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尉
- 作品数:59 被引量:1,296H指数:20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转基因水稻“克螟稻”选育被引量:153
- 1998年
- 螟虫(二化螟、三化螟等)和稻纵卷叶螟等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每年造成上百亿公斤的稻谷损失和因化学防治而造成的农田生态环境污染.培育抗螟水稻品种,是预防和控制螟虫和纵卷叶螟为害的重要措施.由于在现有的水稻种质资源中,只有极少数野生水稻对螟虫具有一定抗性,而...
- 舒庆尧叶恭银崔海瑞项友斌项友斌
- 关键词:水稻转基因水稻克螟稻选育
- ^(60)Co γ射线辐照对小麦愈伤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6
- 1993年
- 用^(60)Coγ射线不同照射量辐照旺盛生长的小麦愈伤组织,并于辐照后3、6、12天取材固定进行电镜观察。结果发现,未经辐照的愈伤组织细胞超微结构正常。经500Rγ射线辐照后,细胞结构有轻度损伤,随之出现旺盛的修复活动,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内嵴结构完善,内质网发达;辐照后12天细胞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经5000R辐照后细胞严重受损,结构逐趋模糊,细胞器逐步消解,最后细胞死亡。结合辐照后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以及再生株染色体变异频率等,认为对小麦愈伤组织进行辐射处理时照射量以500~1000R为宜。
- 胡天赐高明尉梁竹青
- 关键词:小麦愈伤组织钴60Γ射线
- γ射线辐照和无性系变异相结合诱发创造优异恢复系突变体R3027被引量:10
- 2003年
- 对中籼材料 3 0 2 7的幼穗先经 1 5Gy的6 0 Coγ射线辐照处理 ,而后接种于N6 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MS培养基上分化诱发产生了一系列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株 ,从中筛选出早熟恢复系突变体R3 0 2 7。与原亲本 3 0 2 7相比 ,突变体R3 0 2 7的多个农艺性状和配合力均明显改良。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Ⅱ 3 2A配组 ,成功选育单产最高达 1 0 477kg hm2 的杂交稻新组合Ⅱ优 3 0 2 7。
- 沈圣泉吴殿星高明尉夏英武舒庆尧
- 关键词:恢复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诱变育种配合力
- 籼型杂交水稻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粘滞性研究被引量:21
- 1998年
- 杂交籼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和协青早A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高达23%~24%,而恢复系密阳46和明恢63的AAC仅9%~11%.杂交稻的食用大米由F2籽粒组成,其AAC变幅达4%~25%,平均值约为16%~19%.用粘度速测仪(RapidVisco-Analyzer,RVA)测定了上述组合及部分亲本的淀粉粘滞性谱(RVA谱),珍汕97A和协青早A的崩解值分别为60.2和40.6RVU,消减值分别为48.6和72.3RVU;恢复系密阳46和明恢63的崩解值较大,分别为113.7和96.6RVU,消减值较小,仅为-20.2和-58.0RVU.其所配杂交稻汕优10号和汕优63食用稻米的RVA谱特征值介于双亲平均值和不育系之间.恢复系“中413”的AAC和协青早A相仿,因此所配组合协优413各项特征与不育系更为相似.不育系和保持系的AAC和RVA谱特征相似,表明不育细胞质对二性状无明显影响.汕优10号和汕优63二组合中高AAC对低AAC表现为1对显性基因遗传。
- 舒庆尧吴殿星夏英武高明尉
- 关键词:粘滞性稻米
- 水稻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核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被引量:7
- 1994年
- 水稻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DNA含量变动不大,RNA含量则在接种后第7天左右出现一个峰值,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在接种后第6-10天之间出现一个峰值,这两个峰值是愈伤组织分化的生理生化指标,并在愈伤组织形态分化之前已出现。此外,过氧化物酶活性峰可被早期处理的利福霉素所消除,而愈伤组织分化第9天用利福霉素处理则提高了过氧化物酶活性。
- 邢小黑尹道川高明尉
- 关键词:水稻愈伤组织过氧化物酶
- 环境诱导雄性不育26窄早突变体育性转换特性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用290Gy60Coγ射线处理柏稻品种26窄早干种子,在M2和M3中获得了数个育性受环境因素调节的突变体。对其中1份突变体进行生态箱鉴定和田间鉴定表明,其育性转换受温度控制,在日长为12~14h时,临界日平均温度约为23℃,低于23℃可诱导雄性不育,高于23℃则恢复部分可育。此突变体的育性转换特征不同于已有的光(温)敏不育系。
- 沈毓渭蔡其华高明尉
- 关键词:灿稻辐照突变体育性转换三系配套
- Bt水稻杂交育种中转基因的遗传分析被引量:26
- 2000年
- 利用PCR、GUS染色和West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了Bt水稻杂交后代群体,发现在394株GUS阳性株中,共有392株表达Bt蛋白,协同表达株率达99.49%。由此表明,在杂交后代中报告基因Gus和目的基因cry1Ab紧密连锁遗传与表达。本试验还发现,在BC1、BC1F2和粳粳交F2群体中转基因呈单基因显性遗传,而在籼粳交F2群体中偏离3:1分离。
- 王忠华崔海瑞舒庆尧项友斌吴殿星高明尉夏英武成雄鹰Illimar Altosaar
- 关键词:BT水稻转基因杂交育种
- 水稻野败型与滇-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 1996年
- 试验利用广亲和野败型不育系02428A和明恢63/02428F6、F8广亲恢选系研究了野败型不育系和滇-1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关系。结果表明,野败型不育系和滇-1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之间是非等位的,而且它们之间可能是相互独立的。现有的滇-1型不育系的一些粳稻恢复系同时具有对野败型不育系的恢复基因,野败型不育系的籼稻恢复系也可能包含对滇-1型不育系的恢复基因。这两组基因可能通过基因重组结合在同一个体中。
- 沈毓渭高明尉
- 关键词:野败型恢复基因水稻三系配套
- 小麦体细胞再生株中等臂染色体构型
- 1991年
- 对10株具有等臂染色体的体细胞再生株进行染色体构型分析,共有4种构型; (1)等臂染色体2n=42,(2)双等臂染色体2n=42,(3)等臂染色体和易位染色体2n=42,(4)双等臂染色体和易位染色体2n=42。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存在着普遍的染色体断裂和重接现象。而再生株中的等臂染色体是当代产生,因此推测等臂染色体可能是由染色体发生断裂,形成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经复制后,分裂时趋向一极形成等臂染色体。
- 钟国庆高明尉成雄鹰成雄鹰
- 关键词:再生株构型小麦
- 诱变与组培相结合提高小麦变异频率的研究
- 1993年
- 以3个普通小麦推广品种为材料,种子先经理化诱变处理后(EMS_(0.2)M,r—射线30KR,SA2mM),接种M_1代幼胚进行离体培养,比较了再生R_2代不同处理的变异频率。结果表明,EMS 处理后R_2代的变异频率和不分离变异所占比例最高;有益变异频率的提高以r—射线处理的R_2代最为显著,SA 处理也具有提高R_2变异频率的作用,但其有益变异及不分离变异与R_2对照接近。诱变处理后R_2代与R_2对照相比,对变异谱没有明显影响。
- 刘国振高明尉成雄鹰梁竹青胡天赐
- 关键词:小麦诱变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