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抑郁
  • 3篇抑郁症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分裂症
  • 2篇抑郁症患者
  • 1篇代谢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易激综合征
  • 1篇用药
  • 1篇躁狂
  • 1篇躁狂症
  • 1篇脂代谢
  • 1篇认知功能缺损
  • 1篇社会功能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皮质
  • 1篇肾上腺皮质激...
  • 1篇酸钠
  • 1篇糖脂

机构

  • 8篇沈阳市精神卫...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韩鹏
  • 2篇王旭梅
  • 2篇邵云
  • 2篇杨丹
  • 1篇王菲
  • 1篇韩鹏
  • 1篇关涛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经颅磁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经颅磁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经颅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MMSE)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33,P=0.000);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24,P=0.000)。结论经颅磁治疗抑郁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缓解患者抑郁状态。
韩鹏
关键词:抑郁症经颅磁刺激
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躁狂症临床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躁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3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蹀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6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合并利培酮口服液治疗。以6周作为1个疗程,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周末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2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躁狂量表评分,观察组躁狂量表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躁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具有临床见效快,治疗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等优势,而且2种药物合并具有极佳的依从性,适用老年患者临床应用,建议临床优先选择。
韩鹏
关键词:利培酮口服液丙戊酸钠缓释片老年躁狂症
喹硫平联合谷维素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糖脂代谢的影响研究
2020年
目的探究喹硫平联合谷维素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7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49)和对照组(n=48)。实验组给予喹硫平联合谷维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喹硫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及糖脂代谢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CGI、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间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喹硫平联合谷维素治疗,能显著提升治疗疗效,且对糖脂代谢无较大影响,能有效减少代谢紊乱情况的发生,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韩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老年喹硫平谷维素联合用药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7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4%,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6例,对照组用药后不良反应16例,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抑郁患者应用艾司酞普兰治疗,取得了极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少,药物服用安全性高,建议临床优先考虑。
韩鹏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老年性抑郁症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女性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6
2019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对女性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治疗的42例女性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在口服奥氮平的基础上同时采用CCRT作为认知治疗工具,单纯药物治疗组仅口服奥氮平。试验共进行12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12周后应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评定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中符号编码、数字序列、空间广度、语义流畅、持续操作、言语记忆、视觉记忆、迷宫以及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药物治疗组中符号编码、语义流畅、空间广度、言语记忆、视觉记忆以及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MCCB各项测验的分数均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其中持续操作、数字序列、言语记忆、视觉记忆、迷宫以及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CRT对女性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韩鹏韩鹏王菲杨丹段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缺损
奥氮平合并团体治疗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药物合并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并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100例。全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药物合并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的研究组(n=50)及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n=50)。研究组进行每组10例,每周1次,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对两组进行量表评定,量表选择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PSP)、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比较,研究组的BPRS、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PS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认知行为互动团体治疗有助于提高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关涛杨丹韩鹏
关键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依从性社会功能
鞘内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0只,应用化学刺激方法建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后,分别给予鞘内注射CRF或预先腹腔注射CRF-1受体拮抗剂CP-154526后再鞘内注射CRF,对照组则注射生理盐水;实验后所有大鼠给予直肠内球囊扩张,检测球囊扩张引起腹部收缩反射的最小容量阈值及球囊不同容量扩张时腹部收缩反射的次数,以评价鞘内注射CRF对肠道敏感性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分析脊髓后角即刻早基因(c-fos)表达。结果直肠内球囊扩张时,鞘内注射CRF组引起腹部收缩的最小容量阈值为(0.62±0.10)ml,高于其他2组[分别为(0.52±0.09)ml、(0.56±0.08)ml;F=3.25;P〈0.05]。直肠球囊扩张体积1.0ml时鞘内注射CRF组腹部收缩反射次数为(9.10±1.97)次,明显低于其他2组[分别为(14.4±1.71)次、(15.6±2.32)次;F=29.4;P〈0.01];体积1.5ml、2.0ml高容量扩张时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鞘内注射CRF组腰骶段脊髓后角c-fos阳性神经元细胞相对切面面积及OD值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1)。结论鞘内注射CRF能够降低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并减少其腰骶段脊髓后角c-fos的表达。
邵云韩鹏王旭梅
关键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肠易激综合征脊髓内脏高敏感性
婚姻治疗对产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给予抗抑郁药合并婚姻治疗对产后抑郁症(P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首次诊断为产后抑郁症的67例患者按初诊序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汀)联合婚姻治疗或单独应用抗抑郁剂。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评定,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1)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定结果来看,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8.6%和46.2%,差异有显著性(P〈0.05)。(2)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总分来看,2组在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2组治疗前后分别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5)。(3)从OLSON婚姻质量问卷结果来看,从2组治疗后各维度评分除了性生活维度外,其他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的婚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产后抑郁症均有明显疗效;抗抑郁药联合婚姻治疗有利于改善婚姻质量,对产后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独抗抑郁剂治疗。
邵云韩鹏王旭梅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抗抑郁剂婚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