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焱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神经元
  • 6篇发育
  • 5篇人胎
  • 4篇蛋白
  • 4篇皮质
  • 4篇PARVAL...
  • 3篇视皮质
  • 3篇外侧膝状体
  • 3篇膝状体
  • 3篇小白蛋白
  • 3篇白蛋白
  • 2篇人脑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反应
  • 2篇结合蛋白
  • 2篇海马
  • 2篇背核
  • 2篇TMB
  • 2篇CALBIN...
  • 2篇CALBIN...

机构

  • 11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颜焱华
  • 10篇郑德枢
  • 8篇孙卫文
  • 6篇丁松林
  • 3篇唐廷勇
  • 3篇邝国璧
  • 2篇丁松林
  • 1篇盖卫平
  • 1篇郭秋霞
  • 1篇张振弘
  • 1篇刘江平
  • 1篇严小新
  • 1篇郭秋霞

传媒

  • 4篇神经解剖学杂...
  • 4篇广东解剖学通...
  • 3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2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albindin-D28k在出生前人海马本部及下托神经元的表达及其变化被引量:1
1999年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13~38 周人胎儿海马本部及下托含Calbindin-D28k 神经元的分布和发育。结果表明:在13~14 周时,许多含Calbindin-D28k 锥体细胞可见于CA1 区锥体细胞层中部及深部,随着胎龄增大,CA1 区含Cal-bindin-D28k 锥体细胞的数量及密度逐渐下降,最终消失,并且这种下降及消失首先从含Calbindin-D28k 锥体细胞区浅部开始,然后向深部推进;在13~28 周期间,CA2 和CA3 区也有许多含Calbindin-D28k 锥体细胞,但至32 周以及其后,CA3 和CA2 区则不见含Calbindin-D28k 锥体细胞,仅在CA2 与CA1 交界区见到少量弱染的含Calbindin-D28k 锥体细胞。此外,在28~38 周期间,CA3 和CA2 区锥体细胞层周围可见许多含Calbindin-D28k 的苔藓纤维,其密度随胎龄增大而增加。14~38 周期间,许多含Calbindin-D28k 的锥体细胞也出现于下托锥体细胞层全层及前下托锥体细胞层浅部(细胞岛区)及中部。这些区域含Cal-bindin-D28k 锥体细胞的数量及染色强度在14~24
丁松林郑德枢颜焱华孙卫文
关键词:CALBINDIN-D28K海马神经元
Parvalbumin和Calbindin-D28k负疫反应神经元在人胎视网膜中的分布和发育被引量:2
1994年
本实验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19例人胎视网膜内Parvalbumin(PV)和Calbi-din-D28k(CaBP)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和发育,对它们在人胎视网膜发育中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PV和CaBP免疫反应神经元属于视网膜水平细胞,无长实细胞和节细胞的不同亚群,CaBP免疫反应神经元还可能分属于视细胞。PV和CaBP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发育主要是在胚胎中期,胎14周时它们已分别出现于视网膜内的不同部位,其各自的演变规律不同,至胚胎27周时初步建立了各自的分布模式。在整个发育过程,颞测机网膜内PV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密度及反应强度均高于鼻侧视网膜内的PV免疫反应神经元,PV和CaBP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发育与视网膜的组织发生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结果提示,PV和CaBP可能在视网膜神经元的分化、迁移及突触形成中分别起着重要的作用。
郭秋霞郑德枢颜焱华孙卫文
关键词:CALBINDIN-D28K视网膜发育人胎
人胎儿前额叶皮质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限性神经元的发育
1998年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人胎儿前额叶皮质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发育。结果表明,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于16周开始出现于皮质下板;16~30周,皮质下板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的密度逐渐增高,但到30~38周其密度无明显差异。18周之前,皮质下板生长抑素神经元以双极细胞为主,染色淡,突起短;以后其形态逐渐转为以多极细胞为主,染色加深,突起变长。随着胳龄增大,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由深至浅依次出现于皮质各层内。本实验结果证实,人类前额叶皮质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的出现较以往的报道早6周。
孙卫文丁松林颜焱华郑德枢
关键词:生长抑素前额叶皮质发育人胎儿神经元
大鼠外侧膝状体背核的主要突触构筑
1992年
外侧膝状体背核(DLG)的突触构成成份主要来自视网膜、视皮质、丘脑网状核的轴突终末和DLG内神经元的突起。视网膜和视皮质来的轴突终末对DLG投射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树突形成非对称性突触,丘脑网状核的轴突终末则对这两类神经元构成对称性突触,而中间神经元树突具有轴突样作用,对投射神经元树突形成对称性突触。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视觉信息在DLG内的加工处理过程。
邝国璧颜焱华唐廷勇
关键词:膝状体背核突触
人胎海马结构小白蛋白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与发育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了解人类海马结构神经元的发育。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16~38周人胎海马结构内小白蛋白免疫反应性(PV-IR)神经元的分布和发育。结果PV-IR神经元最早见于23周海马结构内,主要位于下托和CA1区的锥体细胞层和多形层(始层),以下托为主。24周开始,PV-IR神经元数量逐渐增加,大多位于下托和CA1区锥体细胞层/多形层交界处附近,少数见于CA2。直至38周,CA3和齿状回内才可见到少量PV-IR神经元。含PV-IR神经元均为非锥体细胞,它们的染色强度和突起的数量与长度随着胎龄增大而增加。结论海马结构内PV-IR神经元出现的早晚与该细胞分化成熟的早晚密切相关。
丁松林孙卫文郑德枢颜焱华
关键词:海马结构小白蛋白发育人脑神经元
人胎初级视皮质含Calbindin神经元的发育被引量:3
1997年
本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16~38周人胎儿初级树皮质含Calbindin神经元的发育.16周时,含Calbindin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脑室带、脑室下带和中间带深部,其他皮质带散在存在。脑室带和脑室下带的细胞大多跑体较大,胞浆和胞核均含阳性产物,而其它皮质带细胞胞核常不染色。19周时,脑室带和脑室下带的含Cal-bindin神经元明显减少,仅存在极少量,其它皮质带含Calbindin神经元的状况类似16周。21周时大多数含Cal-bindin神经元位于Ⅴ、Ⅵ层。以后,随着服龄增大,较多的含Calbindin神经元逐渐依次出现于Ⅳ、Ⅲ和Ⅱ层,遵循皮质神经元从深至浅的发育规律。这些神经元的形态也由以双极细胞为主发育成以多极细胞为主,染色逐渐加深,突起逐渐增长。在19~28周,皮质Ⅰ层的一些Cajal-Retzius细胞和水平纤维亦表达Calbindin。本实验中较多的含Calbindin神经元于发育早期在皮质增殖带的出现,提示Calbindin在皮质的早期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丁松林郑德枢颜焱华孙卫文郭秋霞
关键词:视皮质神经元发育
新皮质局部回路神经元及胼胝体投射的化学介质、发育与形态
郑德枢丁松林颜焱华严小新刘江平盖卫平
该项目采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逆行示踪和免疫组化结合法、DiI示踪以及新型的生物索结合的葡聚糖胺顺行示踪法研究了:(1)人胎儿皮质含GABA、PV和CB神经元的发育;(2)大脑胼胝体轴突投射的化学介质、形态学特征及发育。...
关键词:
关键词:化学介质发育
钙结合蛋白Parvalbumin(小白蛋白)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被引量:12
1992年
钙离子具有多种生理作用。诸如肌肉兴奋—收缩偶联、糖原代谢、神经冲动传递、递质释放以及细胞分裂等各种生物学过程莫不依赖钙离子参与。钙离子与环磷酸腺苷一样被称为第二信使,它的作用是通过细胞内具有钙离子亲合力的钙结合蛋白来实现的,钙结合蛋白与钙离子的结合可将钙离子所携带的生物信息转化为生物效应,如肌钙蛋白C与钙离子结合后引起肌肉收缩,人们较为熟悉的钙调蛋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
颜焱华郑德枢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结合蛋白
28周人胎视皮质含钙结合蛋白神经元的区域分布被引量:1
1997年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28周人胎树皮质17区和18区含CALBINDN(CB)及含PARVALBUMIN(PV)神经元的分布.结果发现,17区会CB及台PV神经元的数量均较18区者多得多,而且与18区比较,它们还可见于皮质较浅的层次,使 17/18区交界处明显可辨.结合我们对人类新皮质含CB及含PV神经元的发育研究结果,本实验结果提示,人类视皮质17区神经元的发育和成熟早于18区神经元.
丁松林郑德枢颜焱华孙卫文
关键词:视皮质CALBINDINPARVALBUMIN人胎
人类初级视皮质含Parvalbumin神经元的出生前发育被引量:3
1998年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19~40周人胎初级视皮质含Parvalbumin(PV)神经元及纤维的发育和形态。19周,少数含PV神经元出现于皮质板深部(相当于Ⅵ层处)。24周,含PV神经元仍仅见于Ⅵ层,但数量明显增加,多为双极细胞。26~29周,许多含PV神经元可见于Ⅵ及Ⅴ层,双级、多级及双簇细胞均可见。33~40周,Ⅴ、Ⅵ层含PV神经元数目逐渐增加,并随胎龄增大依次出现于Ⅳ、Ⅲ和Ⅱ层,多为多极及双簇细胞。这些结果提示,Ⅱ-Ⅵ层含PV神经元遵循从深至浅的发育规律。另外,29~40周皮质Ⅰ层一些Cajal-Retzius神经元和水平纤维亦含PV;38~40周皮质Ⅰ层深部还可见较多含PV的小型神经元,散在分布于Ⅰ层含PV的水平纤维之间,提示PV可能参与发育过程中Ⅰ层内各种神经成分间的相互作用。
丁松林郑德枢颜焱华孙卫文
关键词:视皮质小白蛋白发育胚胎神经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