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平
- 作品数:20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rh-TPO与rhIL-11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84例骨髓完全缓解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为两组,一组28例在化疗后应用rh-TPO,一组28例化疗后应用rhIL-11;对照组28例,化疗后不应用升血小板药物。观察各组血小板计数<30×10^(9)/L持续时间、上升到≥50×10^(9)/L及≥100×10^(9)/L所需时间、输注血小板数目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血小板<30×10^(9)/L持续时间比较中,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TPO组与rhIL-1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TPO组、rhIL-11组恢复至≥50×10^(9)/L所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rh-TPO组少于rhIL-11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TPO组在血小板恢复≥100×10^(9)/L所需时间最短,rhIL-11组次之,对照组最长,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TPO组及rhIL-11组输注血小板数目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的rh-TPO组输注血小板数目少于rhIL-11组(P=0.057)。与rhIL-11组比较,rh-TPO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PO与rhIL-11均可缩短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rh-TPO更具优势。
- 苏于泰刘炜马平管玉洁宋丽丽
-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白介素11血小板减少症化疗
-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乳酸脱氢酶、前白蛋白及二者比值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乳酸脱氢酶(LDH)、前白蛋白(PA)及二者比值(LPR)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B-ALL患儿126例,观察患儿初诊时(化疗前,T0)、化疗第3 d(T1)、化疗第33 d(T2)的LDH、PA水平及LPR值。按照化疗第33 d微小残留病比例,将患儿分为疗效良好组(n=94)和疗效不良组(n=3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化疗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T1时患儿LDH及LPR低于T0,且T2低于T1(P<0.05);T2时PA高于T1(P<0.05)。临床危险度为高危、T0-WBC≥100×10~9/L、T0及T2时的LPR较高是患儿化疗早期疗效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化疗后,B-ALL患儿LDH及LPR呈逐渐下降趋势,PA呈逐渐上升趋势,LPR与患儿化疗早期疗效具有相关性。
- 宋丽丽马平管玉洁黄闪刘炜
- 关键词: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乳酸脱氢酶前白蛋白化疗早期疗效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家长创伤后自我变化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了解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家长创伤后自我变化,旨在为临床制订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立意取样法,于2021年1—4月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9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应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患儿家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得出5个主题,分别为疾病确诊最初感受、人生感悟、个人力量增强、人际关系改善、促进因素。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家长感知创伤在产生负面情绪的同时也呈现积极自我变化,医护人员应关注家长积极体验,针对性制订干预策略,促使产生更多积极效应,以提高照顾质量。
- 林佳宋艳艳王岚马平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家长
- DEK-CAN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DEK-CAN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DEK-CAN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结果6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29岁(4~64岁)。6例患者中,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_(2))5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1例。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5例,骨髓病态造血1例,嗜碱性粒细胞增多2例。6例患者免疫表型均CD34、CD13、CD38、CD33阳性。融合基因检测示患者DEK-CAN均为阳性,NPM1突变均为阴性,3例合并FLT3-ITD突变,2例合并WT1突变。染色体核型分析示2例未见分裂象,其余均为t(6;9)。6例患者中仅1例儿童患者第1个疗程诱导化疗取得完全缓解,5例成年患者第1个疗程化疗均未达到完全缓解,且在短期内死于并发症。结论DEK-CAN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预后极差,初次诱导缓解率低,死亡率高。
- 田亮马平刘炜孙慧
- 关键词:疾病特征
- 以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及生长发育落后为主要表现的儿童Castleman病1例
- 2023年
- 患儿女,13岁9个月,以“面色苍白2年”于2023年2月1日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患儿生长发育明显落后,IgG增高,免疫固定电泳未发现单克隆条带,骨髓形态学支持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CT提示腹部占位伴周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行“肠系膜病损切除术”,病理诊断单中心Castleman病,术后恢复良好,辅助检查结果较前明显好转,生长发育快速追赶。
- 周建文管玉洁李妍褚苗高静何永艳马平李彦格刘炜王天有
- 关键词:CASTLEMAN病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矮小症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9例儿童EB病毒阳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疗效分析
- 2023年
- 目的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儿童EB病毒(EBV)阳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BV+LP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例行allo-HSCT的EBV+LPD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9例患儿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儿童EBV阳性T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BV+T-LPD)6例、肺淋巴瘤样肉芽肿1例、儿童系统性EBV阳性T细胞淋巴瘤2例。男6例,女3例,中位年龄5.8(1.5~13.0)岁。初诊时血浆EBV-DNA拷贝数为(5.67~865.00)×10^(2)/mL,外周血细胞EBV-DNA拷贝数为(5.13~1250.00)×10^(2)/mL,3例脑脊液EBV-DNA升高,拷贝数为(5.18~291.00)×10^(2)/mL。全外显子测序:3例未见异常,1例肺淋巴瘤样肉芽肿伴IL2RG突变、1例EBV+T-LPD发现SH2D1A基因有1个半合子突变,为致病性变异;其他4例发现基因突变均为非致病性变异。9例患儿移植前病程5.4(3.0~10.0)个月;移植前疾病状态:3例淋巴瘤均部分缓解,6例EBV+T-LPD中2例疾病活动,4例疾病无活动。供者中亲缘半相合5例,同胞全相合、无关全相合各2例。回输外周血和/或骨髓造血干细胞单个核细胞计数中位数为6.60(3.64~12.18)×10^(8)/kg,中性粒细胞中位植入时间18(9~23)d。回输造血干细胞起1个月后患儿血浆中EBV-DNA定量均转阴性,7例外周血EBV-DNA定量阴性、2例拷贝数102/mL;3个月评估患儿血浆及外周血EBV-DNA定量均阴性,3例淋巴瘤影像学完全缓解,6例EBV+T-LPD疾病无活动。所有移植相关并发症经药物治疗后均有效控制。截至2023年2月,中位随访时间24(11~42)个月,患儿均无病生存,无因移植物抗宿主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病例。结论allo-HSCT治疗儿童EBV+LPD疗效显著,移植相关并发症可控,移植后患儿可获得长期无病生存。
- 周建文何永艳马平张卫芳王亚峰刘炜周强毛彦娜
- 关键词:儿童
- 伴CBFB-MYH11阳性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特征分析
- 2022年
- 目的 对伴CBFB-MYH11融合基因阳性的初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对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2021年收治的初诊伴CBFB-MYH11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2例AML患儿伴CBFB-MYH11融合基因阳性者9例(6.3%);中位发病年龄5岁(1~10岁);发病时中位白细胞数45.76×10^(9)/L[(9.12~111.29)×10^(9)/L];免疫分型主要表达CD13、CD33、CD34、CD117、HLA-DR;FAB分型,9例患儿中M4Eo 5例(55.6%),M2 2例(22.2%),M5 2例(22%)。有2例(22.2%)患儿伴KIT突变;经1个疗程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 CR)率100%。结论 伴CBFB-MYH11患儿FAB分型主要以M4Eo为最常见,免疫分型主要以髓系幼稚粒细胞抗原及单核细胞抗原为主,伴CBFB-MYH11患儿诱导治疗缓解率高,治疗效果好,如巩固治疗后融合基因表达水平仍大于0.1%,可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术。
- 马平史利欢田亮周建文毛彦娜刘炜
- 关键词: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
- 6~12岁行PICC置管ALL患儿主要照顾者导管维护KAP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6~12岁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主要照顾者导管维护知信行(KAP)及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6~12岁接受PICC置管化疗ALL患儿家庭主要照顾者80例,其中男37例、女43例,年龄(33.17±3.89)岁。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与PICC KAP调查表开展调查,分析KAP水平及影响因素。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KAP总分为(73.07±5.93)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家庭主要照顾者KAP现况与照顾者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法、月收入、患儿置管时间及患儿置管史等有关(均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儿置管史、置管时间及照顾者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为家庭主要照顾者维护PICC的KAP现况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6~12岁接受PICC置管化疗ALL患儿家庭主要照顾者导管维护KAP现况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并与患儿置管史、置管时间及照顾者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有关,可针对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提高KAP现况。
- 张雪利许颜杰马平
- 关键词:导管维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KAP影响因素
- PD--L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糖酵解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本研究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PD-L1在 AML中的表达及对临床预后影响 目的: 应用Q-PCR方法检测PD-L1在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mRNA水平,探讨PD-L1表达水平的变化与临床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
- 马平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程序性死亡配体-1糖酵解发病机制
- 文献传递
- 黏多糖贮积症ⅣA重型2家系患儿的诊治及其同胞的产前诊断
- 2023年
- 目的分析黏多糖贮积症ⅣA(MPSⅣA)重型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探讨MPSⅣA重型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2例MPSⅣA重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以身材矮小、骨骼畸形为主要表现的2个家系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骨影像学结果等,取外周血白细胞进行溶酶体酶活性和基因分析,并对家系2母亲第2次妊娠18周时羊水细胞基因分析进行产前诊断。分别对2家系患儿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两家系患儿均有生长迟缓、关节松弛、鸡胸、膝外翻等MPSⅣA严重表型临床表现。影像学以骨质密度减低、尺桡骨呈"V"样改变、脊柱生理弯曲异常为主要特点。两家系患儿均有呼吸系统、骨骼系统受累,视神经可疑受累。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溶酶体酶活性分析均显示N-乙酰半乳糖胺-6-硫酸酯酶(GALNS)活性显著降低,符合MPSⅣA型。GALNS基因分析显示,家系1患儿存在c.1019G>A(p.G340D)和c.706C>G(p.H236D)(错义)2个突变,家系2患儿存在c.425A>G(p.H142R)和c.463G>A(p.G155R)(错义)2个突变,均来自父母双方。2家系均为未报道过的新突变家系。家系2患儿母亲羊水细胞GALNS基因仅存在c.463G>A突变,明确胎儿为携带者,来自母亲,未患与先证者相同的疾病。2家系患儿均接受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全供体嵌合,无严重移植并发症,GALNS活性位于正常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评分较移植前升高。结论MPSⅣA重型是GALNS突变引起的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诊断困难,预后不良,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可改善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重型MPSⅣA的有效方法。
- 田亮苏于泰李春鸽马平毛彦娜刘炜
- 关键词: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