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燕

作品数:3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学
  • 7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 3篇艺术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1篇艺术
  • 4篇文学
  • 3篇艺术哲学
  • 3篇哲学
  • 3篇情感
  • 3篇国文
  • 2篇当下
  • 2篇德国古典哲学
  • 2篇电视
  • 2篇电视新闻
  • 2篇新媒体
  • 2篇新媒体时代
  • 2篇新闻
  • 2篇新闻报
  • 2篇性格
  • 2篇苔丝
  • 2篇情感功能
  • 2篇外国文学
  • 2篇卫视
  • 2篇文论

机构

  • 30篇合肥师范学院

作者

  • 30篇陈海燕
  • 1篇方孝玲

传媒

  • 6篇美与时代(美...
  • 5篇合肥师范学院...
  • 2篇东方论坛(青...
  • 2篇合肥学院学报...
  • 2篇长春理工大学...
  • 2篇现代语文(上...
  • 2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美与时代(创...
  • 1篇艺术广角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美与时代(城...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谢林的艺术特征论
2014年
艺术理论在谢林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谢林不仅对艺术的本质作形而上的探讨,还多角度地分析了艺术的特征。从艺术与自然的关系角度看,艺术超越自然;从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上来看,艺术是科学的基础;和手工艺品相比较,艺术又明显体现出纯粹性和超功利性。谢林的艺术论,不仅对西方现代美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吸引人们不断地做出努力,搞清楚艺术存在的理由和巨大魅力。
陈海燕
关键词:艺术手工艺品
谢林的悲剧观
2008年
悲剧在谢林的艺术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谢林把悲剧的本质解释为隐蔽的必然性对人类自由的干预的结果,悲剧冲突的结局是自由与必然都获得了胜利实现了和解,悲剧具有超越和提升的功能。谢林关于悲剧的论述,对黑格尔悲剧理论的形成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陈海燕
关键词:悲剧必然性干预和解性格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特点探析——以安徽卫视的《每日新闻报》为例
2014年
新媒介的飞速发展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冲击,也对电视新闻的采编与传播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以安徽卫视的《每日新闻报》为例,可以看出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在新闻的内容来源、播报形式和传播效果等方面,与正统新闻节目有显著的差异。将新闻的锐度、综艺的态度和微博的思路融合,有可能是电视新闻发展的未来方向。
陈海燕贾林娜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安徽卫视
谢林美学的非理性之路
2009年
谢林是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一大代表。从总体上说谢林是个理性主义者,可是在他的美学体系中,却透露出非理性主义思想的萌芽。谢林非理性思想的形成,有其现实基础。谢林原本就颇具诗人气质,与浪漫派的接近促使他更靠近非理性主义;而与卡洛琳娜的相爱相离,又让他不自觉地远离理性走向神秘主义。
陈海燕
关键词:非理性诗人气质浪漫派
中国文论:在中西融合中生存和发展——顾祖钊教授访谈录
2013年
顾祖钊,安徽太和人,1941年生。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中文研究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和中国古代美学。顾祖钊认为,五四以后,中国文学已经步入了世界文学大潮,并采用了现代汉语和白话文话语体系,与古代文论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21世纪中国的文艺理论建设应当走中西融合之路,乃是我们民族的理想。中国的文化和文论,有着独特的优长之处,可以成为融合和超越的基础。自上世纪新时期以来,
陈海燕
关键词:中国文论中西融合访谈录历史文化语境中国古代美学
新媒体艺术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构想——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目前,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方兴未艾。新媒体艺术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成为一个必要的、不容忽视的课题。我校文学院现已具备了“新媒体艺术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技术支持的准备。新媒体艺术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第一阶段属于专题数据库,可以提供新媒体相关作品、论文、书籍、视频、音频、图片和影视资料等内容。第二阶段属于网络平台,可以提供相关新媒体艺术作品的上传和下载、数字资源共享等服务,以双向信息互动为特色。第三阶段属于延伸建设,
陈海燕
关键词:数字化资源建设新媒体艺术资源库建设艺术作品专题数据库
时尚与传统——以当下的流行词语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流行、时尚与传统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可能大都持对立的观点。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以语言为例。对近年来流行于网络或口语中的一些热门词语进行追溯,会发现它们貌似新颖,实为旧词。所以流行、时尚与传统的关系,不一定是对立的,有时候可能是密切联系的。
陈海燕
关键词:流行词语
谢林艺术哲学的现代性体现及意义
2012年
谢林是德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以前对其历史地位的认识,仅限于他是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过渡,或是充当了黑格尔的先导。事实上,谢林的许多论述,都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他的艺术哲学、神话理论、人本主义理想、非理性的萌芽、自然观等,不仅反叛传统,而且对西方现代艺术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正是其艺术哲学现代性之体现。从现代性角度考察谢林的艺术哲学思想,对于理解和把握现当代西方的艺术哲学不无裨益。
陈海燕
关键词:艺术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神话理论
论谢林的艺术与自然观被引量:1
2012年
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古典美学中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古希腊到近代德国的美学家们都曾加以思考,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作为德国古典美学代表人物之一的谢林,对艺术与自然的看法与他对艺术本质的理解是一致的。他反驳了两种流行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独特理念。谢林的看法,与康德和黑格尔有所不同。谢林的论述,对我们今天认识艺术与自然、人与自然之关系仍有借鉴意义。
陈海燕
关键词:艺术
从生态视角论《老人与海》
2014年
海明威是美国知名作家,其中篇代表作《老人与海》自问世以来就得到学界持续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生态批评和伦理学批评的兴起,这部作品又不断被重新诠释。其中,以批判论者居多。笔者与批判论者的观点不同,认为《老人与海》不仅明确体现了海明威对生态的关注,也反映了其自觉的生态意识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真切诉求。
陈海燕
关键词:《老人与海》生态思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