转移(χ2=13.54,P=0.001)显著相关,在血浆标本中,Sox17基因甲基化率与患者肿瘤分期(χ2=27.06,P=0.000)、肿瘤大小(χ2=9.65,P=0.007)及淋巴结转移(χ2=20.80,P=0.000)显著相关,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及ER、PR、HER-2/neu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x17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与乳腺癌的预后相关。血浆中Sox17基因甲基化,是一个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符德元任传利谭好升魏金丽祝玉祥何春兰邵稳喜章佳新
关键词:乳腺癌DNA甲基化循环DNA
单独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病例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单独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病例特征及生存情况,研究预后指标.方法 选取美国SEER数据库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确诊为浸润性导管癌、雌激素受体阴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阴性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孕激素受体情况进行分组,共入组单独受体阳性型乳腺癌患者77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2 075例,比较两者的病例特征及乳腺癌特异生存,并对预后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生存资料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Log-rank检验法,生存资料多因素分析采用向前逐步COX回归法.结果 单独受体阳性型乳腺癌患者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种族分布(P=0.711)、肿瘤部位(P=0.325)、婚姻状况(JP=0.255)、组织学分级(P =0.773)、肿瘤大小(P =0.949)、淋巴结转移情况(P =0.821)、病理分期(P=0.567),以及是否接受放疗(P=0.434)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独受体型乳腺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5.56岁,中位年龄54岁,早于三阴性乳腺癌(P =0.001),两者乳腺癌特异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肿瘤>2 cm[HR =2.777(95% CI:1.295 ~5.955),P=0.009],及淋巴结有转移[HR =3.669(95% CI:1.881 ~7.154),P<0.001]可显著增加单独孕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癌症相关死亡风险.结论 单独孕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早,癌症特异生存与三阴性乳腺癌相似,肿瘤大小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是该型乳腺癌独立预后指标.
魏金丽章佳新
关键词:孕激素类雌激素类预后
肾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例误诊分析
2012年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mi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简称甲旁亢,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引起甲状旁腺素(parathyrin,PTH)合成与分泌过多,通过其对骨与肾的作用,导致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本病多见于20~50岁成年人,亦可见于儿童与老人,女性多于男性。
张荣君章佳新符德元邵稳喜谭好升魏金丽石静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泌尿系结石误诊
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后临床体会被引量:7
2014年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外科疾病,且大部分患者为年轻女性,传统的甲状腺手术在裸露的颈前留下一条6~ 10 cm长的手术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美容.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于2009年8月至2013年3月采用胸前壁人路30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手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8月至2013年3月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甲状腺肿块患者30例,其中女26例,男4例;平均年龄(27.6±6.0)(16~40)岁.关键词:甲状腺手术;甲状腺肿瘤;
祝玉祥章佳新邵稳喜魏金丽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甲状腺肿瘤腹腔镜
胸壁汗腺癌术后复发再治疗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13年
患者男,68岁。因右侧胸壁恶性肿瘤切除术后2年,再次发现肿块6个月于2011-01-02入住我科。2年前患者在外院行右侧胸壁肿瘤切除术(具体术式不详),术后病理示右侧胸壁汗腺癌,术后未行进一步治疗。无相关疾病家族史。
张荣君章佳新符德元邵稳喜祝玉祥谭好升魏金丽石静
关键词:汗腺肿瘤外科学胸壁复发
二甲双胍对乳腺癌的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降低糖尿病患者乳腺癌的发生率及提高其生存率,具体机制包括胰岛素依赖型效应、胰岛素非依赖型效应、激活免疫及杀灭肿瘤干细胞等,大规模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以进一步确定二甲双胍在乳腺癌预防及治疗中的作用。然而,距离将其真正应用到临床还有很多疑问亟须解决。
魏金丽邵稳喜章佳新
关键词:二甲双胍乳腺肿瘤
24例小肠恶性肿瘤诊治体会被引量:3
2008年
魏金丽李小荣张翼
关键词: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诊治体会发病率普外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