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抗种粒斑驳基因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3
- 1995年
- 3个在成株与种粒抗性上不同的品种(系)东农79-9、东农81-43、铁6915(东农)与3个都感的品种合丰25、丰收12、天北白目配制15个杂交组合。1991与1992年在网室与田间同时种植杂交组合的6个世代,人工接种SMV,鉴定实验结果认为,抗种粒斑驳的行为是由基因控制的。抗性基因为显性。抗性基因的数目与抗性亲本的抗性强度有关。抗性基因的遗传方式在抗性强的亲本中表现为单基因的简单遗传,而在抗性弱的品种中,不仅存在单基因的遗传,还存在互补与累加的遗传方式。东农81-43与铁6915(东农)抗种粒斑驳都表现为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东农79-9所含一对抗性显性基因的抗性要弱于东农81-43所含有的抗性显性基因。定名东农79-9含有的抗性显性基因为I_A,合丰25或天北白目含有的抗性显性基因为I_B。东农81-43与铁6915(东农)抗性显性基因分别为I_D与I_T,I_D基因表现为一因多效,它同样是I_A与I_B的复等位基因。
- 胡国华高凤兰吴宗璞
-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种粒斑驳基因大豆
- 大豆高产育种方向和途径被引量:2
- 1991年
- 大豆在农业生产,种植业结构布局和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以及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大豆的单产水平还是相当低的,1989年全国大豆亩平均产量只有85公斤,只相当全国粮食平均亩产42公斤的35%。黑龙江省大豆平均亩产在100~125公斤。
- 杨庆凯王金陵吴忠璞武天龙高凤兰
- 关键词:大豆高产育种
- 大豆抗SMV_1、SCN_3基因聚合选择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采用抗大豆孢囊线虫 3号生理小种SCN3 和大豆花叶病毒 1号株系SMV1的大豆品种互交 ,F1F5用 5种不同选择方法 ,产量LSD 0 .0 5测定处理间表现为A、B、C三个等级 ;不同选择方法的 6个产量性状变异系数差距大。SCN3 和SMV1双抗性基因RSVRSN互作对产量具有累加增产效应达 8% 35 .9% ,品系产量和品系抗性基因聚合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r=0 .972 )。不同选择方法F5RSVRSN出现率 0 % 10 0 %。双接种法或交叉接种法F5RSVRSN出现率 10 0 % ,株系间变异大 ,结合异季南繁加代 。
- 武天龙曹越平吴宗璞汤楠高凤兰杨庆凯
- 关键词:SCN3SMV1基因聚合大豆
- 秣食豆种质的遗传评价及其利用
- 1993年
- 本文研究了秣食豆与其它类型大豆间杂种后代的育种效果及遗传潜势。结果表明,含有秣食豆血缘的组合,植株高大繁茂,粒茎比小,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多,但百粒重小。含有秣食豆种质的类型间组合,内在遗传潜势最大。秣食豆种质向栽培大豆渗入,能显著增加杂交后代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提高主要产量性状的选择潜力。只要亲本选配得当,株高和百粒重等性状在F_2即可出现栽培大豆类型。含有秣食豆血缘的组合可用于选育纳豆等特用大豆新品种。
- 杨琪王金陵杨庆凯吴宗朴高凤兰邹玉梅
-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杂交育种
- 大豆种间杂交后代数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力与遗传进度的估算及其应用被引量:17
- 1989年
- 本文研究了大豆种间杂交(G. max×G. gracilis, G. max×G. soja)后代的遗传力、遗传进度。结果表明:种间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基本上与栽培种内品种间杂交相类似,可利用类似于处理栽培品种杂交后代的方法处理种间杂交后代;种间杂交后代的遗传进度较大,选择效应明显。
- 张国栋王金陵孟庆喜杨庆凯吴忠璞高凤兰
- 关键词:大豆种间杂交农艺性状遗传力
- 大豆种质资源对SMV3号株系的抗性鉴定被引量:17
- 2000年
- 本研究对348份大豆种质资源,包括“七五”、“八五”鉴定出的抗源,各地推广 品种及国外引进品种,人工汁液摩擦法接种SMV3号株系进行抗性鉴定。鉴定结果 表明,113份资源表现为高抗 SMV3,占 32. 47%,113份表现为中抗,占 32. 47%, 122份感病,占35. 06%。抗源主要来自于东北春作大豆区和黄淮海夏作大豆区,本实 验南方大豆产区资源抗性较弱。高抗资源主要来源于辽宁、山东、山西、北京以及美国 和韩国。不同品种接种后的症状类型不同,表明症状反应是品种与株系互作的结果。 国外引进资源接种后顶枯症状较多,表明症状反应和品种的地理来源有一定关系。本 文还分折了美国一些抗源对 SMV3的抗性反应及抗性基因的关系。
- 郑翠明常汝镇邱丽娟吴宗璞高凤兰
-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抗性鉴定大豆花叶病毒抗病育种
- 不同类型大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被引量:6
- 1994年
- 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大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间及产量性状与主要发育阶段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豆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含有秣食豆血缘的组合较栽培大豆品种间杂交组合,在植株形态性状上表现为植株高大繁茂、粒茎比小的特点,在产量性状上表现为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多及百粒重小的特点。由于秣食豆种质的导入,植株高大繁茂与小的粒茎比存在相关遗传。大豆主要产量因子,在主要发育阶段存在相互制约现象。大豆各生育阶段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与各生育阶段与油分含量的相关方向始终相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产量性状与蛋白质含量与各生育阶段的相关方向相同。
- 杨琪王金陵杨庆凯高凤兰吴宗璞
- 关键词:大豆杂种一代农艺性状
- 大豆抗灰斑病遗传、抗性资源筛选与抗病育种
- 杨庆凯王金陵吴宗璞武天龙高凤兰
- 该项目属农业科学农学的作物遗传育种学和抗病虫作物选育领域。大豆灰斑病是东北特别是黑龙江大豆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历史上三次大流行给大豆生产和出口造成巨大损失,已成为大豆生产和出口的主要威胁。国内外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证...
- 关键词:
- 关键词:大豆抗灰斑病抗病育种抗病遗传抗源筛选
- 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感染SMV_1后若干生化变化被引量:22
- 2001年
- 以对 SMV1 抗性不同的 4个大豆品种为试材 ,分析了感染 SMV1 后叶片中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及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接种 SMV1 后 ,在发病早期抗病品种总酚含量增加而感病品种降低 ,而在发病后期抗、感品种均降低 ;抗病品种类黄酮含量在早期和后期均增加 ,感病品种在两个时期均降低 ,在发病早期抗病品种接种株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 ;抗病品种接种株
- 朱宏波腾冰高凤兰吴宗璞
- 关键词:花叶病毒病总酚病理化学抗性
- 抗大豆种粒斑驳连锁遗传的研究被引量:4
- 1996年
- 两个在成株与种粒都抗大豆花叶病毒品种(系)东农81-43,铁6915(东农)与4个都感的品种东农79-9,合丰25,丰收12与天北白目在1990年配制11个组合。1992年同时在网室与红兴隆田间种植11个杂交组合的P_1、P_2、F_1、F_2、F_3五个世代。试验结果证明了大豆成株与籽粒抗性是由不同基因控制的。东农81-43的成株抗性基因与籽粒抗性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铁6915(东农)的成株抗性与籽粒抗性基因在同条染色体上,连锁值为26.3±8.5%。东农81-43与铁6915(东农)的抗种粒斑驳基因不是等位的。东农81-43与铁6915(东农)所携带的抗SMV 1号株系的种粒斑驳基因分别为I_(D1)与I_(T1)。各个家系对两个SMV株系的种粒抗性反应的结果表明,抗不同株系种粒斑驳的基因是不同的。I_(T1)与I_(T3)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 胡国华高凤兰吴宗璞
- 关键词:大豆种粒斑驳遗传育种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