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晓华

作品数:128 被引量:275H指数:8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化学工程
  • 28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理学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机械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8篇二醇
  • 20篇纳米
  • 19篇聚氨酯
  • 14篇蛋白石
  • 13篇乙烯
  • 13篇复合材料
  • 13篇复合材
  • 12篇丁二醇
  • 12篇纤维
  • 12篇聚碳酸
  • 12篇纺丝
  • 11篇丁二醇酯
  • 11篇聚乙二醇
  • 10篇共聚
  • 10篇废旧
  • 9篇稀土
  • 7篇乙二醇
  • 7篇石墨
  • 7篇细粉
  • 7篇超细

机构

  • 92篇齐齐哈尔大学
  • 44篇东华大学
  • 13篇天津工业大学
  • 8篇燕山大学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江苏三房巷集...
  • 2篇上海鹤城高分...
  • 2篇浙江华峰合成...
  • 1篇辽东学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大庆石化公司
  • 1篇齐齐哈尔工程...
  • 1篇苏州世名科技...
  • 1篇江苏华峰超纤...

作者

  • 128篇顾晓华
  • 29篇沈新元
  • 28篇西鹏
  • 21篇李青山
  • 11篇倪士民
  • 9篇程伟东
  • 9篇刘剑虹
  • 8篇杨庆
  • 8篇宋雪
  • 7篇邵成华
  • 6篇曾鹏
  • 6篇郑兵
  • 6篇黄象安
  • 6篇张希伟
  • 5篇程博闻
  • 5篇陈志强
  • 5篇牛淑青
  • 5篇李付
  • 4篇王新伟
  • 4篇张景林

传媒

  • 21篇齐齐哈尔大学...
  • 7篇高分子材料科...
  • 7篇中国塑料
  • 5篇化工时刊
  • 5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合成纤维
  • 3篇合成纤维工业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功能高分子学...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塑料工业
  • 2篇功能材料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2014’中...
  • 1篇现代科学仪器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化学工程师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12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9篇2006
  • 14篇2005
  • 6篇2004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镍铬电阻丝与铬酸镧元件双加热系统高温电阻炉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1800℃高温电炉是材料研究过程中重要的高温设备,在本文中通过对铬酸镧加热元件的性能分析,扬长避短,采用电阻丝与铬酸镧加热棒共同作为热源的双加热系统,设计了合理可行的高温耐热和和隔热材料,并进行了升温性能的测定,以及最大温升速度的测定,得出了该高温炉的基本性能。
王超会刘剑虹顾晓华赵家林
关键词:高温电炉
PBC/PLA复合材料及其静电纺丝膜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改性聚碳酸丁二醇酯/聚乳酸(PBC/PLA),并加入成核剂磷系蒙脱土(PMMT)和凹凸棒土,研究了成核剂对共混物结晶性能的影响。采用傅立叶红外分析(FITR)和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研究了添加剂对共混材料的结晶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成核剂PMMT添加量的增多,热失重的温度明显降低,加入凹凸棒土成核剂的复合材料的热失重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凹凸棒土对共混物的结晶速度影响比较大,对结晶速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顾晓华周士静宋雪李付程伟东
关键词:共混材料
释放负离子功能性添加剂的研究
李青山邢广忠任长权靳仁昌李柏峰王新伟顾晓华
该项目从嫩江地区特有的天然特殊功能矿物材料-嫩江蛋白石页岩中分理出多孔材料,以干法超细粉体制备方法与介孔材料复合制成具备释放负离子、吸附和抗菌三重功能的添加剂。利用功能性添加剂对纺织纤维进行改性,创制出能够释放负离子的抗...
关键词:
关键词:负离子功能性添加剂
一种可降解聚碳酸丁二醇酯电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聚碳酸丁二醇酯电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聚碳酸丁二醇酯剪碎加入到溶剂中,添加改性组分,搅拌使聚碳酸丁二醇酯溶解,并使改性组分得到充分均匀分散;(2)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静电纺丝得到电纺纤维膜...
沈新元邵成华顾晓华杨庆
文献传递
超细蛋白石生产工艺设备的研究
研究生产超细微粉新的工艺设备,并成功地应用这套设备利用嫩江蛋白石页岩生产出了适应纺丝级的超细微粉。结果表明,该装置生产出的产品具有纳米级的微孔,吸附性很强,细化的蛋白石微粉能较好地与聚丙烯腈、聚醚、聚酯等复合,应用广泛。
陈洁顾晓华李青山王庆瑞
关键词:蛋白石气流粉碎超细粉
文献传递
P(AN/VAc)/Clay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丙烯腈-醋酸乙烯酯)/蒙脱土(P(AN/VA c)/C lay)纳米复合材料。通过TEM、X-R ay、IR、NM R、DSC、TG对其形貌、粒径、组成、结晶结构和热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N/VA c)/C lay纳米复合材料的粒径尺寸为50 nm^80 nm,并呈多片层结构,clay片层均匀分布于P(AN/VA c)基体中,其耐热性均优于P(AN/VA c)。
顾晓华西鹏李青山周振芳倪士民沈新元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
一种纳米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抗菌材料是由丙烯腈、可共聚季铵盐化合物、有机化蒙脱土、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过硫酸钾经过单体插入和原位聚合两个步骤制备而成。本发明还提供了将该纳米抗菌材料按照0.1-10%...
顾晓华倪士民西鹏周振方沈新元
文献传递
乳品干燥节能设备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在乳品厂由于采用了新型的节能设备,从而使干燥塔用气量节省27.6%,给工厂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刘莹峰顾晓华周涛
关键词:节能设备乳品厂干燥塔
废旧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的降解回收及再利用
2021年
采用双组分醇解剂乙二醇(EG)和丙二醇(PG)对废旧聚氨酯(PU)硬质泡沫塑料进行降解,获得了降解产物低聚物多元醇,并将其与木质素为原料制备出再生聚氨酯(r‐PU)硬质泡沫塑料复合材料。利用导热系数测定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废旧PU的降解效果和r‐PU硬质泡沫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吸水率、导热系数、微观形貌及热稳定性等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双组分醇解剂EG和PG质量比(mEG:mPG)为2:3时,废旧PU的降解效果最佳;当木质素添加量为6%(质量分数,下同)时制备r‐PU硬质泡沫复合材料的泡沫孔壁较厚且比较均匀,骨架几何构型完整,其压缩强度为185.3 kPa、导热系数为0.0215 W/(m·K),均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顾晓华吕士伟刘思雯王佳佳康媛媛
关键词:再利用木质素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被引量:3
2012年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改革选择了材料科学的四要素系统作为课程讲解和知识体系的主线,重新调整教学知识点顺序,强调重点知识,优化课程内容,最终通过知识点之间的有效贯通形成课程的主体.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探索性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教学改革,学生无论从课程成绩还是应用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王超会顾晓华李晓生杨长龙
关键词:教学改革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