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正岫

作品数:22 被引量:38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篇针刺
  • 7篇针灸
  • 7篇红外热像
  • 6篇红外热像图
  • 5篇面部
  • 5篇面瘫
  • 3篇针刺疗
  • 3篇针刺疗法
  • 3篇神阙
  • 3篇经络
  • 3篇刺疗法
  • 2篇穴位
  • 2篇针刺治疗
  • 2篇针灸效应
  • 2篇神经麻痹
  • 2篇神阙穴
  • 2篇皮肤温度
  • 2篇温度
  • 2篇面神经
  • 2篇面神经麻痹

机构

  • 20篇中国中医研究...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中医研...

作者

  • 22篇魏正岫
  • 16篇张栋
  • 13篇温宝珠
  • 12篇高惠合
  • 6篇王凤玲
  • 4篇彭悦
  • 4篇王巧妹
  • 3篇王晓红
  • 3篇李蕙
  • 3篇孟竞璧
  • 2篇吴中朝
  • 2篇王淑友
  • 1篇庞丽
  • 1篇黄子明
  • 1篇崔承斌
  • 1篇莫英伟
  • 1篇付卫星
  • 1篇宋剑南
  • 1篇常宝琪
  • 1篇张祖萍

传媒

  • 5篇针刺研究
  • 4篇中国针灸
  • 2篇中医杂志
  • 2篇自然杂志
  • 2篇红外技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5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5篇1996
  • 1篇1993
  • 4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 3篇198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部皮肤温度与面部血流量关系的对照观察被引量:26
1999年
使用红外热像方法和超声多普勒技术,对30 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部表浅的颞浅动脉和面动脉的血流量与其分布区的皮肤温度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显示:(1)面部动脉血流量较大者,其分布区的皮肤温度也较高,反之则较低;(2)在面部的穴位针刺治疗后,面部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随之上升;(3)在面部所分析的四个区域之间和针刺的前后,温度与血流的对应关系趋向基本一致,两者比值相差的范围较小,在09538~12835∶1 之间。说明面部动脉与相应供血区的皮肤温度有一定的定量关系。
张栋薛立功魏正岫高惠合唐洁人张祖萍温宝珠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皮肤温度动脉血流量面部
经络温度特性的客观显示——针灸后循经温度变化的红外热像图表现被引量:15
1989年
为验证经络理论的科学性,配合其他生物物理方法直观观察经络的走行,我们使用红外热像方法对针灸前后人体体表的温度分布状态进行观察。
张栋孟竞璧高惠合温宝珠魏正岫常宝琪陈乃明王德凤
关键词:针灸方法循经经络理论温度变化体表温度灸治
经脉温度特性的红外热像图显示被引量:63
1996年
本文应用红外热像方法对43例健康人体躯干的体表温度进行了观察,目的是了解无大中血管纵向分布的前后正中线(督任二脉循行部位)上温度分布的特点。结果显示:自然状态下,57.1%的受试者背部正中线和7.7%的腹部正中线上具有纵向分布的高温线(带);在分别对命门穴和中肮穴艾灸后,70.4%的受试者背部正中线及56.0%的受试者腹部正中线上温度升高,并可形成较自然状态下更长。连续性更好的高温线(带);背中线上的高温线及艾灸后出现的升温线较长,最长可达约50厘米,而腹中线上的该线则较短,一般在10-30厘米左右。结果提示:循躯干前后正中线分布的高温线(带)似是督任二脉温度特性的客现显示,而该线(带)的形成可能与致密结缔组织或微循环的某种特异性调节机制有关。
张栋付卫星王淑友魏正岫王凤玲
关键词:皮肤温度经络结缔组织
骨质疏松肾虚型腰痛远针近推效应临床研究
王彤吴中朝方存中杨金洪魏正岫魏立新庞丽胡静焦玥王丽娜黄子明
骨质疏松腰痛属于中医肾虚范畴,发病率为女性90%,男性为61%,为中老年高发病。拟选取45-75岁年龄段骨质疏松腰痛患者30例(肾虚型),对照组30例,按脱落率20%计算,共计划采集临床病例80例。采用针刺远端委中穴和太...
关键词:
关键词:中医肾虚针刺治疗推拿方法
灸神阙穴降脂抗衰老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2
1996年
灸神阙穴降脂抗衰老作用的研究王凤玲,王晓红,王巧妹,李蕙,魏正岫,李捷,夏秀清,宋剑南,牛晓红(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灸法室,北京100700;基础研究所)主题词穴.神阙,灸法,衰老/针灸效应,高血脂症/针灸疗法衰老是任何生物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随...
王凤玲王晓红王巧妹李蕙魏正岫李捷夏秀清宋剑南牛晓红
关键词:神阙穴高血脂症针灸疗法
艾灸井穴对目区温度影响的热像图观察被引量:14
1998年
为了解与目关系紧密的经脉和穴位,本文对102例受试者10条经脉的井穴分别给予艾灸,用红外热像仪对受试者的面部和目区温度变化进行观察和显像,结果:艾灸单测井穴后,大教、窍阴、隐白、至明、少冲和关冲6组“目减面温”差值的增加,厉兑组该值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涌泉、中冲和商阳3组无显著性变化。在多数观察组中,灸侧目区的温度变化大于非灸侧;停灸10min目区的温度变化大于灸中15min。结论:肝、胆、冒、脾、胱胱、心、三焦等经脉的井穴与目的关系较紧密,提示经穴存在相对特异性。
张栋魏正岫傅卫星王淑友王凤玲
关键词:井穴艾灸法
针刺合谷穴对面瘫治疗作用的红外热像观察被引量:44
1989年
依据“面口合谷收”的取穴原则,作者使用红外热像方法,对面瘫患者进行了针刺合谷穴前后的面部温度变化观察,借以了解针刺治疗的效果。现察结果显示:65例面瘫患者所得到的面部22个部位1430对温度数值,针刺后有75.8%为升温效应,10.1%无变化,14.1%为降温效应。针刺后全面部,左右侧面部及其他19个部位温度的升高都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后面部以口鼻部位的升温幅度最大,针刺后并可使健、患侧面部的温度接近平衡。以上说明,合谷穴与面口有紧密联系,针刺合谷穴对病患部具有疏通经络、改善气血运行、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作者认为,红外热像方法作为针刺治疗面瘫效果的判定指标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张栋彭悦魏正岫温宝珠高惠合孟竞璧
关键词:针刺疗法合谷穴红外热像面瘫
针刺留针时间长短与针刺升温作用关系的热像图观察被引量:30
1991年
留针法是针刺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代文献中对此具有专门的论述、如“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灵枢·经脉),“久病者、深内久而久留之”(灵枢·终始),“婴儿者,浅刺而疾发针”(灵枢·逆顺肥瘦)等。
张栋高惠合魏正岫温宝珠
关键词:针刺留针时间
面瘫面部红外热像图表现和温度特征被引量:13
1993年
本文用红外热像方法对21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庳患者面部温度分布进行的观察和对116例健康人的对照显示:患者面部双侧温度差大于健康人;眼、内眦和颧部,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本批患者患侧面部均温有41.4%高于健侧,25.7%低于健侧;眉、内眦、外眦和鼻唇沟的均温平均值低于健侧,眼、颧、颊和嘴角的该值高于健侧。病程短、病变重者的双侧面温差大于病程长、病变轻者,两组间也具有统计学差异。患者的自身对照示:病中双侧面温差大于愈后,眼、内眦部位尤其明确。观察结果提示:双侧面部温度不对称是面瘫的面部温度特征,双侧面温差大小与病变程度有关。本文结果为了解面瘫的面部循环和代谢状态提供了分析依据,为热像和温度在该病病变程度的判定和治疗恢复的评价等方面的探讨奠定了基础。
张栋魏正岫温宝珠高惠合彭悦
关键词:面瘫红外热像图
针刺光明穴对目区皮肤升温效应的观察被引量:18
1997年
为观察目与相关经脉的特殊联系,探讨胆经络穴(光明穴)与目区的对应关系,使用医学热像方法,对针刺单侧光明穴(23例)前后面部的温度分布及变化数值进行了观察,并与外关(30例)、足三里(40例)、合谷(63例)3个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显示:针刺光明穴后目区升温明显,目-面温差值较大,针刺同侧目区与对侧目区升温均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各对照组针刺后目-面温差值均较小,自身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各对照组与光明组的目-面温差值的组间比较,除外关组对侧目区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结果说明,光明穴与目区的对应关系比较紧密,“胆经系目系”有一定实验依据。
张栋魏正岫温宝珠
关键词:光明穴针灸效应穴位温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