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更林
- 作品数:13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肿瘤及胚胎组织特异表达蛋白65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关联蛋白的结合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寻找与肿瘤及胚胎组织特异表达蛋白65(cancerandembryoexpressionprotein65,CEP65)相互结合的蛋白分子,为研究CEP65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以CEP65为诱饵蛋白,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 筛选人胚胎组织cDNA表达文库。将获得的阳性克隆cDNA片段分别克隆到原核和哺乳细胞表达质粒,通过GSTpull down和免疫共沉淀对相互作用蛋白作进一步验证。结果: 筛选到能与CEP65相互结合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产关联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 relatedprotein associatedprotein1,RAP)。将分别在原核和哺乳细胞中表达的RAP与CEP65进行GSTpull down实验,结果显示,原核表达的GST RAP可以与His CEP65相互结合,而在哺乳细胞共表达的GST CEP65和Myc RAP也能相互结合。结论:RAP可以和CEP65相结合,CEP65有可能通过与RAP相互作用,在肿瘤的浸润、转移及增生中发挥其功能。
- 靳更林张建芝苏荣刘晓颖吴健孟麟寿成超
-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胚胎组织CDNA表达文库哺乳细胞CDNA片段诱饵蛋白
- 人Norpeg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抗体的制备
- 2005年
- 目的原核表达NorpegC端编码区并制备小鼠抗Norpeg多克隆抗体。方法将Norpeg基因C端编码区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转化E.coli,以IPTG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以纯化的重组目的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制备相应的多克隆抗体。结果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表达了重组蛋白并制备了小鼠抗Norpeg多克隆抗体。结论人NorpegC端编码区能够在体外大肠杆菌中获得融合表达,制备的小鼠抗Nor-peg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较高,为下一步深入Norpeg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 孙玉宁靳更林李燕寿成超
-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
- 抗胃癌单链抗体免疫毒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构建能表达抗胃癌单链抗体免疫毒素的重组质粒并进行表达。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方法 ,将抗胃癌的单链抗体基因与绿脓杆菌外毒素基因进行重组 ,得到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 - 2 1,鉴定后的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表达。结果 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正确 ,IPTG诱导后可看到明显的表达带 ,分子大小与预计值相符。结论 得到了能表达抗胃癌单链抗体免疫毒素的重组质粒。
- 韩梅靳更林寿成超戴寿芝
- 关键词:免疫毒素类胃癌重组质粒
- 钙黏附素分子与肿瘤
- 2006年
- 李建宁靳更林董泉洲
- 关键词:细胞黏附肿瘤
- 猪鼻支原体P37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4
- 2004年
- 既往工作表明 ,胃癌组织中有较高的猪鼻支原体感染率 ,猪鼻支原体的主要膜蛋白P37能够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 (TNF) .为了深入研究P37的作用机制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P37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 .首先 ,将编码P37全长的cDNA克隆到 pGBKT7载体中 ,构建“诱饵”表达载体 pGBKT7 p37,以此筛选人胎盘组织cDNA表达文库 .在 2 6× 10 6个克隆中 ,筛选到一株能与P37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 ,序列测定表明 ,该阳性克隆编码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蛋白 (Norpeg蛋白 ) .在此基础上经GST PullDown实验 ,进一步证实Norpeg蛋白确能与P37相互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P37对细胞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
- 孙玉宁靳更林张建芝吴健寿成超
-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
- 免疫毒素的研究进展
- 1999年
- 肿瘤的导向治疗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篇章.在众多的导向治疗中免疫毒素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分别将起导向作用的载体和杀伤效应的毒素基因进行一系列的改建,然后重组而获得的免疫毒素有了长足的发展,许多免疫毒素已经进入临床Ⅰ,Ⅱ期试验,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 靳更林
- 关键词:肿瘤免疫毒素
- 肿瘤及胚胎组织特异表达蛋白CEP65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 2004年
- CEP6 5蛋白 (cancerandembryoexpressionprotein 6 5 )为肿瘤单克隆抗体 3H11所识别的抗原分子 ,RT PCR及RNA印迹检测表明 ,CEP6 5蛋白表达于肿瘤及胚胎组织 .为了研究CEP6 5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以CEP6 5为诱饵蛋白 ,通过酵母双杂交体系筛选人胚胎组织cDNA表达文库 .从 5 2× 10 6个克隆中筛选得到 14个阳性克隆 ,并在酵母体系中通过不同方法得到验证 .在此基础上 ,选取在双杂交中作用明显的 5 1号克隆 ,与CEP6 5作GSTpull down实验 ,结果证明 ,CEP6 5与 5 1号阳性克隆蛋白确能相互作用 .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 ,CEP6 5与 5 1号阳性克隆蛋白相互作用 。
- 靳更林孙玉宁张建芝马泓孟麟吴健寿成超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酵母双杂交体系相互作用
- 应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记物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对结肠癌病人血清进行差异性筛选,以获得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方法用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与结肠癌病人血清和正常人血清进行淘选,经过几轮吸附和洗脱得到重组噬菌体库。采用ELISA方法进行单克隆鉴定,挑选20个阳性克隆测序获得相同的序列:19B(GSMSRYVRWYTP),人工合成小肽19B的寡核苷酸序列,并将其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I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以Glutathione Sepharose 4B进行纯化。结果用纯化的蛋白包被抗原板检测24例正常人血清和24例结肠癌病人的血清,证实小肽在正常人血清和结肠癌病人血清间存在差异。结论小肽19B有可能作为检测结肠癌的生物标志物。
- 苏荣李秀萍靳更林彭丽容王丽寿成超
- 关键词:噬菌体随机肽库肿瘤标志物
- 染色体上引物原位标记(PRINS)技术及其应用的新发展被引量:3
- 1996年
- 本文详细介绍了染色体上引物原位标记(PRINS)技术的新发展.其中包括随机引物原位标记技术、重复PRINS技术、多色PRINS技术和快速PRINS技术.并对PRINS技术在研究杂色体结构、畸变、检测核酸顺序和基因定位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介绍.
- 靳更林李奎彭中镇
- 关键词:染色体引物原位标记基因定位
- 猪二价体引物原位标记与基因定位研究
- 该研究首次建立了猪二价染色体(二价体)引物原位标记、二价体重复PRINS及二价体多色PRINS技术,并对其用于猪基因组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为猪基因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 靳更林
- 关键词:二价体基因定位微卫星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